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宁夏辣椒花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了解该虫的发生、危害、扩散行为及探讨西花蓟马的监测、诱杀和综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拟合、聚集度指标检验等方法,对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频次分布统计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分布数量为0~7头/朵,其中0和1头/朵的频次较高,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频次明显递减。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拟合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符合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进一步分析表明更符合奈曼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设施蔬菜辣椒花期属于聚集分布,聚集度较大,聚集原因是环境异质性所致。【结论】明确了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研发更有效的西花蓟马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辣椒 西花蓟马 空间分布 聚集度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氮肥侧条施用对东北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东北地区水稻种植过程中控释氮肥侧条施用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损失的影响,设置对照不施氮肥(CK)、农民常规施肥(FP)、高量控释氮肥(HN)、中量控释氮肥(MN)和低量控释氮肥(LN)共5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侧条施用对水稻产量、氮素回收率、农学利用效率、径流损失和不同层次淋溶水中总氮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HN处理和MN处理在氮肥用量降低10%~20%的条件下与FP处理比较水稻籽粒产量没有显著降低,HN处理的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比FP处理提高了10.79%和15.38%,当氮肥减量30%(LN处理)时,水稻籽粒产量降低明显。控释氮肥侧条施用显著提高了氮肥回收率和农学利用效率,HN处理与FP处理比较氮肥回收率提高了5.23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也比FP处理提高了6.48kg/kg。控释氮肥侧条施用降低了田面水中总氮浓度和径流损失,控释氮肥各处理氮素径流损失降低幅度在37.32%~47.10%。控释氮肥侧条施用降低了淋溶水体中总氮浓度,并延迟了总氮浓度峰值出现时间,减少了氮素淋洗损失的风险,是一种兼顾水稻产量的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水稻 控释氮肥 产量 氮素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个枸杞品种(系)S-RNase基因型鉴定及序列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16个枸杞品种(系)为试材,进行S-RNase基因型鉴定。【方法】利用茄科S基因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回收、克隆及同源性检索和序列分析,同时,通过田间授粉测定自交亲和指数进行验证。【结果】11个品种(系)为自交不亲和材料,5个为自交亲和材料。共克隆9个S-RNase等位基因,分别为S-BARB2、S-BARB3、S-BARB6、S-BARB8、SBARB9、S-CHIN3、S-CHIN6,并发现2个新的S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S-BARB6n,S-PUMI5un。所克隆获得的9个枸杞S-RNase等位基因均包含了C2、C3、C4保守区,和2个高变异区(Hva和HVb)。【结论】枸杞属植物存在S-RNase等位基因,其基因序列与茄科植物具有一定相似性,枸杞S-RNase基因是控制枸杞自交不亲和性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枸杞 自交不亲和性 S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主要水稻品种(系)Rf-1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49份主要水稻品种(系)为实验材料,对各材料在Rf-1基因位点的功能标记进行分析和基因序列对比,并对各材料在不同位点的差异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Rf-1位点的规律和特证,为不育系或恢复系的转育及其分子标记选用、杂交组合配置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有11个品种(系)为Rf1a/Rf1a基因型,占宁夏主要水稻品种(系)的22%。(2)Rf1b基因位点检测结果有17个点的碱基发生突变,其中2459、2283、2059、1694、2205、1784、2315位点在各品种(系)中突变的频率较高,1576、1881、1970(1985)位点突变的频率低。(3)突变主要是碱基的替换,其位点多,品种(系)间变化大;插入突变位点相对少,只有极少数品种(系)发生插入突变;各品种(系)平均有8个突变位点。(4)聚类分析发现,宁夏主要水稻品种(系)可以划分为三类,每类对应了不同时期的主要品种(系),从第一类群体到第三类群体品种(系)间的差异增加,多样性更丰富,但平均每个品种突变点由9个下降到7个。

