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基于云边端协同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改进与优化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更为精准高效的水肥作业控制,对推进水肥一体技术应用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提升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实效、促进其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在现行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基础上,通过建立云边端协同的网络构架,并合理配置模糊控制、模型控制和优化控制3种控制策略,结合数据的流式处理技术,开发基于云边端协同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土壤水分传感器、生长环境气象站、水泵、施肥泵、流量计、变频器、田间灌溉电池阀等设施设备的集中管控,并通过不同控制策略的模块化部署,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智慧管控,极大提高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水肥一体 云计算 边缘计算 网络架构 控制策略 智慧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肉牛屠宰加工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中国牛业科学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贵州畜牧兽医 2024

摘要:文章从产业规模与布局、品种结构、规模化水平、屠宰加工、品牌建设方面对贵州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强化牛源供给、提高饲草供给、推进精深加工、强化品牌打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贵州省 肉牛产业 优劣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和正常果实比较转录组分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玛瑙红’樱桃在胚败育情况下果实仍正常发育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和正常果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分析。结果共获得98.87%的Clean Reads, 86.24%的Mapped Reads, Q30>94.21%;共筛选出43 67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所有样品组合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为8 213个,大多分布在FPKM 0~0.01区间。富集分析显示,注释到GO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过程等,其中参与生物过程的最多;注释到KEGG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参与环境信息处理、生物体系统、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过程和新陈代谢五大通路的18个分支,大多注释到新陈代谢通路;预测为转录因子的差异表达基因共2 002个,共注释到53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ERF家族最多。研究表明,‘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与正常发育果实在膨大期基因表达差异较大,果实转色期至果实成熟基因表达差异逐渐变小,这可能是胚败育果实正常成熟的原因。

关键词: ‘玛瑙红’樱桃 胚败育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基因组选择在山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基因组选择(genome-wide selection, GS)是一种基于基因组数据的育种方法,通过分析遗传标记和性状的关系,预测个体的遗传值和表型值,从而实现精准选育。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选择成为了现代畜禽育种的重要手段,在山羊育种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选择精确地评估山羊的繁殖性能,提高繁殖效率;同时通过筛选优良基因型,改良山羊的生长发育、肉品质等性状,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作者主要介绍了全基因组选择的原理和方法,并针对山羊的繁殖性能、生长性状和肉品质等关键性状的应用研究展开论述;讨论了全基因组选择在山羊育种中的优势和挑战,并对全基因组选择在山羊育种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山羊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全基因组选择 测序 山羊育种 育种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连作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

食药用菌 2024

摘要:连作障碍是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种植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探究外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炭及生石灰等改良剂及添加新土等60种改良措施对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红托竹荪菌丝萌发时间、菌丝长势和菌丝浓密度等指标,综合评估各处理改良效果,筛选可消减红托竹荪连作障碍的土壤改良措施.结果表明,51种土壤改良措施均能改善连作对红托竹荪菌丝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其中单独施加5%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菌剂(JKF5)、2%德沃多复合菌剂(JDW2)、2%生石灰(WYCa2)处理表现最好,经5%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菌剂处理后菌丝萌发时间、长势和浓密度与新土相当.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连作障碍 土壤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树莓、黑树莓、掌叶覆盆子为试验材料,选取茎段、茎尖和叶片作为外植体,建立树莓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适宜获得树莓无菌苗的外植体是茎段和茎尖,三种树莓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2.0)mg/L+NAA(0.1~0.2)mg/L;最佳愈伤出芽培养基为MS+6-BA(5.0 mg/L)+NAA(0.2 mg/L);红树莓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 MS+6-BA(0.5~1.0)mg/L+NAA(0.2 mg/L);黑树莓增殖的培养基为 MS+6-BA(1.0 mg/L)+NAA(0.05~0.1)mg/L;掌叶覆盆子增殖的培养基:MS+6-BA(1.0 mg/L)+NAA(0.2 mg/L).以 1/2 MS+IBA(1.0 mg/L)为培养基诱导生根.炼苗在0.05%KMnO4杀菌条件下,在V粘土∶V泥炭土=1∶1的基质中进行.

