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旱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

摘要:旱作模式中小麦生产力较低,通过拌种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生长质量,促进稳产增产。以郑麦618为供试材料,在沿淮地区旱作种植模式下,进行了自配药剂(A1)、自配药剂(A2)、27%苯醚·咯·噻虫(A3)3组药剂拌种及1组不拌种试验,研究了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拌种比较,A1、A2使小麦叶色浓绿,A3无显著差异;A1、A2、A3成熟期时的第1节间长度分别增加-12.3%、-6.2%、10.8%,株高分别增加-1.6、-1.1、1.7 cm;成熟期时A1生物量增加显著,A2、A3则无显著差异;最终产量上,A1、A2、A3分别增产6.6%、1.8%和-2.8%。通过拌种处理可以提高小麦生产力,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本试验中A1表现最优,具有壮苗及增产效应,适合在沿淮地区旱作模式中使用。

关键词: 小麦 旱作 拌种 壮苗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同源重组的猪肺炎支原体p97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中国兽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GEM?-T载体作为骨架,通过质粒双酶切和连接以及全基因合成的方法,向载体质粒中插入猪肺炎支原体(Meso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的oriC序列,获得pGEM?-Mhp-oriC-p97重组穿梭质粒,以实现质粒在Mhp中的复制;插入螺原体启动子及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用于重组单克隆的筛选;插入p97的上、下游同源臂用于同源重组的启动;插入大肠杆菌recA基因用于提高同源重组效率。然后,将pGEM?-Mhp-oriC-p97重组穿梭质粒通过电转化或化学转化递送入Mhp中,利用嘌呤霉素抗性基因及p97目的基因进行基因缺失株的筛选。结果显示,构建了一种能够同时在Mhp及大肠杆菌中复制的穿梭质粒pGEM?-Mhp-oriC-p97,该质粒的转化能实现嘌呤霉素基因、recA基因在Mhp中的表达及p97基因的变异,初步获得了p97基因突变株。结果表明,建立了一种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实现Mhp基因编辑的工具,为Mhp致病机制研究工具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基因突变株 p97基因 同源重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莱斯芽胞杆菌Jt84高产伊枯草菌素的发酵优化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贝莱斯芽胞杆菌Jt84对水稻稻曲病和稻瘟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前期研究显示其产生的伊枯草菌素(iturin)是抑制稻曲病菌和稻瘟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主要活性物质。为了进一步提高抗真菌物质iturin含量,本文在贝莱斯芽胞杆菌Jt84发酵初期,通过外源添加合成iturin所需不同种类的前体氨基酸,利用Plackett-Burman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获得3个影响iturin产量的主效前体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glutamicacid,Glu)、丝氨酸(serine,Ser)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n)。进一步对主效前体氨基酸进行响应曲面优化,结果显示最优主效前体氨基酸添加浓度分别为Glu 0.08 g/L、Gln 0.17 g/L、Ser 0.19 g/L;其他氨基酸浓度为天冬酰胺(asparagine,Asn)0.06 g/L、脯氨酸(proline,Pro)0.06 g/L、酪氨酸(tyrosine,Tyr)0.006g/L。在此条件下,优化后发酵液的菌体含量为3.83×109 cfu/mL ,iturin产量为0.242g/L,iturin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26.04%;平板抑菌试验显示无菌滤液对稻曲病菌抑制带宽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3.66%。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 伊枯草菌素 发酵 响应曲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氮吸收性状相关NPF家族基因挖掘及InDel分子标记开发

江苏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重大。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氮肥是重要的肥力因素,然而近些年氮肥的大量投入也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充分发挥氮素的利用效率是一种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对硝态氮吸收转运相关的NPF家族进行分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出与玉米氮吸收性状紧密关联的15个候选基因,根据已报道的功能位点设计插入缺失(InDel)分子标记,以期设计出与玉米硝酸盐含量积累性状显著关联的功能标记。共设计了69对InDel分子标记,经过亲本多态性检验,发现特异性良好的有32对标记。在609份玉米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中对这些InDel分子标记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在玉米ZmNPF6.2、ZmNPF6.4、ZmNPF6.8、ZmNPF8.12、ZmNPF8.14基因附近的7对InDel分子标记与氮素吸收性状紧密关联。本研究开发的氮高效吸收相关InDel分子标记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为培育氮高效利用的玉米新品种指引了方向。

