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株奶牛源约翰逊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
《畜牧兽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了解从奶牛垫料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菌的病原特征,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染色镜检、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敏感性,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株毒力情况。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 283 bp,与约翰逊不动杆菌的核苷酸相似性大于99%;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试验组小鼠死亡率达80%。分离菌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等6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等4种药物耐药。本研究从奶牛垫料中分离到1株约翰逊不动杆菌,为奶牛源约翰逊不动杆菌的防治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机制
《玉米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东北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群落对旋耕、深松、深翻和秸秆还田方式的响应机制,在长期定位种植区采集旋耕(RT)、深松(SU)、深松秸秆覆盖(SS)和深翻秸秆还田(DP)土壤样品,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土壤中优势菌门,SU、SS处理下子囊菌门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的相对丰度最高,DP处理下担子菌门银耳纲(Tremellomycetes)的相对丰度最高。土壤中腐生菌群、与玉米共生的内生菌和外生菌根菌在SS中相对较高。4个处理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依次为SS>RT>SU>DP。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速效钾、有机质、速效磷、土壤碱解氮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在黑龙江西部玉米种植地区以深松秸秆覆盖的耕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绿肥大豆新品种科合2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豆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豆科绿肥根系发达且穿透力较强,庞大的根系可以疏松土壤,培肥地力。科合202属于小粒豆,是适用于豆科绿肥、芽豆等的专用大豆新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引进俄罗斯的大豆材料HZDD1424为母本、加拿大大豆材料HZDD3796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粗蛋白质(干基)含量达41.03%、粗脂肪(干基)含量达18.79%。于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10040),生育日数120 d,适应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区域种植。


种子逆境培育仿真智能控制系统装置的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种子逆境培育仿真智能控制系统装置可以不受外部环境地理条件的限制,利用空调机、温湿度传感器、加湿器及PLC人机界面传输等设备,提供一个"模拟春天"的温湿度、光照、昼夜变化的育种空间,快速准确地把种子在逆境地理环境下特性指标数据测试出来,提供给种子繁育专家,从而缩短了品种繁育周期,节约了育种成本,为种子繁育企业提供支持.
关键词: 智能控制系统;逆境;组态编程;信号采集;活力;种子


节水灌溉在农作物增产增效中的作用研究 -评《节水灌溉技术(第三版)》
《灌溉排水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支柱性产业,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我国农业灌溉以大水漫灌为主,这种灌溉模式下实际用水量远超农作物需水量,容易导致水资源浪费,还可能对地区地下水位、地质结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第三版)》一书由李宗尧主编,2018年10月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在前版同名书基础上修订而来,对前版书籍中过时的内容予以剔除,


秸秆还田和微生物菌剂对黑穗醋栗土壤理化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玉米秸秆为有机物料,以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品种寒丰为试材,通过秸秆与土按比例混拌回填,秸秆、微生物菌剂和腐熟剂按不同比例混拌回填,不同比例氮肥施入共5个处理,以不施入为对照,测定施入前后土壤理化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微生物菌剂和腐熟剂可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pH,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氮含量;施用氮肥降低土壤有机质和pH,增大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氮含量;5个处理土壤全磷、缓效钾变化规律不明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动态变化都是呈先下降后上升或平缓的趋势;5个处理黑穗醋栗产量均高于对照.
关键词: 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秸秆;微生物菌剂;土壤;产量


黑龙江省半干旱区水稻稻瘟病及纹枯病药肥统防技术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轻黑龙江省半干旱区水稻稻瘟病及纹枯病的危害程度,应用农药配施硅肥技术开展综合防控试验。结果显示,在30 kg/hm~2纯Si作底肥,分蘖末期喷洒2%春雷霉素水剂1 800 mL/hm~2和孕穗末期喷洒27%戊唑·噻霉酮水乳剂450mL/hm~2的条件下,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控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100%和96.59%;水稻产量最高,为9 145.50 kg/hm~2,较对照增加5.03%,病害损失率降低5.03%。


20个品种树莓果实品质评价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份不同品种的树莓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树莓果实的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平均单果重在1.82 g~3.75 g,果实出汁率在58.77%~72.7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2%~11.2%,VC含量在12.24 mg/100 g~37.92 mg/100 g,花青素含量变幅为142.24 mg/100 g~374.23 mg/100 g,固酸比为4.59~14.06,糖酸比为2.85~8.63.20份树莓品种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后,第一类固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相对较高,适宜作为加工果脯和果酱,第二类出汁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适宜加工果汁果酒,第三类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适宜,并且口感甜酸,适宜作为鲜食品种.
关键词: 树莓;品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