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摘要:地膜覆盖是近年来被公认为对促进作物增产贡献最大的栽培技术之一,本文作者旨在探讨不同类型地膜对天津早春露地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明确本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最佳的地膜类型.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以普通白膜、降解白膜、黑白膜、黑膜为处理,以不覆膜露地种植为对照,进行不同类型地膜覆盖马铃薯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现蕾期以前,地表增温效果为普通白膜>降解白膜>黑白膜>黑膜>无膜;现蕾期以后,普通白膜和黑白膜的地表增温效果差别不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出苗期以前,普通白膜与降解白膜、黑白膜10 cm 土层的增温效果相近,高于其他2个处理;出苗期以后,黑膜对10 cm 土层的增温效果有所提升,但仍低于白膜和黑白膜;随着温度升高,白膜和黑白膜的提温效果差距缩小,且黑膜对10 cm 土层的增温效果大于土壤表层.不同地膜覆盖均可提早出苗,增加株高和茎粗,提高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各处理产量为普通白膜>降解白膜>黑白膜>黑膜>对照,其中,普通白膜的产量极显著高于黑白膜、黑膜和对照,但与降解白膜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本地区使用普通白膜或降解白膜进行马铃薯覆盖较为适宜.


萝卜黑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在天津萝卜种植区发现一种严重危害萝卜的腐烂病,从发病组织中分离到5株细菌菌株,经过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病原种类,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病原对20种常见杀菌剂的室内抑菌效果,以期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病原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不同杀菌剂间抑菌效果存在差异,供试的20种杀菌剂中13种杀菌剂对该病原有抑制作用,其中仅0.3%四霉素水剂和80%乙蒜素乳油对病原的抑制效果优于98%硫酸链霉素原药,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等7种杀菌剂对病原无抑制效果.
关键词: 萝卜 黑腐病 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 杀菌剂 抑菌效果


胺鲜酯在大白菜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天津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在大白菜中的残留消解情况,评估其残留量对公众的膳食摄入风险,以胺鲜酯为研究对象,在辽宁、甘肃等10个试验点开展田间试验,建立大白菜中胺鲜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胺鲜酯在大白菜中的最终残留量,通过风险熵对大白菜中胺鲜酯的残留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胺鲜酯在0.000 3~0.030 0 mg·kg-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在0.01、0.05、0.20 mg·kg-13个添加水平下,大白菜中胺鲜酯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2.7%~94.6%,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8%~3.6%,定量限为0.01 mg·kg-1。胺鲜酯在大白菜上的膳食摄入风险熵值为1.36%,表示为可接受的风险。综上,10%胺鲜酯可溶液剂在大白菜上按推荐有效施药剂量稀释倍数2 000倍施药3次,不会造成大白菜中胺鲜酯的残留超标,且不会对公众健康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群众对农药胺鲜酯的摄入量远远小于安全范围。


'秋月梨'采后生理特性与薄膜包装保鲜技术研究
《保鲜与加工 》 2024
摘要:为探讨‘秋月梨’采后生理特性和保鲜技术,测定(20±1)℃常温下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并设计了自发气调包装(MAP)、MAP与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MAP+1-MCP)处理后于常温贮藏12 d,以及在逐步降温冷藏和直接冷藏两种降温方式下,开展MAP、MAP+1-MCP、MAP与乙烯吸收剂(EA)结合(MAP+EA)处理后,进行(0±0.5)℃低温贮藏210 d,继续常温货架7 d,定期测定指标。结果表明:常温贮藏期间,‘秋月梨’呼吸跃变高峰不明显,乙烯释放速率很低,在24 d时出现高峰,推测‘秋月梨’为非典型呼吸跃变型果实。常温贮藏试验表明,MAP和MAP+1-MCP处理均可有效延缓‘秋月梨’果实硬度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升高。低温贮藏试验表明,与MAP单一处理相比,两种降温方式下,MAP+EA处理均可降低果实的裂皮指数,但对果实品质、腐烂率、果心褐变指数和果肉褐变率无显著影响;直接冷藏时,MAP+1-MCP处理可明显抑制冷藏期间果实裂皮,减少货架期间果实腐烂率,但逐步降温方式会增加冷藏和货架期果心褐变指数和冷藏期果肉褐变率。因此认为,‘秋月梨’长期冷藏时,应采用1-MCP处理后直接入库冷藏。
关键词: ‘秋月梨’ 自发气调包装 乙烯吸收剂 1-甲基环丙烯 品质