关键词: 树莓 快繁 激素 愈伤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obileNet V2的辣椒果实炭疽病识别及其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构建基于MobileNet V2的辣椒炭疽病果实分类识别模型,开发移动端辣椒果实炭疽病识别系统,在田间离线状态下实现辣椒果实炭疽病的实时诊断,为及早防控辣椒炭疽病奠定基础.[方法]以朝天椒品种辣研101号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辣椒在体、离体状态下的健康果实和炭疽病果实图像进行数据扩充,然后将MobileNet V1、MobileNet V2和EfficientNet-B0模型参数大小相近的轻量级网络进行迁移学习,通过参数微调提取辣椒果实特征,对比图像分类效果,最后将识别精度最高的MobileNet V2网络移植到手机端.[结果]MobileNet V2网络在健康和炭疽病辣椒果实测试集上的查准率最高,达97.31%,单张图片识别时间最短,为75 ms,具有占用内存小、识别速度快及精准度高等优点.[结论]通过MobileNet V2网络模型的移植和应用,辣椒炭疽病识别系统可在田间离线状态下实现辣椒果实炭疽病的实时诊断.

关键词: 辣椒 朝天椒 辣研101号 炭疽病 机器视觉 图像识别 轻量级网络 AP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菌剂肥不同施用量对思南县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为研究微生物菌剂肥不同施用量对甘蓝型油菜产量的影响,以期改良贵州省思南县土壤内的生物多样性,提升作物产量,以油研2020、油研300为试验材料,在每hm2施纯N 225 kg的基础上,设不同施用量微生物菌剂肥8个处理,施用量在0~1 050 kg·hm-2,每处理间梯度为150 kg·hm-2。结果表明:随微生物菌剂肥施用量的增加,油菜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N4处理(450 kg·hm-2)时,油研300与油研2020平均产量最高,分别为3 553.44、3 236.22 kg·hm-2,与不施菌剂肥组(3 223.54、3 067.29 kg·hm-2)相比,产量分别增加10.23%和5.51%,差异极显著。施用菌剂肥后,油研300、油研2020的株高相对于不施菌剂肥处理分别增加5.84%、 0.53%,一次分枝数分别增加28.57%、12.24%,有效分枝位分别降低6.20%、2.24%,单株角果数分别增加22.93%、11.84%,角粒数分别增加1.45%、2.45%,千粒重分别增加4.97%、7.94%。微生物菌剂肥能够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促进肥料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施用量在450 kg·hm-2时为最宜。

关键词: 油菜 微生物菌剂肥 产量 贵州省思南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方式协同黑麦草对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效果

草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基质改良和植被恢复在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中的可行性,本研究使用甲酸钠作为煤矸石杀菌剂,并将菌渣、磷石膏和酒厂污泥按不同比例添加到煤矸石中制成不同的植生基质,以种植黑麦草(Lolium perenne)进行植被恢复试验,同时监测其基质渗滤液的理化特性、黑麦草生长状况以及基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不同植生基质均能显著提高煤矸石渗滤液的pH,并显著降低渗滤液中总Fe、Mn、Cu等重金属浓度。其中,添加5%菌渣和20%酒厂污泥的综合效果最佳。2)菌渣、磷石膏和酒厂污泥的添加均能显著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其中添加5%菌渣、10%磷石膏和20%酒厂污泥的煤矸石基质中黑麦草生物量最大。黑麦草植株内重金属均满足《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饲料原料的限值。3)基质改良后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甲酸钠杀菌明显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其余改良方式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综上,添加5%菌渣和20%酒厂污泥对煤矸石中污染物溶出具有最佳控制效果,同时可快速恢复煤矸石基质植被,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煤矸石 基质改良 黑麦草 渗滤液 微生物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