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SV40T基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SV40T基因导入来提高绵羊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s)和基质细胞(ESCs)的体外传代次数,为绵羊胚胎附植等子宫相关研究奠定基础。采用酶促分离获得原代绵羊EECs和ESCs,并用携带SV40T基因的慢病毒以MOI 1:10和MOI 1:50感染并进行单克隆细胞株筛选。结果表明,所得EECs和ESCs分别具有上皮和基质细胞典型特征(上皮细胞呈铺路石状,基质细胞呈梭形)并表达特异性标记蛋白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EECs传至约50代,ESCs传至约30代后,光学形态观察、SV40T基因表达、标记蛋白免疫荧光及血清依赖性检测结果表明两类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均表达SV40T基因,并具有上皮细胞特性和基质细胞特性,伴有较强的血清依赖性,证实成功建立了EECs和ESCs细胞株;生长曲线和SV40T基因拷贝数检测结果显示ESCs的增殖能力要强于EECs,MOI 1:10和MOI 1:50感染下,SV40T基因拷贝数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提示,SV40T基因能够大大增强绵羊EECs和ESCs体外增殖能力并延长其寿命,为绵羊胚胎附植等子宫相关研究提供了素材。
关键词: SV40T 绵羊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基于LoRa与模糊控制的温室环境调控系统设计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北方日光温室普遍配备的电动卷帘设计了基于LoRa与模糊控制的温室环境调控系统。系统采用STM32作为微控制器,配置限位开关确保卷帘运行安全,通过LoRa和4G-LTE实现与服务器的通信和交互,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数据,运用模糊控制算法对风口开合宽度进行自动调节,使用卷帘覆盖风口方式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调节。农户可以使用现场旋钮或远程APP/WEB控制设备的运转,也可以通过设置规则达到批量自动控制设备的效果。本系统实现了日光温室卷帘的自动控制,使用卷帘对上风口开口宽度进行调整,进而调控温度,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保证卷帘的安全运行,延长光照时长。上风口不覆盖卷膜情况下,夜间温度无明显差别,日间温度波动更小,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温室环境管控效果,可以为日光温室现代化、智能化改造提供一种快速改造方式,提升设施农业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日光温室 LoRa 模糊控制算法 环境调控 限位保护


天津休闲农业科普游联动发展模式
《农业展望 》 2021
摘要:休闲农业是农业科普工作的有效载体.休闲农业科普游既是休闲农业创新产品的延伸,又是农业科普的有效展示方式.休闲农业作为实践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农事活动体验、农业知识讲习、农耕文化传承等方面优势明显.天津地区现有的休闲农业科普基地兼具职业农民培训、科研院所科技帮扶功能.因此,将休闲农业与科普活动结合,发展休闲农业科普游,将有利于完善科普基地体系建设、创新科普工作手段、提高科普精准服务.但目前休闲农业科普游仍处于实践探索发展阶段,相关研究相对滞后.在分析天津休闲农业科普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将天津地区的休闲农业科普游划分为自然山水科普游、农业文创科普游、设施农业科技游、农事节庆科普游、线上农业科教游5类,并提出构建联动发展模式推动天津地区休闲农业与科普事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休闲农业科普游;休闲农业;农业科普;天津


不同湿度葡萄冬剪废弃物堆肥效果研究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21
摘要:为了研究堆肥初始补充水分对葡萄冬季修剪废弃物的堆肥效果,以设施种植的‘夏黑’葡萄冬季修剪枝条为试材,按照枝条质量的5%、10%、15%、20%、25%设置5个补水处理,以不补水为对照(CK),测定了堆肥温度、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等营养指标和蛋白酶、脲酶、纤维素酶、硝酸还原酶和蔗糖酶等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补水15%处理在最高温、高温维持时间和总积温方面效果最好,大于20%的补水处理会影响堆肥的总积温;所有补水处理均可提高碳的转化效率;>5%的水分处理堆肥后其全钾的含量较高;初始含水量高的处理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更高。综合评价认为,在堆肥初始阶段,补充堆肥质量15%的水分效果最佳。


农业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能力验证评价与分析
《植物检疫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相关检测机构农业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能力,促进检测能力水平和国际接轨,提升检测工作质量,更好地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组织16家具有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条件与能力的检测机构,对5类不同梯度盲样样品进行了能力验证定量测试。根据相关标准和农业农村部公告,对参试单位结果进行了评价及分析,结果证明我国转基因检测体系已基本具备定量检测能力,可以满足农产品定量标识管理的工作需要。


基于可持续视角的天津休闲农业创新发展思路及模式选择
《农业经济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休闲农业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通过和谐、自然、共美的规划设计,以及生产性资源与文化消费项目的有机融合,展现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的文化意涵.天津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具有津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旅游市场的品牌化、标准化、多元化、差异化和规范化.未来休闲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包括以游憩、休闲、度假为主的田园综合体,以观光、教育、科技为主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乡村博览园,以生态、科普、游览为主的农业主题公园,以互联网+、养老、疗养为主的新农村智慧社区,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和新农业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思路;模式选择


水稻不同生长时期耐寒性鉴定
《山西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探究低温寒害对水稻不同生长时期(萌发期、芽期及苗期)植株生长的影响,以包括东北主栽品种龙粳31在内的5个水稻品种及2个自育水稻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发芽率、芽期及苗期的低温存活率于实验室进行耐寒性鉴定,并于佳木斯进行3个播期的田间出苗耐寒试验,统计播种后21、28、35 d的出苗率.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龙粳31相比,丽粳10号、兴国、紧码京租、牡丹江3号及bd02在萌发期均具有更高的耐寒性;丽粳10号、bd02、兴国及牡丹江3号在芽期均具有更高的耐寒性;而苗期耐寒性方面,bd02优于龙粳31.综合3个指标分析,bd02在萌发期、芽期及苗期的耐寒性均优于龙粳31.田间试验结果显示,bd02的出苗率显著高于龙粳31.综合实验室及田间结果,bd02在萌发期、芽期及苗期的耐寒性均优于龙粳31,bd01在萌发期和芽期对低温敏感,丽粳10号在苗期对低温敏感.
关键词: 水稻;耐寒性鉴定;萌发期;芽期;苗期


低温对西番莲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低温贮藏对西番莲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西番莲为实验材料,检测西番莲果实的皱缩指数、质量损失率、好果率、色差、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低温贮藏(3,8,13℃)对西番莲采后生理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在8℃下贮藏的保鲜效果优于3,13℃组,其可以有效地维持果实的色泽和好果率,抑制质量损失率、皱缩指数、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保持较好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果实的SOD酶活性,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贮藏品质。结论西番莲采后在8℃下贮藏对果实贮藏保鲜的效果最佳,可以有效地延缓果实衰老。


生长调节剂对'天工墨玉'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21
摘要:以3年生‘天工墨玉’葡萄为试材,于末花期和花后12 d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赤霉酸(GA3)和氯吡脲(CPPU)对花序进行浸蘸处理,以常用浓度GA3 50 mg/kg+CPPU 1 mg/kg为对照,调查组合处理对其果实内在、外在和质地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末花期和花后12 d使用一定浓度的GA3和CPPU组合处理‘天工墨玉’,显著促进了果实膨大,提高了果实质地和Vc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对果品的外观形象、内在品质均具有一定的影响。TPA测定和穿刺试验表明,适宜生长素处理能提高果实硬度、弹性及果皮韧性,改善果实口感。综合来看,‘天工墨玉’葡萄在末花期用100 mg/kg GA3+1 mg/kg CPPU,12 d后相同浓度再次进行蘸穗处理,效果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