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660条记录
不同配比复合基质对四季豆秧苗素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解决茄果类蔬菜残体处理问题,以茄果类蔬菜残体为原料,以鸡粪、发酵菌剂为添加物,研究不同配比发酵残体与商品育苗基质配成的复合基质对四季豆种子萌发、秧苗素质、叶片SPAD值及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复合基质中加入1∕4无添加物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四季豆秧苗的真叶SPAD值、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分别增加30.74%、31.09%和43.15%(P<0.05),SOD、POD和CAT等抗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5.74%、6.07%和4.77%(P<0.05);复合基质中加入1∕4添加了鸡粪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四季豆秧苗真叶SPAD值、SOD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27.26%、2.04%和2.18%(P<0.05);复合基质中加入1∕4添加了鸡粪和发酵菌剂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四季豆秧苗SOD、POD和CAT等抗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4.10%、4.23%和4.39%(P<0.05)。因此,复合基质中加入1∕4无添加物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适用于四季豆育苗;复合基质中加入1∕4添加了鸡粪、或者添加了鸡粪和发酵菌剂完成发酵的茄果类蔬菜残体,也可用于四季豆育苗。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残体 复合基质 四季豆 秧苗素质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原料糯米品种对绍兴黄酒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品类中最具独特风味的黄酒,原料糯米品种对酿造的黄酒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不同糯稻品种的原料糯米总淀粉、直链淀粉、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等含量及精白度、糊化温度、胶稠度等特性与绍兴黄酒的出酒率、香味、滋味及氨基酸、醇类、酚类含量、感官评价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对绍兴黄酒酿造专用糯稻新品种定向选育、原料糯米的生产加工、黄酒品质提升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绍兴黄酒 酿造 糯稻品种 定向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糯玉米籽粒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谱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快中子诱变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获得在同一籽粒上表现甜质与糯质特性的玉米突变材料,命名为甜糯玉米.以甜糯玉米和通系5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理生化测定和转录组学技术,揭示甜糯玉米在籽粒发育不同时期的代谢及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胚乳发育的各个时间点上甜糯玉米中的淀粉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通系5玉米,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通系5玉米.甜糯玉米胚乳的糊化特征参数均极显著低于通系5,在授粉后20 d开始呈剧烈增加趋势.差异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与通系5相比,甜糯玉米中有154个基因在胚乳中的表达显著下调.籽粒发育不同时期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发现,4914个基因仅在通系5的籽粒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表达,富集到生物体发育、RNA修饰等生物过程;1 829个基因仅在甜糯玉米中差异表达,富集到响应化学物质、响应非生物刺激等生物过程.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在2种玉米中存在动态表达趋势差异.本研究结果为优良甜糯玉米品种的培育与改良提供了种质材料和遗传信息..

关键词: 甜糯玉米 籽粒发育 物质含量 糊化特征 转录组学 差异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穗型相关基因定位和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穗型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水稻穗型按弯曲程度、穗重、着粒密度等不同参数可分成多种类型,如按弯曲程度可分为直立穗、半直立穗和弯曲穗3种类型。不同的水稻穗型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水稻穗型遗传调控取得了重要进展,克隆了众多穗型相关基因,并研究了相关基因的功能。本研究的主要概述与课题研究有助于理解水稻穗型的形成与调控机制,为水稻不同穗型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穗型 遗传调控 基因定位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养模式对日本沼虾生长性状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种放养处理[T1,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和少量鱼类共养;T2,与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共养;T3,与鳙(Aristichthys nobilis)共养]条件下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虾体的生长性状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期为淡水经济虾类养殖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发现:日本沼虾的全长、头胸甲长、体长和体重在不同放养模式下差异显著(P<0.05),肌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6.54%~17.97%、1.86%~2.25%、0.95%~1.12%和78.69%~80.56%,粗灰分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共检出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88~73.13,不同处理间丙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共检出脂肪酸16种,不同处理间脂肪酸种类组成和C18:2 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显著;检测的9种矿物质元素(Na、K、Ca、Mg、Fe、Cu、Zn、Mn、Cr)中,Na、Mn、Fe、Zn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放养模式对日本沼虾的生长性状和肌肉营养具有显著影响,可能与不同放养结构和管理措施造成的养殖环境和食物资源差异有关,生产中需根据放养模式调节营养成分的添加。相较之下,日本沼虾与中华绒螯蟹和少量鱼类共养时,虾肉的鲜美程度、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相对更高,可选择该模式来改善养殖虾的营养品质。