关键词: 玉米 氮高效吸收 功能标记 InDel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本研究设置 4 个土壤含盐量水平[CK(含盐量<1 g/kg)、S1(含盐量 2 g/kg)、S2(含盐量 3 g/kg)、S3(含盐量 5 g/kg)],进行 120 d的模拟淋溶试验,动态监测土壤和淋溶液中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明确土壤含盐量对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CK和S1 处理,高土壤含盐量(≥3 g/kg)延缓了 S2 和 S3 处理土壤NH4+-N和NO3--N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并显著降低了土壤NO3--N含量的峰值.高土壤含盐量显著影响了NH4+-N淋失特征:相较于CK和S1 处理,S2 和S3 处理淋溶液NH4+-N质量浓度峰值更低、到达峰值时间更晚.但土壤含盐量未对NO3--N淋失特征(NO3--N质量浓度和淋失量)产生显著影响.监测期间土壤和淋溶液NO3--N含量(质量浓度)呈现"双峰值"变化趋势:除施肥后 30d内土壤和淋溶液NO3--N含量(质量浓度)上升外,施肥第 45d后,土壤和淋溶液NO3--N含量(质量浓度)再次显著升高.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水输入量和氮转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是决定NO3--N淋失的主要因素.综上,当土壤含盐量≥3 g/kg时,盐分显著抑制尿素的水解和硝化作用.但受高水输入量影响,盐分对NO3--N淋失没有显著影响.水输入量的降低会导致NO3--N的累积并增加施肥后期的淋失风险.因此,作物生长期合理的水肥管理结合休耕期种植覆盖作物可有效减少滨海盐渍农田NO3--N淋失.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土壤盐分 硝化作用 硝态氮淋失 氮素迁移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不同类型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薯田生态系统碳固存效应奠定基础.依托国家土壤质量徐州观测实验站内甘薯-小麦轮作体系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选取甘薯季 5个处理:单施化肥(对照,CK)、化肥+全量秸秆还田(ST)、化肥+生物质炭(BC)、化肥+有机肥(OF)和化肥+绿肥还田(GF),研究甘薯收获期产量、生物量及碳含量,并估算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碳组分,监测土壤呼吸速率等.结果表明:1)与CK处理相比,ST、BC、OF和GF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含量;ST和GF处理显著降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降幅分别为 21.3%和 25.2%;而OF处理显著增加DOC含量,增幅为12.8%.2)各处理藤蔓固碳量为 1 818.02~3 811.72 kg·hm-2,块根固碳量为 2 718.69~4 299.93 kg·hm-2,总NPP为9 559.16~14 392.58 kg·hm-2;与CK处理比较,BC和GF处理的NPP分别下降22.5%和19.9%,OF处理升高16.7%.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固碳量主要与土壤DOC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次表层(22.5~40.0 cm)土壤紧实度显著负相关.3)甘薯生育期各处理CO2-C累计排放量为 5 738.84~11 257.23 kg·hm-2,其中OF处理排放量最高.与CK处理相比,OF处理下土壤异养呼吸排放CO2-C累计量显著下降,而自养呼吸排放CO2-C累计量显著增加.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随水汽通量和温度升高而升高,Spearman分析表明土壤异养呼吸排放的CO2-C累计量受藤蔓碳含量、土壤含水量和紧实度影响;块根产量、碳排放效率(CEE)是调控土壤自养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综上,本研究明确了不同有机物料还田下甘薯植株的固碳效应,有机肥处理的固碳效果最佳,但同时植薯土壤呼吸产生的CO2 累计排放量也最高.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的驱动因素不同,需进一步关注.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特色作物的绿色低碳技术创建提供理论参考与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薯 有机物料 净初级生产力 土壤呼吸 碳排放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抗体功能修饰及其在农业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策略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工程抗体是抗体人工定向设计的巨大飞跃,其以重组抗原结合片段、单链抗体、纳米抗体等形式,广泛渗透应用到农业和食品安全中的各个领域;相关创新探索研究还在竞先推进,发展极为迅速。本文总结了当前基因工程抗体主要衍生形式及其依托的噬菌体、酵母、细菌、核糖体、哺乳动物细胞等抗体库搭载展示平台和相应配套的抗原特异性抗体靶向筛选体系;分析它们借助定点突变、链置换、易错PCR、DNA改组以及同源或异源抗体功能片段甚至与其他功能蛋白融合等策略,在体外开展亲和力成熟乃至提升环境胁迫稳定性等特性功能修饰的关键技术特点;概述它们采用昆虫和动物细胞、植物组织、酵母、大肠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等表达体系制备相应抗体蛋白状况和潜在优化策略。着重梳理基因工程抗体在产地环境危害物、农兽药投入品、真菌毒素、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及其有毒代谢物、食源性过敏原等农业食品安全危害物免疫分析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结合笔者团队近年以Ab2β抗独特型抗体具备模拟抗原结构乃至生物活性功能的特性为理论依据,在模拟Bt Cry毒素结构及抗虫功能的Ab2β抗独特型基因工程抗体和模拟万古霉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功能的Ab2β抗独特型基因工程抗体等方面创新研发的系列最新成果和相关研究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基因工程抗体在农业食品安全危害物绿色检测和绿色防控创新应用策略研究上的未来发展动向和可行捷径,为基因工程抗体在农业食品安全乃至营养品质评估等领域相关应用研究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和潜在启发思路。

