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白罗莎里奥葡萄容器苗培育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避雨棚内采用扦插的方法培育白罗莎里奥葡萄幼苗,具有出苗快、投产早、成活率高、无病毒、可周年生产、无有害生物危害、育苗周期短、管理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 白罗莎里奥 容器苗 培育 扦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西茄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建立一套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方法比较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引物、dNTPs和Mg2+,优化选择性扩增体系。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优于CTAB法,加入50 ng/μl的两种引物各1.0μl,2 mmol/L dNTPs 2.4μl和25 mmol/LMg2+1.6μl的选择性扩增体系最优。结论建立了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

关键词: 喀西茄 AFLP 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杂交种与亲本成熟期干重分配的差异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及其组配的30个杂交种为材料,设置N_0(不施氮)和N_1(150kg/hm~2)2个处理,研究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各器官干重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1)杂交种在N_0和N_1条件下籽粒产量分别比亲本高27.60%和18.12%,其主要原因是杂交种具有较多的角果数。(2)杂交种的茎秆和果壳重均显著高于亲本,但各器官干重所占的比例差异较小。

关键词: 油菜 杂交种 亲本 干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在甘薯徐薯23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薯品种徐薯23的薯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与处理时间对徐薯23育苗的出苗期、苗数、株高、节间数、茎粗、苗鲜重、苗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具有明显的催芽效果,低浓度、短时间处理可使薯块出苗量增多、茎粗增加、干物质率提高,即提高生长速度与增强茎叶生长势。

关键词: 甘薯 徐薯23 赤霉素 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有扩增内标的沙门氏菌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微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添加有扩增内标(IAC,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的沙门氏菌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提高PCR检测可靠性。【方法】通过比较已有沙门氏菌属细菌的基因组序列,筛选沙门氏菌属特异检测靶点,设计特异引物;再用复合引物法构建扩增内标,优化参数,建立沙门氏菌内标PCR检测体系,利用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评价体系的检测性能。【结果】筛选得到的新特异靶点基因编码III型分泌系统蛋白(ssaQ)。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引物(SsaQ6),建立了添加有扩增内标的常规PCR和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二者对151株沙门氏菌和34株非沙门氏菌的检测符合率均达100%,对基因组DNA的检测下限达14.9拷贝/PCR和2.76拷贝/PCR;人工污染牛奶样品(初始染菌量:4-6 cfu/10 mL),増菌10 h和8 h后分别可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本研究发掘的新靶点基因ssaQ特异性强,基于这一新靶点建立的添加有扩增内标的EvaGreen荧光定量PCR比常规内标PCR的检测限更低,重复性更好,快速方便,在12 h内即可得出检测结果,并且定量准确,有利于推进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应用。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靶点筛选 EvaGreen荧光定量PCR 扩增内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45%咪鲜胺4种单剂以及用量减半后两两复配组合:组合Ⅰ:腐霉利+甲基硫菌灵,组合Ⅱ:腐霉利+氢氧化铜,组合Ⅲ:腐霉利+咪鲜胺,组合Ⅳ: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铜,组合Ⅴ:甲基硫菌灵+咪鲜胺,组合Ⅵ:氢氧化铜+咪鲜胺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剂腐霉利和甲基硫菌灵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可达到80%以上。氢氧化铜和咪鲜胺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均低于70%。除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复配组合病株、病指防效较低(分别为64.44%、71.06%)外,其他5组组合防效均十分理想,病株防效达到89%~94%,病指防效达到90%~96%。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复配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型痘苗病毒安卡拉株表达系统可删除筛选标记的双表达穿梭载体

生物工程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构建改良型痘苗病毒安卡拉株表达系统可删除筛选标记的双表达穿梭载体,利用Cre/LoxP DNA重组系统以及本实验室表达Cre酶的BHK-21细胞系(BHK-Cre),以大肠杆菌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co gpt)为筛选标记构建可删除筛选标记的双表达穿梭载体pLR-gpt。将Eco gpt基因以及调控其表达的启动子基因置于2个同向的LoxP位点之间,2个独立的多克隆位点位于2个LoxP位点之外,最终获得的重组病毒可以在BHK-Cre细胞系上删除筛选标记Eco gpt。为了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将PRRSV NJ-a株ORF5与ORF6基因分别克隆入pLR-gpt的2个多克隆位点中,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LRgpt-ORF5/ORF6。经脂质体介导,将pLRgpt-ORF5/ORF6转染已感染亲本MVA 2 h的BHK-21细胞单层,用药物选择性培养基(MXHAT)在24孔板上进行连续筛选纯化,得到带有筛选标记的重组病毒rMVAgpt-GP5/M。将rMVAgpt-GP5/M感染BHK-Cre,获得删除筛选标记的重组病毒rMVA-GP5/M,Western blotting与间接免疫荧光证明重组病毒能表达GP5与M蛋白,经PCR和病毒生长曲线鉴定,获得删除筛选标记的重组病毒rMVA-GP5/M已经完全删除筛选标记gpt。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痘苗病毒表达系统可删除筛选标记的双表达穿梭载体,并且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亲本病毒的复制与外源基因的表达,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Cre/LoxP MVA表达系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无标记重组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补光对大棚秋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发光二级管(LED)作为发光光源对中后期大棚秋番茄补光,研究3种不同光质(蓝、红、白)对秋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设施内利用补光实现植株调控的新途径。结果表明,蓝光、红光处理与对照相比,相对株高、节间距、叶面积显著降低,茎粗增加,而白光作用不显著。各处理间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差异;蓝光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总叶绿素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值,红光、白光处理叶绿素总量、叶绿素b、叶绿素a/b值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蓝光、红光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白光作用不显著。补光处理的番茄红素、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产量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利用不同LED光源光质对大棚秋番茄补光,能有效控制植株生长,蓝光、红光可显著控制徒长,白光效果不如单色光;但补光在改善果实品质和产量方面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光源 番茄 生长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农田林网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详细研究了苏北农田林网对林缘区域水稻、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环境、林龄及措施对林缘区域水稻、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农田林网对土壤的影响,农田林网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的影响。结合江苏省苏北地区林业发展现状及已往的研究成果,从品种选育、树种选择、林网密度等方面,提出了江苏省苏北农田林网下一步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 农田林网 农作物 小麦 水稻 苏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灌溉下北美海蓬子盐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海水灌溉下北美海蓬子盐肥耦合效应,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滨海海口闸淮河入海口实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适当浓度的氮肥、磷肥均能提高海水灌溉下北美海蓬子的鲜菜(可食茎枝)产量,施氮量75 kg/hm2、150 kg/hm2处理与不施氮相比,北美海蓬子鲜菜产量分别提高了10.2%、30.6%,施磷(P2O5)量30kg/hm2、60 kg/hm2处理与不施磷相比,鲜菜产量分别提高了12.5%、25.9%;施氮量225 kg/hm2或施磷量90kg/hm2处理,鲜菜产量开始下降。交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北美海蓬子菜用产量的优化组合是50%海水+150kg/hm2氮肥+60 kg/hm2磷肥。(2)在海水灌溉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海蓬子维生素C含量,增施磷肥效果不明显。(3)通过拟合海水浓度、氮磷施用量和鲜菜产量的肥效方程,得出鲜菜产量的理论最高值为14 004.4 kg/hm2,此时海水浓度为60%,施氮量为135.77 kg/hm2,施磷量为78.11 kg/hm2;维生素C含量理论最高值为0.763 mg/g,此时海水浓度为55%,施氮量为174.19 kg/hm2,施磷量为69.25 kg/hm2。

关键词: 海水灌溉 盐肥耦合 北美海蓬子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