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江苏淮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适宜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选用红皮高产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68为试验材料,设置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5日3个播期和1 hm21.80×106、2.25×106、2.70×106、3.30×106苗4个种植密度,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镇麦168的籽粒产量以适期(10月30日)播种最高,分别比早播(10月20日)和迟播(11月15日)增产8.51%和14.40%。种植密度为1hm22.70×106苗时,籽粒产量达最大值。镇麦168的穗数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以适期播种最高,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推迟播期可显著提高镇麦168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以及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增加种植密度会降低面团吸水率,增加弱化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镇麦168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播期为10月30日,种植密度为1 hm22.70×106苗。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籼粳特异分子标记划分杂交稻亲本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初探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0份杂交籼稻亲本和部分新育成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24对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材料间遗传多态性的划分,计算各材料间遗传距离,并以此为依据,通过UPGMA法进行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遗传距离值的大小可将试验材料划分为5个大群、12个亚群和28个组群,大面积生产上主要应用的亲本80%以上(保持系、恢复系)均聚集在第Ⅰ大群内,分类结果和系谱分析基本吻合。结合杂交稻育种实践,群间优势普遍大于群内优势,表明利用籼粳特异分子标记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杂交亲本优势群可行。

关键词: 水稻 SSR标记 杂种优势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细菌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生防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生防细菌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菌OD值法和抑菌圈法分别测定发酵液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作用和发酵液的效价,并在温室试验其生防效果。结果表明:生防细菌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EC50为1.83×108cfu/mL。在浓度为1×108cfu/mL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69.05%。根据抑菌圈半径平方与浓度对数的线性关系,比较生防细菌相对硫酸链霉素的效价,108cfu/mL生防细菌M2相对理论效价为浓度211.02mg/L的硫酸链霉素。生防细菌M2的温室试验生防效果为56.2%。

关键词: 生防细菌M2 青枯劳尔氏菌 毒力测定 生防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设施番茄成本收益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2010—2012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江苏省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设施番茄成本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产量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到江苏省设施番茄的单位净利润;江苏省设施番茄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工费用和销售费用大幅提高;雇佣工人已代替家庭用工,成为江苏省设施番茄种植的主要劳动力;与其他华东地区省份相比,江苏省设施番茄生产规模效益处在规模递增阶段,须进一步扩大设施番茄的生产规模。

关键词: 江苏省 设施番茄 成本收益 生产效率 利润 劳动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甘薯品种鲜切薯块褐变度的筛选及其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苏18、宁28-5、苏渝303、宁28-4、宁26-2、苏11、苏17和高4-2等8个材料,利用FeCl3自发褐变的方法,对甘薯块茎鲜切截面的溶液浸泡,进行甘薯薯块研磨液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淀粉相对含量等的测定。结果发现:在一定的储藏时间内(20 d),利用自发褐化剂FeCl3,使褐化程度同步,通过甘薯块茎鲜切的组织学观察以及研磨液多酚氧化酶活性的聚类分析,可较全面地评价甘薯薯块的褐化特性。在筛选的8个材料中,苏11是易褐化的材料,而苏18则是不易褐化的材料,本研究将为甘薯褐化特性的选择提供可靠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甘薯 筛选技术 褐变度 多酚氧化酶 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拌种剂对钵体毯状秧盘秧苗素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连粳9号'为供试品种,探讨使用不同拌种剂处理种子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拌种剂拌种后,秧苗素质显著增强。使用大壮苗拌种剂按药种质量比1:100拌种处理,较不拌种处理成苗率提升20%以上,19 d秧龄株高降低25%以上;根数达到11.8条,根系生长发达,盘结力好,秧块不易断裂、变形;叶片宽大不披散,株型矮壮,秧龄弹性大,适栽期长。

关键词: 水稻 拌种 育苗 秧苗素质 机械化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麦仁猕猴桃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青麦仁猕猴桃饮料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青麦仁乳的酶解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0.30%、酶解温度75℃、酶解时间90min;猕猴桃汁的酶解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2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5h;饮料的最佳风味配方为青麦仁乳∶猕猴桃汁=6∶4、3倍加水量、柠檬酸0.12%、蔗糖8%。添加由黄原胶0.07%、果胶0.50%、CMC-Na 0.45%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并且经过60℃、25MPa、二次均质,110℃杀菌30min制备的复合饮料常温下贮藏3个月没有明显的沉淀和分层,具有口感细腻、稳定性好、营养丰富等特点。

关键词: 青麦仁 猕猴桃 加工工艺 复合饮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光温敏不育系盐16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1618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S为母本,用自育优质中籼稻中间材料盐22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异地选择,2006年育成籼型光温敏不育系盐161S,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用盐161S与盐恢888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1618,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盐161S和盐两优161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盐两优1618的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盐161S 盐两优161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钾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

土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甜玉米品种潜力,在同一肥力水平和栽培条件下研究了22个甜玉米品种钾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钾素积累量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出苗–拔节期、拔节–开花期、开花–鲜食期的积累量分别占总积累量的10.0%、73.6%和16.4%,变幅分别为5.6%~19.8%、48.0%~88.8%、0.9%~42.1%。拔节期钾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和叶鞘中,拔节后分配到茎杆中的钾比例开始升高,到开花期钾素分配到茎秆中的比例达到峰值,其分配量占钾素总积累量的39.9%左右,后期保持平衡。在鲜食期,茎秆中钾素含量比例为39.5%,叶片为22.0%,籽粒为10.4%。回归分析表明:高产(鲜果穗和鲜籽粒)品种其拔节至开花期具有较高的钾素积累量,且鲜食期苞叶中钾素分配率较低。在供试22个品种中,金师王等7个品种的鲜果穗和鲜籽粒产量、钾素积累量、鲜食期籽粒中钾素分配比例较高,综合表现较优。

关键词: 甜玉米 积累和分配 基因型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省力化架式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2008年以来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草莓试验基地进行了设施草莓优质、安全、高效省力化架式栽培试验,成效显著,草莓果产量每年稳定在3.0万~3.45万kg/hm2,收益60万~69万元/hm2。从架式的搭建、栽培槽设置、基质配制、灌水系统配置、液态肥料循环利用以及利用太阳能源解决高架栽培冬季保温等方面,总结了一套草莓架式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草莓 高架 基质 栽培 规程 太阳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