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探索人与自然的契合之“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改造是引发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而之所以"过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不懂得应该如何合理地与自然界打交道。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超级物质系统,有其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的时间和空间限度;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本身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也有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限度;而这两个巨系统之间的交往互动也同样有一系列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和限度。因此,深入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相契合的时间和空间限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转SsBHMT基因拟南芥植株的鉴定及其耐缺硫性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硫是植物的必须营养成分之一,硫供应不足不仅影响到作物的产量而且影响到品质。本研究以转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SsBHMT)拟南芥植株为材料,利用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了转基因植株,分析了其在阻断外界硫供应条件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缺硫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叶片枯黄程度低,具有较高的SOD活性、叶绿素含量,较低的MDA含量;SsBHMT基因的超表达提高了拟南芥的抗缺硫能力。


迪甜6号甜玉米在吕梁市的栽培实践
《陕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通过实验,探索出适宜晋西黄土丘陵干旱区的多作高效种植模式,即鲜食水果玉米复种蔬菜模式。重点介绍了这种模式的关键栽培技术与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的推广应用价值。


品种及生态环境对亚麻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3
摘要:为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为加工企业提供相关信息资源,对亚麻不同品种和生态环境对亚麻粗脂肪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选择适宜我国华北地区种植的6个亚麻品种及品系,分别在山西省亚麻主产区的大同、朔州和忻州3市设点,分析亚麻品种及生态环境对亚麻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品种及品系对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1);海拔高度对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1),海拔越高粗脂肪含量越高,且海拔与亚麻粗脂肪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874 6,回归公式是Y=0.004 5X+35.741 0;北纬度对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1),纬度越高粗脂肪含量越高,且北纬度与亚麻粗脂肪含量同样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 5,回归公式是Y=0.981 8X+3.410 1;从试验考察对亚麻籽粗脂肪含量影响的3个因素比较可以看出,海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品种及品系,第三是纬度。


奥瑞根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效试验
《棉花科学 》 2013
摘要: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细菌,可以产生杆菌肽、环脂、氨基酸类、核酸类、类噬菌体颗粒等多种抗菌物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应用。以地衣芽孢杆菌制成的奥瑞根产品是一种新型低毒、高效微生物农药。


磁场处理紫苏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核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83.5mT(50A)磁场强度处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Var.crispa]种子,研究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探讨磁场对紫苏种子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3.5mT磁场处理紫苏种子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真叶展开率、株高、根长、须根数以及根系活力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发芽势在2、3h时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以处理3h时达到最高,为97.3%;真叶展开率在1、2和3h三个处理条件下达到显著水平,且在3h时达到最大值;株高、根长及须根数均在3h时达到最大值;磁场处理3h时根系活力最强,达0.76TTF mg·(根·h)-1;POD活性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2~3h时相对增幅较大;综合分析各指标说明83.5mT的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3h时,对刺激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关于发展农业技术市场的思考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13
摘要:技术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市场属于行业技术市场。对农业技术市场的功能和作用、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发展、我省农业技术交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技术市场发展前景等做了论述,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技术市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的一些影响因素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外植体选择、预培养、共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的茎段和叶片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在转化前对外植体预培养2d,再用OD600为0.5的农杆菌菌液侵染10min,共培养3d,转化效率较高.利用优化的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对再生苗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特异切割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核酶基因已导入了马铃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