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钦州大蚝筏架养殖中蚝串机械化收放作业设计
《科学养鱼 》 2018
摘要: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又称钦州大蚝,2017年广西牡蛎养殖面积为25.5万亩,仅钦州市养殖面积就达到14.8万亩,产量21.66万吨,产值11.29亿元。钦州大蚝养殖已成为广西具有亚热带特色的主导贝类养殖产业。一、国内现状目前钦州大蚝海上养殖技术成熟,主要采用笼式吊养、延绳吊养与海上筏架式养殖等。其中筏架式养殖具有易于控制和转移、养殖成活率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冰衣量对冻虾品质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冰衣量对冻虾品质的影响。方法对新鲜全虾和虾仁进行冷冻后包冰衣处理,分为对照组和10%、20%、30%和40%冰衣量组,分析不同组样品在-18℃冻藏后持水力、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弹性和硬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包冰衣能显著抑制冻全虾和冻虾仁的TVB-N值的增加(P<0.05),对持水力、pH、MDA、弹性和硬度没有显著影响作用。不同冰衣量对冻全虾和冻虾仁的持水力、pH、TVB-N、MDA、弹性和硬度的影响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冰衣量对对虾品质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建议冷冻产品不要过度包冰,能够达到保护产品品质目的即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州吴江区池塘高效养虾模式
《科学养鱼 》 2018
摘要:苏州吴江地区水产养殖业发达,养殖户养殖水平比较高,池塘租金居高不下,在高昂的塘租下盈利需要选择养殖高价水产品、合理使用池塘。这里介绍2017年吴江区一例上半年养殖南美白对虾、下半年养殖青虾,获取高额利润的养殖模式,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借鉴。一、池塘设施、材料1.池塘条件10亩左右,池底铺设3排纳米增氧管,间隔10~15米一排(据池宽均分布),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虎杖浮床净水能力及根叶中虎杖苷含量测定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通过构建虎杖浮床对其净水能力进行研究,高效液相测定土生、水生虎杖根、叶中虎杖苷含量。结果显示:水生虎杖生长状况良好,粗壮浮床根越冬后第二年能正常发芽,在一定时间段内可持续使用;3.5%(虎杖重/水体重)虎杖20天对养殖水体中TN、TP、NO_3--N、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69.4%、71.3%、90.3%、74.1%,虎杖对污水各污染指标中NO_3--N的吸收能力最强,其次是TN、TP、NH4+-N、NO_2--N。土生虎杖根虎杖苷含量约为水中根的10倍,土生叶中虎杖苷含量比水生叶高出约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丰鲢卵巢发育后期的肝脏、卵巢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变化
《淡水渔业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繁殖期长丰鲢卵巢和肝脏营养状况,明确亲鱼的营养程度,对长丰鲢卵巢发育后期的肝脏和卵巢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卵巢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粗蛋白基本稳定不变。在卵巢和肝脏中共检测到21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种类分别是C16∶0、C18∶1、C22∶6和C16∶0、C18∶0、C18∶1;在卵巢和肝脏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8.5%~43.1%和33.0%~40.7%;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在卵巢和肝脏中都是最高,含量分别为12.9%~15.5%和3.4%~5.7%。研究揭示了长丰鲢卵巢发育后期的肝脏和卵巢在营养物质组成上的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参加工工艺、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海参是著名名贵药材和滋补营养品,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海参的产量和消费量也在逐年上升,而其营养价值和活性物质的生理功效也成为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海参的产品形式、加工工艺、营养价值,海参多糖提取检测方法 ,海参皂苷分离纯化方法以及海参中众多活性物质所具有的生理功效进行综述,总结了目前海参中活性物质的检测方法缺少统一的标准,所研究的活性物质种类较少,部分活性物质的活性机制尚不明确的研究现状,并对海参作为营养品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繁殖大洋河刀鲚幼鱼短途运输及越冬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探讨刀鲚幼苗的短途运输及越冬技术。[方法]于2015年6月中旬在大洋河流域拉网采集野生刀鲚亲鱼进行现场人工受精,获得受精卵约2万粒,经室外水泥池和土池孵化培育后,10月中旬获得刀鲚幼鱼2 000余尾。对8~13 cm苗种3 h的运输,45 d暂养及室外池塘、室内水泥池、大棚3种模式进行了越冬技术研究。[结果]在水温16.5℃、盐度7~10条件下运输,万鲚苗种成活率达100%;大棚越冬方式成活率高达85.8%,室内水泥池越冬成活率达61.8%,室外池塘越冬成活率为0。[结论]该研究为刀鲚的运输与越冬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形体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梭鱼形体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大小相似的梭鱼为试验对象,将梭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26%、28%、30%、32%的4组等能饲料,在池塘工业化养殖条件下饲养60 d,测量其形体指标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在26%~32%范围内,各试验组中梭鱼的肥满度、脏体比、胃体指数和肝体指数等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差异,梭鱼形体特征正常,未受影响;高蛋白水平促进梭鱼血液中蛋白质的代谢,抑制脂肪代谢,肝功能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饲料蛋白水平在26%~32%范围内,池塘工业化养殖梭鱼正常生长,对形体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饵料对秦岭细鳞鲑苗种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科学养鱼 》 2018
摘要: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俗称花鱼、五色鱼、梅花鱼,隶属鲑形目、鲑科,为我国特有种,系局部分布的陆封型冷水性鱼类,是分布在鸭绿江水系的细鳞鲑的亚种。秦岭细鳞鲑分布范围极为狭窄,栖息水域条件严格,天然种群稀少,仅分布于秦岭太白山峰东麓的黑河、北麓的石头河、南麓的湑水河和太白河、陇县的千河支流及甘肃渭河上游及支流。秦岭细鳞鲑具有自然生境条件要求苛刻、性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达氏鳇幼鱼对6种蛋白质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动物营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达氏鳇(Huso dauricus)幼鱼对不同蛋白质原料的消化能力,以0.4%的二氧化钛(TiO2)为指示剂,分别将鱼粉、鸡肉粉、肉骨粉、羽毛粉、双低菜粕和玉米蛋白粉这6种蛋白质原料与基础饲料按照3∶7的比例配制试验饲料,测定达氏鳇幼鱼对这6种蛋白质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66.79±2.18) g的达氏鳇幼鱼42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20尾。基础饲料投喂2周后,开始用试验饲料投喂,试验饲料投喂1周后采用捞网收集成形的粪便,共收集10 d。结果表明:达氏鳇幼鱼对鱼粉、鸡肉粉、肉骨粉、羽毛粉、双低菜粕和玉米蛋白粉这6种蛋白质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4.79%~88.07%、73.62%~89.47%、99.80%~100.74%、66.64%~89.24%、51.27%~98.62%。在6种蛋白质原料中,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在99%以上,而干物质、粗蛋白质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则以鱼粉和鸡肉粉较高,玉米蛋白粉和双低菜籽粕次之,肉骨粉和羽毛粉较差。其中,鱼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为89.47%,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原料(P<0.05);鸡肉粉次之,为81.14%,与肉骨粉、双低菜籽粕和玉米蛋白粉差异不显著(P>0.05);羽毛粉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低,为73.62%,与肉骨粉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蛋白质原料差异显著(P<0.05)。各蛋白质原料中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对于达氏鳇幼鱼饲料,鱼粉是最佳的蛋白质来源,鸡肉粉、玉米蛋白粉和双低菜籽粕亦可以作为其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而羽毛粉和肉骨粉作为蛋白质来源时,要控制其在饲料中的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