关键词: 基因工程抗体 抗体亲和成熟 抗体蛋白表达 免疫检测 抗独特型抗体 杀虫抗体 杀菌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羊PSMB9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湖羊蛋白酶体亚基β9(proteasome 20S subunit beta 9,PSMB9)基因编码区、启动子区序列特征、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克隆测序法获得湖羊PSMB9基因编码区序列,根据绵羊PSMB9基因组的定位确定其启动子区大小,并通过生物学软件分析PSMB9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序列特性,采用Mega 5.0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基于PSMB9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PSMB9基因在湖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利用双酶切法构建湖羊PSMB9基因过表达载体,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SMB9基因在C2C12细胞系中的过表达效果和增殖基因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湖羊PSMB9基因编码区长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残基,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哺乳动物(如人、牛、猪和小鼠)的相似性较高,PSMB9氨基酸中活性位点和β亚基相互作用位点均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显示,湖羊与牛先聚在一起,再与猪、人和小鼠聚在一起,说明PSMB9在哺乳动物中相对保守。PSMB9基因启动子区含有1个CpG岛、2个GC-box(CCGCCC)和2个E-box(CANNTG),且存在SP1、KLF4、STAT3、YY1、CREB1等多种转录因子潜在结合位点。组织表达谱显示,PSMB9基因在湖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肌肉次之。与对照组相比,在C2C12细胞系中过表达PSMB9基因后极显著提升了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增殖标志基因PC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获得了湖羊PSMB9基因序列,该基因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启动子区含有重要调控元件、CpG岛和转录因子潜在结合位点。PSMB9基因在湖羊脾脏和肌肉组织中高表达,PSMB9基因过表达可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PSMB9基因调控湖羊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湖羊 PSMB9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谱 C2C12细胞系 细胞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黄腐酸钾对高盐胁迫下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盐地碱蓬为材料,探讨高盐胁迫(300 mmol/L NaCl)处理下外源添加0、12.5、25、50、100、200 mg/L(记为P0、P1、P2、P3、P4、P5)浓度的黄腐酸钾(PFA)对其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调控,以期为提高高盐环境中盐地碱蓬的种子萌发和生长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利用盐地碱蓬修复盐碱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00 mmol/L NaCl显著抑制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正常生长,外源添加不同浓度PFA均可促进盐胁迫下盐地碱蓬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与P0处理相比,P2和P3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幼苗的芽长、根长、鲜重显著增加;不同浓度外源PFA均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盐地碱蓬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含量,且随PFA浓度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各浓度外源PFA综合作用排序为P3>P2>P4>P5>P1>P0,最佳浓度是50 mg/L。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与外源PFA浓度关联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根长、芽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上,添加50 mg/L的PFA对盐地碱蓬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高盐抑制的缓解效果最好,主要原因是植物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得以改善。

关键词: 盐地碱蓬 黄腐酸钾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CYP3A29基因核心启动子鉴定及转录调控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鉴定猪CYP3A29基因核心启动子及相应的转录调控因子,分析转录因子对CYP3A29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本研究以3头健康的大白母猪(30 kg)为试验材料,利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P3A29基因在猪各组织(心、肝、脾、肺、肾、小肠、肌肉)中的表达分布;构建不同片段长度的CYP3A29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转染293T和AML12细胞系,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确定CYP3A29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利用Animal TFDB网站分析CYP3A29核心启动子区域可能存在的转录调控因子,针对核心启动子区域构建分段缺失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大小,确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转录因子结合突变位点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转录因子shRNA载体,探讨转录因子对CYP3A29核心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CYP3A29基因在猪肝脏中表达量最高;CYP3A29启动子4个不同检测区域(-2 026~+62 bp、-1 526~+62 bp、-1 026~+62 bp和-528~+62 bp)中-528~+62 bp活性最高,为CYP3A29核心启动子区;CYP3A29启动子-528~-448 bp区域负向调控核心启动子活性,且含有潜在的转录因子RUNX1结合位点;突变RUNX1结合位点可显著降低-528~+62 bp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而干扰RUNX1基因则显著升高-528~+62 bp野生型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但对-528~+62 bp突变型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提示RUNX1转录因子可负向调控CYP3A29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猪CYP3A29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CYP3A29 核心启动子 RUNX1 转录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