天津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分布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系统调查天津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和区系分布情况,2019—2021年,选择不同的代表性生境确定30个采样点,通过网捕方式采集成虫样本,共记录到样本2259个,并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2022年、2023年,对部分采样点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新记录分布种1种。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地区蜻蜓目昆虫共有2亚目9科35属56种(包括1待定种)。物种组成中,差翅亚目种类6科28属43种,占总种数的76.78%;均翅亚目种类3科7属13种,占总种数的23.22%。天津地区的蜻蜓目昆虫在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中,可分为古北界分布型和古北界+东洋界分布型2种类型的16个区系型,呈现明显的古北界-东洋界过渡特征。其中,古北界+东洋界分布型具显著优势,共44种,占全市蜻蜓目昆虫种类总数的78.57%;少数种类为古北界分布型,共12种,占总数的21.43%。人为干扰是影响蜻蜓目昆虫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综上,蜻蜓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多样性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保护。


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研制
《生物技术进展 》 2024
摘要:近年来,羊肉及其肉制品的掺假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为了完善市场执法检查法律依据,利用数字PCR定值羊HELZ基因,研制了羊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由于标准物质可以用于衡量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因此可以判定食品及相关制品中羊肉的掺假情况。利用数字PCR对研制的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批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4℃、25℃可以稳定保存14 d,在-20℃可以稳定保存6个月。来自全国9个不同实验室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高浓度)和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低浓度)的联合定值结果显示,标准值及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5.44±0.45)×10~3 copies·μL-1和(5.68±0.54)×10~2 copies·μL-1。该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为动物源性标准物质的市场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完善了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的制备、定量检测、质量控制和量值溯源技术平台。


花椰菜花球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椰菜收获过程中花球变紫的现象与花青素含量密切相关,目前针对花椰菜花球里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尚未报道.本研究以花椰菜始终不变紫色的白色花球组织和变紫花球中的未变紫、浅紫和深紫花球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RT-qPCR技术测定了 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颜色花椰菜花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ΔCt法以及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软件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花椰菜不同颜色花球组织中,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综合排名为SKIP16>A CT>PP2A>TUB>UBQ>EF1α.SKIP16基因综合稳定性排名第一,其次是A CT基因,均适合作为花椰菜花球组织中花青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的理想内参基因;geNorm软件通过计算配对变异值分析最适内参基因组合的数量为2个,综合选用SKIP16和ACT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分析花椰菜花球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准确测定的参考依据.


蕨麻猪产仔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猪业 》 2024
摘要:本研究旨在挖掘影响蕨麻猪总产仔数(Total number born,TNB)和产活仔数(Number born alive,NBA)的候选基因,为蕨麻猪高繁殖力基因组选育提供参考数据。采集140头蕨麻猪耳组织样品,提取DNA,利用50K液相芯片进行SNPs检测。分别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对140头蕨麻猪个体的SNPs与TNB和NBA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筛选影响该群体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结果显示:针对TNB和NBA等2个性状,广义线性模型分别检测到14个和1个显著的SNPs位点。混合线性模型检测到TNB有2个显著的SNPs位点;未检测到显著影响NBA的SNP。筛选ZCCHC24、ENSSSCG00000046125和TENM1作为影响TNB的重要候选基因,ZCCHC24作为影响NBA的重要候选基因。


不同光照强度对草莓光合性能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光合性能决定其果实产量与品质。为在设施栽培中利用适宜光照强度(light intensity, LI)提高草莓的光合性能,研究100%LI [对照,约1 300μmol·(m2·s)-1]、75%LI和50%LI等光照强度对“章姬”草莓叶片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75%LI处理草莓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捕获的激子所导致的电子传递效率(Ψo)和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均显著增加,草莓叶片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EWUE)等也显著增加(分别增加6.7%、42.1%和16.3%)。虽然50%LI处理草莓三出复叶面积、叶柄长度和EWUE均显著增加,但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φPo)、单位截面积内反应中心密度(RC/CSM)、光合性能指数(PLABS)和蒸腾速率(Tr)等指标显著降低。综上,设施棚内光照强度调节至75%LI可有助于提高草莓光合性能,促进光合产物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