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不同提取工艺对清肺散有效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清肺散的理想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生物发酵法、酶提法和水煎法三种中药提取工艺,以(R,S)-告依春、甘草苷、甘草酸铵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为考核指标,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清肺散有效活性成分的效果。结果显示,在相同物理条件下,生物发酵法对清肺散有效成分提取量分别均高于纤维素酶提取法和水煎提取法,3种方法之间清肺散有效成分含量提取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表明,生物发酵法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最优,其次是纤维素酶提取法和水煎法,研究结果为清肺散活性成分的提取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清肺散 生物发酵提取 纤维素酶提取 水煎提取 有效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MS诱变对糜子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使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在糜子育种中发挥最佳效果,获得优质的诱变材料,对糜子新品种齐黍2号进行了4种EMS浓度、3种处理时间的诱导处理,并对当代的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剂量EMS处理(0.3%,6 h)对糜子相对出苗、成苗率以及幼苗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EMS浓度升高及处理时间延长,糜子出苗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1.2%EMS浓度14 h处理对糜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影响最严重,大大降低相对出苗率、相对成苗率,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以相对成苗率达到半致死剂量为标准,0.9%EMS浸种10 h或0.6%EMS浸种14 h可作为EMS诱变糜子建立突变体库的适宜条件.

关键词: 糜子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EMS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水稻生长与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东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低温胁迫是影响水稻生理生化进程并降低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为了提高水稻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抗逆性,通过归纳低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现状,总结低温胁迫对水稻生理指标、产量指标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抵御低温胁迫的应对措施和有效方法.指出目前应对低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降低低温胁迫对水稻生长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产量和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霉菌毒素对动物肠道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霉菌毒素属于霉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毒性大的特点.霉菌毒素作为畜牧业中的"隐形杀手",不仅严重降低了饲料品质,而且常存在于饲料原料中,影响动物机体健康,直接或间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肠道作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对霉菌毒素的刺激具有强烈的抵御和免疫作用,同时也深受霉菌毒素的损伤.玉米是主要的饲料原料之一,而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中主要出现的霉菌毒素,因此了解这3种霉菌毒素的毒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以这3种霉菌毒素为例,就霉菌毒素对肠道屏障、免疫机能、抗氧化功能、微生态平衡和营养物质代谢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和开发降解霉菌毒素产品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提升我国畜禽肉品质和粮食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霉菌毒素;肠道菌群;免疫功能;氧化应激;营养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秸秆深埋还田黑土剖面DOC组分结构变化特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深度玉米秸秆还田(0~2,3~10,11~20,21~30和31~40 cm)后可溶性有机碳(DOC)的荧光特性差异,探讨秸秆深还田后腐殖化程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DOC的含量.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表明,土壤DOC的荧光组分均为2种,CK~T4处理分别为类腐殖质物质组分(Ex/Em=250~275/455 nm)和类色氨酸物质组分(Ex/Em=225~237/340~350 nm),而T5处理分别为类腐殖质物质组分(Ex/Em=250~275/455 nm)和类酪氨酸物质组分(Ex/Em=225/304 nm),还田31~40 cm深度有较小的自生成分,且腐殖化系数最高.土壤DOC组分C1的荧光强度有随着秸秆还田深度的加深而增大的趋势,C2组分则呈波动性的状态,荧光强度先增强再减弱.土壤DOC受自生源和外生源共同作用(FI>1.4,0.6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深度 土壤DOC 三维荧光光谱 PARAFAC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性施氮对寒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子粒品质的调控及生产效益分析

玉米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产玉米品种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传统分期施肥(NP,364.5 kg/hm2)、氮肥一次性基施两种氮肥施用方式,N0.8(291.7 kg/hm2)、N0.9(328.1 kg/hm2)、N1.0(364.5 kg/hm2)、N1.1(401.0 kg/hm2)、N1.2(437.4 kg/hm2)共5个施氮量处理(氮肥一次性基施),不施肥(N0)为对照,研究其对春玉米地上部分农艺性状特征、子粒品质、产量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的供给显著改善玉米植株的农艺性状,适宜氮素供给地上部低位节间机械强度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及蛋白质含量和生产效益显著提高。适宜氮素供给调控下,显著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条件,氮素营养供给的时间和供给量与需求相匹配,倒伏率显著下降。改变传统的分期施肥为一次性缓释氮肥基施供给,施肥量在原施肥量的90%以上,协调氮素营养的供给与需求,显著提高地上部低位节间机械强度,产量和生产效益显著增加。

关键词: 春玉米 一次性施肥 产量 品质 生产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ISSR和SRAP标记构建李遗传连锁图谱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李(Prunus salicina L.)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经济开发前景的树种,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李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为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吉林6号和龙园秋李为作图亲本,利用SSR引物对F1子代进行真实性鉴定,经多态性筛选,选出14条ISSR引物和16对SRAP引物用于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应用Join Map 4.0软件,结合“双假测交”理论构建李遗传连锁图谱。【结果】试验获得72个真实性F1子代,ISSR引物和SRAP引物在F1群体产生5种分离类型、120个标记位点,经软件分析获得1张拥有16个连锁群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总长度为528.5 cM,包含38个分子标记位点,连锁群平均长度为13.9 cM,最长的连锁群为71.1 cM、最短的连锁群为9.6 cM,多态性标记间最大遗传距离为52.8 cM、最小遗传距离为1.4 cM。【结论】研究获得的李遗传连锁图谱丰富了寒地李的遗传研究基础,有助于李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定位研究。

