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不同节位留果对甜瓜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上海蔬菜 2023

摘要:为探明不同节位留果对甜瓜果实的外观性状、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作者以不同甜瓜品种TM-20、SJM、W1-8为试验材料,分别在低节位(9~12节)、中节位(13~15节)和高节位(16~18节)留果开展单蔓立架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节位留果对甜瓜的单果质量和产量有显著性影响,不同品种甜瓜最佳的留果节位也有所差异。TM-20甜瓜和SJM甜瓜13~15节位果实的品质最佳,W1-8甜瓜16~18节位果实的品质最佳、13~15节果实的品质次之;TM-20甜瓜9~12节位果实的单果质量和产量最高、13~15节位的单果质量和产量次之,SJM甜瓜和W1-8甜瓜13~15节位的单果质量和产量最高。综合产量和品质分析,3个甜瓜品种13~15节位的果实品质好、产量高,生产中建议在13~15节位留果。

关键词: 甜瓜 不同节位留果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紫灰色糯玉米籽粒花色苷组分的动态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深紫灰色糯玉米的着色时间是影响其商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以2个着色时间不同的深紫灰色糯玉米自交系SWL302和SWL309为材料,测定其籽粒总酚、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并分析不同生育期的深紫灰色糯玉米籽粒6种花色苷组分的累积动态及花色苷合成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动态.结果表明:SWL302和SWL309完熟期总酚、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差异不显著.天竺葵色素、芍药素和矢车菊色素是使糯玉米籽粒呈现深紫灰色的花色苷,矢车菊色素和芍药素在籽粒生育期早期的快速累积导致SWL302籽粒着色较早,天竺葵色素在籽粒生育期较晚累积导致SWL309籽粒着色较晚.4-coumarate-CoA ligase-like 7、4-coumarate-CoA ligase-like 3、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1 在 SWL302 生长发育前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WL309,chi3、a4在SWL302和SWL309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表达量各有不同.SWL302的gst1、gst24在授粉后23-31 d表达量显著高于SWL309.育种中可以通过提高玉米籽粒生长发育前期4-coumarate-CoA ligase-like 7、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1、a4基因的表达,加快矢车菊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素的合成,提高鲜食期gst1、gst24基因的表达及花色苷转运至液泡的效率,使深紫灰色糯玉米籽粒在鲜食期完全转色,提高鲜食期深紫灰色糯玉米的营养和商品价值.

关键词: 糯玉米 转色期 花色苷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奋力创建都市特色鲜明的农业科技创新策源中心

上海农村经济 202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科技兴农、强农、富农,是贯穿新时代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主线.当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简称"市农科院")正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部署,结合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本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自立自强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兴农 高品质生活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第一动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孢杂交选育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820’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收集的105份金针菇种质资源经遗传性分析后,选出‘上研1号’与‘0747’菌株作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共得到168个杂交菌株。经实验室初筛和工厂化小中试复筛,最终获得产量高、出芽整齐和商品性状优良的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820’。该品种为浅黄色,菌盖呈球形,菌柄基部颜色加深不显著,子实体干品氨基酸总含量为1.82×10~4mg/kg。工厂化栽培条件下,菌丝最适培养温度为20℃,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5–15℃,瓶栽菌丝培养周期为22d,子实体生育时间为25d,平均单瓶产量为314.3g/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传统选育手段,可有效提高育种效率,对筛选出具有遗传性状稳定、商品性状优良和适用于工厂化栽培等特性的目标菌株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金针菇 品种选育 单孢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推进农业科研机构门户网站健康发展的思考

