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梨SSR-PCR体系
《生物技术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适宜梨树SSR-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影响梨树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PCR结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了适用于梨树的SSR反应体系.在10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用量为50.0 ng,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4 U,Mg2+的浓度为2.0 mmol/L,dNTPs浓度为0.1 mmol/L,引物的浓度为0.5μmol/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1 min,57℃(依引物不同而改变)退火45 s,72℃1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选用24个梨品种对该体系进行稳定性验证,结果证明该体系可用于梨树SSR标记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A_3对壶瓶枣细胞壁组分代谢及裂果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以易裂品种壶瓶枣为材料,研究了GA3对壶瓶枣发育过程中果皮细胞壁成分、相关酶活性及其全红期裂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A(320 mg/L)可以降低壶瓶枣裂果率;果实从膨大期开始,果胶甲酯酶(PME)及纤维素酶(CX)活性开始上升,至白熟期活性达到顶峰,随后活性降低,而果胶酶(PG)活性高峰则出现在半红期,随后酶活降低,且GA3表现出对PME,PG及CX酶的抑制作用;果皮中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逐渐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逐渐增多;全红期处理组果皮中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1.48,240 mg/g,而水溶性果胶含量低于对照1.53 mg/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索人与自然的契合之“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改造是引发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而之所以"过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不懂得应该如何合理地与自然界打交道。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超级物质系统,有其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的时间和空间限度;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本身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也有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限度;而这两个巨系统之间的交往互动也同样有一系列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和限度。因此,深入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相契合的时间和空间限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SsBHMT基因拟南芥植株的鉴定及其耐缺硫性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硫是植物的必须营养成分之一,硫供应不足不仅影响到作物的产量而且影响到品质。本研究以转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SsBHMT)拟南芥植株为材料,利用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了转基因植株,分析了其在阻断外界硫供应条件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缺硫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叶片枯黄程度低,具有较高的SOD活性、叶绿素含量,较低的MDA含量;SsBHMT基因的超表达提高了拟南芥的抗缺硫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