关键词: 遗传图谱构建 分子标记 多态性分析 分离类型 遗传距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脱落酸缓解小豆幼苗水分胁迫效应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苗期淹水胁迫对小豆抗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缓解胁迫的效应,为探明小豆对淹水胁迫的应激生理机制及外源ABA的应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以龙小豆4号和天津红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于苗期进行预喷施外源ABA并连续淹水处理5d,研究淹水胁迫对小豆根系活性氧(ROS)物质积累、膜脂过氧化伤害、抗氧化系统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外源ABA的缓解作用.[结果]幼苗期淹水胁迫引起小豆根系H2O2和MDA含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淹水处理5d导致龙小豆4号单盆产量显著下降6.18% ~ 8.40%,天津红显著下降4.97% ~9.91%.叶面喷施ABA可有效提高小豆根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H2 O2和MDA含量,能够显著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并降低SOD/POD的比值,喷施ABA使龙小豆4号在淹水3d时产量显著提高1.50% ~6.05%,使天津红在淹水4d时产量显著提高3.00%~4.46%.[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淹水胁迫引起小豆根系H2O2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剧,诱导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以抵御胁迫,淹水胁迫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外源AB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减缓淹水胁迫危害,相对提高小豆产量.

关键词: 小豆;水分胁迫;外源脱落酸;生理;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4个规模化养殖场繁育母牛泌乳初期血液主要营养代谢指标特征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黑龙江省规模化繁育母牛场母牛泌乳初期矿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肝功能酶类代谢特征,以期明确地区肉牛繁育母牛主要营养代谢紊乱的特征.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4个地区选取4个规模化舍饲肉牛养殖场,采集牧场产后7d和3d母牛血液,分别记为SYS组(双鸭山产后7d母牛)、HEB组(哈尔滨产后7d母牛)、DQ组(大庆产后7d母牛)、QQHR7组(齐齐哈尔产后7d母牛)、QQHR3组(齐齐哈尔产后3d母牛),并对血液中主要矿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肝功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显示,矿物质代谢方面,QQHR7组母牛血钙浓度显著高于SYS组、HEB组,以血钙<2.1 mmol/L为低钙血症诊断标准,则低钙血症发病率SYS组为12.5%,DQ组为33.0%,QQHR3组为50.0%,其他2组未见低钙血症母牛;SYS组母牛血Mg2+显著高于HEB、DQ和QQHR7组,DQ组母牛血Mg2+浓度极显著高于QQHR7组.能量代谢方面,SYS和HEB组母牛产后β-羟丁酸(BHBA)浓度显著高于QQHR7组,HEB组母牛BHBA浓度极显著高于QQHR7组;SYS、DQ和HEB组母牛产后甘油三酯(TG)浓度极显著高于QQHR7组;QQHR7组母牛产后游离脂肪酸(NEFA)浓度极显著高于HEB组,DQ组母牛NEFA浓度显著高于HEB组.蛋白质代谢方面,SYS和HEB组母牛产后总蛋白(TP)浓度均极显著高于DQ和QQHR7组;SYS和QQHR7组母牛产后尿素氮(BUN)浓度极显著高于HEB组,QQHR7组母牛显著高于SYS组,DQ组母牛显著高于HEB组;SYS组母牛产后白蛋白(ALB)浓度极显著高于HEB、DQ和QQHR7组;HEB组母牛极显著高于DQ和QQHR7组;HEB和QQHR7组母牛产后球蛋白(GLO)极显著高于SYS组,HEB组母牛显著高于DQ组,HEB组母牛极显著高于QQHE7组.肝脏代谢方面,SYS、HEB和QQHR7组母牛产后谷氨酰转移酶(GGT)浓度极显著高于DQ组;SYS组母牛产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浓度极显著高于HEB、DQ和QQHR7组;SYS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显著高于QQHR7组;QQHR7和DQ组母牛总胆红素(TBIL)浓度极显著高于SYS组.此外,QQHR3组母牛血清Ca2+、P、GLU、BHBA、TG浓度显著低于QQHR7组,而AST浓度显著高于QQHR7组.结果 表明,由于饲料营养及饲养管理差异围产期肉牛繁育母牛泌乳初期低钙血症发病率较高,个别牧场泌乳初期母牛仍有能量代谢失衡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场;繁育母牛;泌乳初期;血液;营养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作用机理,采用浸泡法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体内的总糖、甘油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解毒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龄幼虫虫体内总糖含量和甘油含量随乙醇提取物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处理24 h时分别较对照升高了96.2%和33.5%,达极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处理24 h时,比对照降低了26.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羧酸酯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逐渐下降,处理24 h时,三种酶活性较对照降低了61.1%、51.3%和45.4%,差异极显著.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可导致线虫体内糖代谢出现紊乱,降低线虫的抗逆能力,并削弱了线虫对毒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这些可能是线虫死亡的原因.本研究为工业大麻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工业大麻;大豆胞囊线虫;总糖;甘油;可溶性蛋白质;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