上海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推进农业科研机构门户网站健康发展,现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网站集群系统2022年度的页面浏览量、独立访问者数量、目录访问量、用户搜索关键词等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满足用户需求、优化网站架构和内容提供支撑,同时为其他农业科研机构的门户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门户网站 页面浏览量 独立访问者数量 目录访问量 用户搜索关键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A-LSTM模型的黄鳝池溶氧预测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氧含量是影响黄鳝养殖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黄鳝池溶氧浓度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黄鳝池溶氧浓度预测模型,即利用SSA算法优化LSTM模型的超参数后,对循环水黄鳝养殖池的溶氧浓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于SSA-LST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6.77%,相较于对照模型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粒子群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PSO-LSTM)分别提升了2.09%、3.34%、0.55%.该模型其他指标均方误差(EMSE)、平均绝对误差(EMAE)、均方根误差(ERMSE)分别为0.67、0.53、0.81,相较于对照模型也有明显下降.研究表明,利用SSA-LSTM模型预测黄鳝池溶氧浓度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可以为黄鳝养殖中水质参数精准调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 溶氧预测 LSTM 麻雀搜索算法 黄鳝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佐剂筛选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3

摘要:为筛选适合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佐剂,将重组的PCV2 Cap蛋白抗原与佐剂混合,分别制备氢氧化铝胶佐剂、ISA 15A VG佐剂和IMS 251C VG佐剂疫苗,并选择PCV2阴性仔猪(14日龄)开展动物安全性检验和免疫效力检验。安全性检验结果显示:3组免疫高剂量(2倍免疫剂量)佐剂疫苗的仔猪在免疫后14 d内,精神、食欲、呼吸均正常,注射部位及其周围组织未见异常,仅IMS 251C VG佐剂组有2头仔猪出现发热症状(1~2 d)。免疫效力检验结果显示:3种佐剂疫苗免疫攻毒组仔猪免疫当天(接种前)PCV2抗体均为阴性,免疫第28天抗体均为阳性,其中ISA 15A VG佐剂组、IMS 251C VG佐剂组仔猪抗体S/P值均显著高于氢氧化铝胶佐剂组(P<0.05),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于免疫第28天进行攻毒实验,攻毒对照组100%(5/5)发病,氢氧化铝胶佐剂组60%(3/5)保护,ISA 15A VG佐剂组和IMS 251C VG佐剂组均100%(5/5)保护。结果表明:ISA 15A VG是PCV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适宜佐剂。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佐剂 疫苗 攻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青全自动移栽关键技术

长江蔬菜 20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新修香菇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的特征、问题及对策建议(续前)

食用菌 2023

摘要:采取文献精查、典型案例的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详细分析中国香菇菌棒对日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日本新修香菇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的特征、问题及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中国香菇菌棒对日出口经历三个阶段,菌棒出口企业与日本菌种生产企业、菌棒生产企业之间形成全面竞争关系;2022年日本修订后的香菇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将接种地作为原产地,并且对多地进货、加工原料、出口商品和监管体系建设做出了全面规范.分析表明,这种制度不符合WTO规则,且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本质上是以国内法对抗国际贸易规则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给中国香菇菌棒出口企业和日本菇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进而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造成更大范围的伤害.建议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引导下,提升香菇产业的社会知名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出口营商环境;强化行业组织服务能力;积极抢占国际话语权;练好内功提升香菇菌棒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香菇 日本 香菇菌棒 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饮水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低温环境下奶牛饮水温度过低会导致泌乳量降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空气能热水器的饮水加热系统并应用于规模化奶牛场,连续监测2组奶牛在环境温度>15℃、4℃≤环境温度≤15℃、环境温度<4℃中不同饮水加热模式下的泌乳量,分析2组奶牛的日均泌乳量曲线,探究低温环境下不同饮用水温度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饮水加热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稳定控制饮水温度。低温环境下长期为奶牛供给12~15℃的水,奶牛平均泌乳量随环境温度变化显著(P<0.01),平均每7天下降0.45 kg,而将饮用水温度提高至22~25℃后,奶牛平均泌乳量随环境温度变化不显著(P>0.05)。排除不同泌乳期影响分析奶牛泌乳量,提高奶牛饮用水温度能有效增强处于泌乳盛中期奶牛的泌乳量。本研究设计的系统能够在环境温度<4℃的条件下稳定提供22~25℃的热水,有利于提高奶牛的泌乳量以及对环境变化的生产稳定性。

关键词: 奶牛 饮水系统 水温 环境温度 泌乳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