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氯化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对TNF-α诱导内皮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营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氯化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Mv-3-glc-Cl)对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所产生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DMSO)、10 g/L T NF-α刺激组、浓度为1、10、50、100 mol/L MV-3-gle-Cl+10 g/L TNF-α刺激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可溶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蛋白含量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CP-1 mRNA表达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κBα蛋白含量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测定核转录因子κB的核异位变化。结果 Mv-3-glc-Cl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MCP-1蛋白表达,其抑制作用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Mv-3-glc-Cl对TNF-α诱导HUVEC的炎症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氯化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炎症反应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氧化剂对米糠毛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酸值(AV)、过氧化值(POV)和丙二醛(MDA)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乙氧基喹啉、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三种抗氧化剂按不同组合或单体的形式添加到油脂中对米糠毛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抗氧化剂或抗氧化剂组合,米糠毛油AV无显著变化;POV随着时间延长不断提高,19 d后抗氧化剂添加组POV增速较对照组缓慢,且复合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体抗氧化剂。添加单体抗氧化剂后油脂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复合抗氧化剂组MDA含量均低于单体组。结果提示,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单一抗氧化剂,单一抗氧化剂中以乙氧基喹啉效果最好,复合抗氧化剂则以0.15%乙氧基喹啉和0.015%BHA复配使用效果最好。

关键词: 米糠毛油 抗氧化剂 酸值 过氧化值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奶牛粪厌氧发酵中Pb的形态转化及其分布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畜禽粪便经厌氧发酵后其中的铅(Pb)仍然保留在沼液和沼渣中,阐明此发酵过程中Pb的形态转化对沼液和沼渣的后续处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研究以猪粪和奶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了130 d中试试验,分析了Pb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配及其形态转化。研究结果发现:1)与进料相比,猪粪沼液和奶牛粪沼液中总Pb量降低了约70%和19%;2)猪粪沼液和奶牛粪沼液中Pb在液相中的比例为29%和17%,较发酵前降低约17%和58%;3)厌氧发酵后,猪粪沼液中各形态Pb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为:残渣态(35%)>酸溶态/可交换态(34%)>可还原态(24%)>可氧化态(8%);奶牛粪沼液中为:可还原态(33%)>酸溶态/可交换态(27%)>残渣态(26%)>可氧化态(15%);4)厌氧发酵后,猪粪沼渣中残渣态和酸溶态/可交换态Pb的比例都极显著增加,奶牛粪沼渣中可氧化态Pb的比例极显著增加。猪粪和奶牛粪厌氧发酵后,适合通过沉淀池或氧化塘削减沼液中的Pb含量;但沼渣中Pb的浓度较大且化学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建议还田前进行重金属钝化处理。

关键词: 厌氧发酵 重金属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麦9号衍生系的品质特性及与酥性饼干直径的关系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具有优良加工品质的弱筋小麦品种(系),分析了宁麦9号及其116份衍生系的磨粉品质、蛋白质含量、溶剂保持力、吹泡仪特性和酥性饼干直径(AACC 10-50D),调查了各品质性状与酥性饼干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衍生系内品质性状变异较大,软质衍生系的品质性状和饼干直径显著优于硬质衍生系。吹泡仪弹性、水溶剂保持力、碳酸钠溶剂保持力、蔗糖溶剂保持力在软质衍生系或全部衍生系群体内都与饼干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在软质衍生系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P<0.05)、-0.40(P<0.05)、-0.60(P<0.001)和-0.45(P<0.05)。在参试材料中,宁麦9号具有低蛋白、低溶剂保持力、低面筋强度和出粉率高的综合弱筋优良特性,而且其饼干直径(6块饼干直径之和,下同)最大,为49.2cm;13份软质衍生品系(种)的饼干直径大于48.0cm,其中5份的饼干直径大于48.6cm。双亲弱筋品质优良,利于优质后代的选育。