关键词: 日本沼虾 放养模式 生长性状 肌肉营养组成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施黄腐酸钾对大棚杨梅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18年生盛果期大棚东魁杨梅为材料,设置秋季基施矿物源黄腐酸钾500 g/株处理和对照(清水),测定植株营养生长和果实性状指标,分析黄腐酸钾对大棚杨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黄腐酸钾处理的春梢长度、叶片长度、10片叶厚和叶绿素SPAD值分别增加36.16%、13.06%、26.23%和0.77%,春梢长度、叶长、10片叶厚与对照(清水)差异显著;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6.03%、3.73%、5.74%、5.32%、2.11%和6.90%,总酸含量降低9.42%,除总黄酮含量外,其他果实品质指标均差异显著.说明基施黄腐酸钾能有效促进大棚东魁杨梅营养生长,明显改善果实品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黄腐酸钾 大棚杨梅 春梢长 叶绿素 单果质量 总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奉贤区农田土壤-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奉贤区农田土壤和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粮田、菜田和果园3种作物的农田土壤及其对应农产品,分别测定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Hg、As、Cd、Cr、Pb、Cu、Zn和Ni)和农产品5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和Hg)的含量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等方法对土壤-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风险评价,并将地统计学与因子分析相结合分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上海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奉贤区农田土壤Hg、Cd、Cr、Zn和Ni的平均含量较高,分别是背景值的1.40、1.36、1.06、1.15倍和1.44倍.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值显示土壤重金属处于无污染水平;但Cd、Ni、Hg元素的积累指数值显示无-中度污染水平,其中有4.92%农田土壤处于Hg元素的中度污染.在空间分布上,Hg呈连片分布;As、Cd整体含量低,南北区域分布;Cr、Zn呈条带状分布,自南往北递增状态;Pb呈散点状分布;Cu元素整体含量高,呈东西梯度分布;Ni元素呈岛状分布.因子分析中,因子1包括Cu和Zn,因子2是Pb,因子3包括Cd、Cr,因子4是Ni,因子5是As和因子6是Hg.奉贤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主要受到工业源、农业源、交通源和自然源影响较大,应加强污染源控制,降低风险水平.农产品样中的5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限量值,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值显示农产品重金属属于清洁水平.经土样和农产品样中的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两者无相关,农产品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因子较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菜地土壤和农产品对Cd较为敏感,吸收能力较强,而果园土壤和农产品对各重金属吸收总体较弱.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根据作物吸收重金属特性来调整种植结构,以减轻重金属污染.综合来看,奉贤区土壤-农产品系统中重金属累积程度低,但局部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轻微污染,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土壤 农产品 重金属 含量特征 污染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功能-结构模型的玉米大豆间作不同行向辐射分布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不同种植模式和行向的玉米大豆间作功能-结构模型,为解析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生长发育规律及种植模式和行向对光截获、光分配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提供有力支持。【方法】基于不同种植模式的玉米大豆间作田间试验,解析种植行向如南北行向、东西行向、传统行向(梨树当地长期使用的种植行向,即南偏西40o)对作物生物量、产量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构建玉米大豆间作功能-结构模型,模拟不同种植模式和行向下作物群体生长发育和结构变化,量化种植行向对间作系统光截获量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探索玉米大豆间作高光截获量的最佳种植行向。【结果】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籽粒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南北行向最高(1.20±0.07),东西行向最低(1.16±0.09)。构建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行向下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发育,与田间实测值相比,玉米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冠层光截获系数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9—0.14 m、0.04—0.08 m~2·plant-1和0.07—0.12,大豆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冠层光截获系数的RMSE分别为0.07—0.09 m、0.02—0.04 m~2·plant-1和0.09—0.10。传统行向间作系统的累积光截获量最高,为(758.48±1.00)MJ·m-2,南北行向和东西行向的辐射利用效率比传统行向分别降低了7.18%、10.57%。【结论】间作种植可以提高玉米生物量和产量,降低大豆生物量和产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中,种植行向对作物生长有显著影响,矮秆大豆通过改变叶片大小、节间长度和叶柄倾角规避高秆玉米的遮荫影响,以增加受光量和辐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产量。种植行向对群体累积光截获影响较大,间作系统的辐射利用效率与累积光截获量均表现为传统行向>南北行向>东西行向。本研究有助于田间布局优化,为解释不同种植行向玉米大豆间作的光截获和光分配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种植行向 植物功能-结构模型 植物性状 辐射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法提取瓯柑皮果胶的果胶甲酯酶改性研究

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充分利用瓯柑皮资源,提高产业附加值,文章采用酸法提取果皮中果胶(记为CP1),并对CP1进行果胶甲酯酶酶法改性(样品记为EMP1),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酸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并分析比较改性前后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构特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以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糖。结果表明,酸法提取瓯柑皮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95℃、pH值2.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50,在此条件下瓯柑皮果胶的得率为(22.33±0.40)%。EMP1的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GalA)含量(89.64%)显著高于CP1的GalA含量(84.97%),而EMP1的分子质量(7840g/mol)和酯化度(32.42%)分别显著低于CP1(309062g/mol和85.53%,P <0.05)。改性前后果胶的各单糖组成含量、晶型比例、表面结构等均具有差异,且改性后果胶的抗氧化活性有所提升,与其浓度呈依赖关系。综上,改性后的果胶分子质量更低、纯度更高且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改性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瓯柑皮果胶 提取 酶法改性 理化性质 结构特性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瓠瓜果实品质性状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6份瓠瓜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了其28项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的瓠瓜果实品质综合评估模型,并根据综合得分排序了优良度,结合二维排序图,筛选获得高品质种质材料。结果表明:206份瓠瓜种质材料28项果实品质性状指标变异程度不同,变异系数在2.71%~63.60%。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游离谷氨酸(Glu)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含水量,不同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子分析筛选出9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78%,其中第1公因子的贡献率为38.46%,主要集中于游离氨基酸类。根据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以指标避免重复和简单易用为原则,将指标简化为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Glu含量、蛋白质含量这5项代表性指标,并综合评估了206份瓠瓜种质材料的果实品质。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瓠瓜高品质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依据。

关键词: 瓠瓜 果实品质 因子分析 代表性指标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