关键词: 宁夏水稻 雄性不育恢复基因 功能标记 基因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土壤团聚体是表征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土地利用与土壤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比较土地利用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抗侵蚀性规律,以黄土丘陵区五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进行测定,使用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分形维数等参数为指标,评价该区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0.106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所占比例为53.83%;农地>1mm粒级所占比例最少,人工林所占比例最大;随着粒级减小水稳性团聚体变异系数呈现出逐渐变小的变化趋势。(2)土壤大团聚体所占比例的变化规律与>1mm的基本相同。(3)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的大小顺序都是人工林>撂荒地>人工草地>天然次生林>农地,且差异性显著;农地的质量分形维数值最大,人工林最小,且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性显著。(4)相关性分析表明:粒级>1mm的水稳性团聚体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起到很大作用。(5)综上所示:人工林的土壤结构最为良好,依次是撂荒地、人工草地和天然次生林,农地最差;粒级>1mm所占比例越高,土壤结构越稳定,抗侵蚀能力越强。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分形维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量对不同品种枸杞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滴灌枸杞适宜的灌溉制度。【方法】以1 a生宁杞1号、5号、7号、0901、0909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5个滴灌水平,依次为5 100 m~3/hm~2(W1)、4 350 m3/hm~2(W2)、3 600 m~3/hm~2(W3)、2 850 m~3/hm~2(W4)、2 100 m~3/hm~2(W5),以常规灌水量5 100 m~3/hm~2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滴灌量对不同枸杞品种株高、茎粗、SPAD等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较大。对于宁杞1号,W5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枸杞产量(p<0.01),平均增产60.71%,株高、茎粗、SPAD值增长迅速,总糖、总酸质量分数比CK提高3.82%、9.19%;对于宁杞5号,W5处理SPAD值及品质与CK相比显著增加,增产36.56%,果实品质最优;对于宁杞7号,W2处理甜菜碱及总糖质量分数量最高,产量与CK差异极显著(p<0.01),三者比CK及其他处理平均增加36.10%、38.71%和6.27%;对于宁农0901,W3处理有效促进了株高、茎粗及叶绿素SPAD的增加,增产52.19%;对于宁农0909,W4处理各项指标与CK差异虽然不显著,但产量、品质整体优势较明显。【结论】不同品种枸杞应设置不同的灌溉制度,适宜的滴灌量可以有效改善枸杞生长状况,提高枸杞产量,达到节水调质的目的。

关键词: 滴灌量 枸杞 产量 品质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个枸杞品种(系)S-RNase基因型鉴定及序列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16个枸杞品种(系)为试材,进行S-RNase基因型鉴定.[方法]利用茄科S基因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回收、克隆及同源性检索和序列分析,同时,通过田间授粉测定自交亲和指数进行验证.[结果]11个品种(系)为自交不亲和材料,5个为自交亲和材料.共克隆9个S-RNase等位基因,分别为S-BARB2、S-BARB3、S-BARB6、S-BARB8、SBARB9、S-CHIN3、S-CHIN6,并发现2个新的S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S-BARB6n,S-PUMI5un.所克隆获得的9个枸杞S-RNase等位基因均包含了C2、C3、C4保守区,和2个高变异区(Hva和HVb).[结论]枸杞属植物存在S-RNase等位基因,其基因序列与茄科植物具有一定相似性,枸杞S-RNase基因是控制枸杞自交不亲和性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枸杞 自交不亲和性 S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量对干旱区枸杞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非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枸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干旱区枸杞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灌水量灌溉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以习惯灌水量为对照,其他处理灌水量为对照的2/3、1/2、1/4,分别记为L1、L2、L3、L4,重复3次.分析灌水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量,枸杞各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增加,各处理不同生长阶段的耗水量均以对照最大;灌水量对枸杞果形指数和枸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枸杞受水分胁迫的程度加剧,果实横径、枸杞总黄酮含量和枸杞多糖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蒸腾蒸发量逐渐降低,产量显著减少;与对照相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各处理均表现为减产,降幅依次为11.31%(L2)、43.07%(L3)、45.69%(L4).[结论]在生产中,453.30 m3/667 m2的灌水量为枸杞适宜的灌水量.

关键词: 灌水量 枸杞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疮痂病致病链霉菌分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Scab)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spp)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土传病害,影响马铃薯外观和品质,对马铃薯产业尤其是脱毒种薯生产造成巨大损失。Streptomyces.spp组成存在明显多样性,已报导的致病种多达二十几种。Streptomyces.spp产生的特有毒素thaxtomins导致疮痂病的发生,其致病相关基因聚集在可种间转移的区域致病岛(Pathogenicity Island,PAI)上。本评述对疮痂病链霉菌的分类方法和已报道的致病种进行了归纳;阐述了thaxtomins对马铃薯的致病机理;分析了PAI种间转移与疮痂链霉菌组成多样性的关联;提出了马铃薯疮痂病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病原菌的深入研究和疮痂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链霉菌 致病毒素 致病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捕食功能及田间捕食效果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枸杞木虱的优势天敌种类之一,为了明确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及田间控害效果,本文利用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以明确其捕食潜能,同时根据其捕食潜能的测算结果,在田间通过罩笼试验探究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各龄期异色瓢虫幼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枸杞木虱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日捕食量最大,为92.9头;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当枸杞木虱密度趋于无限大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最大捕食量最大为411.5头;成虫对枸杞木虱的瞬间攻击率最大,为0.7931;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的处理时间最短为0.0051 d。田间释放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的试验证明,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43.32%,成虫为14.78%;而对照组即周围8株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14.78%,成虫为16.22%;在异色瓢虫4龄幼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为43.32%显著高于其周围8株植株的14.78%;而在成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下降率为14.78%,对照组植株的虫口减退率为16.22%,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异色瓢虫田间释放需根据枸杞木虱防治范围与力度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异色瓢虫虫态进行枸杞木虱的生物防治。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枸杞木虱 捕食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