关键词: 宁麦9号 衍生系 品质 饼干直径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鲜鸭加工车间的菌相变化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综合分析冰鲜鸭加工中主要工序点的菌相变化。同时对车间环境包括车间空气、工人手面、案板、胴体表面以及预冷水进行污染调查,并通过PCR-DGGE研究车间环境菌种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影响冰鲜鸭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的主要来源为净膛间,主要菌种有Aeromonas veronii、Macrococcus caseolyticus、Acinetobacter lwoffii、Shewanella baltica、Enhydrobacter aerosaccus、Rothia mucilaginosa以及Staphylococcus属;直接来源为二阶预冷水,主要菌种为Aeromonas veronii、Enhydrobacter aerosaccus、Pseudomonas fluorescens、Shewanella baltica和Acinetobacter lwoffii,与产品菌种组成相同。前区与后区的隔离对降低后区微生物污染起到关键作用,净膛工序和预冷工序是影响产品微生物指标的关键。

关键词: 冰鲜鸭 加工车间 传统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菌相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产物对2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和安全评价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赤眼蜂和斑马鱼为试材,测定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产物多菌灵的急性毒性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价。[方法]分别通过指形管药膜法和半静态法测定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产物多菌灵的急性毒性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成蜂的LC50(24 h)分别为>5 000、14.86 mg/L,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斑马鱼的LC50(96 h)分别为52.74、>100 mg/L。[结论]根据风险性等级划分标准,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玉米螟赤眼蜂分别为低风险性和高风险性,而两者对斑马鱼均为低毒,前者毒性略高于后者。

关键词: 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 非靶标生物 毒性 安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关系及适采期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生长期玉米农艺性状、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穗长、穗粗和百粒重与吐丝时间均符合二次曲线回归,干重与吐丝天数呈Logisitic曲线关系,苏科糯3号和苏玉糯11号玉米穗表现又长又粗、籽粒重的特征;随着生长期延长,玉米水分含量呈线性递减,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脂肪含量逐渐增加;籽粒水分含量与农艺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和干重与大部分营养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糯玉米 农艺性状 品质 适采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携带Wx-mq基因水稻新品种(系)稻米RVA谱特征及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育的57份粳稻新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分子标记、化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等,对供试材料进行Wx-mq基因检测,测定各品种(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分析各测定值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了不同AC品种(系)的RVA谱特征值差异。结果表明:57份材料均含有Wx-mq基因;各RVA谱特征值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浆黏度之间,及其与峰值时间、回复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与峰值黏度,峰值时间与消减值、回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糊化温度与热浆黏度、峰值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消减值与峰值黏度、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布在5%~12%,集中分布在8%~11%;不同AC品种(系)间的RVA谱不尽相同,随着AC的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浆黏度、回复值、峰值时间与糊化温度均呈增加趋势,崩解值与消减值的变化趋势不明显。AC与热浆黏度、冷浆黏度、回复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峰值黏度呈显著正相关。结果可进一步扩充利用RVA谱特征值评价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暗胚乳突变基因 低直链淀粉含量 稻米淀粉RVA谱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玉米高通量RNA-Seq数据预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指不具备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其中,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因其在多层面对基因表达存在调控作用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准确的预测手段,植物中LncRNA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结合植物基因组特点以及高通量RNA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发展、优化了一套基于RNA-Seq数据的植物LncRNA筛选及鉴定方法。随后,利用玉米B73顶端分生组织RNA-Seq数据,预测了6 122条玉米LncRNA,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物理定位。该方法为LncRNA鉴定和后续的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高通量RNA测序 生物信息学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8份人工合成小麦对禾谷孢囊线虫、纹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采用田间病圃法和人工接种法,对28份人工合成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纹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进行了抗性鉴定。人工合成小麦对这些病害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反应。C2和C20对鉴定的4种病害都具有抗性,C5、C10和C25对这些病害都表现感病。8份材料对Heterodera avenae和H.filipjevi两种病原线虫都表现抗性反应型,有的材料只抗1种线虫。供试材料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较好,其中19份材料表现抗性反应型。9份材料对接种的条锈菌小种CY30、CY31、CY32和CY33均表现抗性反应型,5份材料对叶锈菌小种THT和PHT都具抗性。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抗病性 禾谷孢囊线虫 纹枯病 条锈病 叶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