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探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和阶段特征,"四化"同步的演变随政府策略变化而发展。"四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关系表明,"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和趋势性,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过程。

关键词: “四化”同步 作用关系 历史进程 演变逻辑

“四化”演进轨迹:1950~2012年

改革 2013 CSCD

摘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思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和阶段特征,"四化"同步的演变随政府策略变化而发展。"四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关系表明,"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和趋势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过程。

关键词: “四化” “四化”历史进程 “四化”阶段特征

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的脱氮特性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和间歇排放特点,开发了“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并考察了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脱氮能力.该工艺的厌氧池和局部循环供氧池有效容积比为1∶1.6,曝气装置位于局部循环供氧池中间底部,环形导流板将其分隔成中间好氧区和四周缺氧区,斜管沉淀池被前置于厌氧池与局部循环供氧池之间,出水端设置循环水池.装置连续运行12个月,平均进水量为140 L/d,生物反应区的HRT为1.3d,出水BOD5、TN、NH3-N、NO3--N平均浓度分别为3.38、11.98、2.69、7.03 mg/L,NO3--N、NH3-N分别占到TN的58.7%、22.4%,出水水质达到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说明该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系统的硝化作用非常强,但反硝化作用受到碳源不足的制约.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间歇进水 水解酸化 局部循环供氧 生物膜 脱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交联海藻糖合酶聚集体的制备及其性质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交联酶聚集体(CLEAs)技术制备交联海藻糖合酶聚集体,研究不同沉淀剂、酶与交联剂浓度比例、交联强度及硼氢化钠还原处理对海藻糖合酶CLEAs活性的影响及其结构特征与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为10mg/mL的酶以质量浓度为30mg/mL的聚乙二醇(PEG)为沉淀剂,以体积分数为0.5%的戊二醛室温交联2h,再以硼氢化钠还原处理后,制备得到的海藻糖合酶CLEAs最适催化温度为70℃,比游离酶提高20℃,最适pH值为7.0,与游离酶相比,CLEAs的温度及pH值稳定性均得到提高,对Zn2+、Cu2+、Fe2+、Al3+金属离子的抗性明显增强.微观形貌分析表明单个海藻糖合酶聚集体粒径在0.2~0.5μm,众多聚集体以"脚手架"结构形成大小不一的集簇.

关键词: 海藻糖合酶 交联酶聚集体(CLEAs) 无载体固定化 集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Dot-ELISA检测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多主棒孢的可溶性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多克隆抗体。通过优化Dot-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黄瓜棒孢叶斑病的Dot-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田间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整个检测过程仅需5h左右。通过同多主棒孢在黄瓜叶片上不同侵染时期的症状及显微诊断比较,发现该方法可在黄瓜棒孢叶斑病潜伏、未显症期对病害进行早期诊断,为黄瓜栽培期的病害监测和及时防控奠定基础。

关键词: 棒孢叶斑病 黄瓜 多主棒孢 Dot-ELISA 早期诊断

冬绿肥二月兰间作及翻压对北方桃园生长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二月兰间作及其翻压对北方桃园生长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月兰翻压或自然生长处理能够维持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显著防除艾蒿等杂草,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有机氮、有机碳、有效氮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为桃树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增加果桃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关键词: 桃园 二月兰覆盖 土壤环境 果实品质

焦磷酸测序技术在4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和鉴定沙门氏菌(Salmonelll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志贺氏菌(Shigella)的方法,通过对4种菌毒力靶基因特异性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设计出适合焦磷酸测序特异性扩增和测序的引物,摸索出最佳的焦磷酸测序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并建立了4种食源性致病菌焦磷酸测序快速检测方法。此方法以传统国标法的前增菌为前提,而省去了后期生化验证的繁琐过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并且其准确性与传统生化验证完全一致,灵敏度可达10 CFU/mL。结果表明,作者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精准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鉴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焦磷酸测序技术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诱导荆州黑麦染色体1R结构变异的研究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0Coγ射线(12Gy)辐照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染色体1R二体添加系花粉,并授粉给辉县红,获得153粒辐射杂种M1代种子。以Fluorescein-12-dUTP标记的荆州黑麦基因组DNA为探针,对其中33粒M1代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分析发现,23粒种子中的荆州黑麦1R染色体未发现明显变化,而另外10粒均发生了小麦和黑麦染色体易位,变异率为30.30%。电离辐射诱发产生的易位类型包括相互易位、大片段易位、小片段易位、整臂易位及端体等。这些易位染色体涉及1R染色体11个易位断点,其中位于长臂4个,短臂6个,位于着丝粒区1个,说明电离辐射可有效诱发目标染色体系列结构变异,为染色体缺失作图、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和培育仅具目标基因的小片段易位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荆州黑麦 辐射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组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分析黄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对国内外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8个SSR标记中筛选出17个多态性标记,共检测到42个等位基因,其中10个为稀有等位基因,各标记PIC值介于0.019~0.384之间.在4个不同生态类群中,华南型含等位基因数最多,日本东南亚型次之,其它类型均最低;多态性位点比例以华南型和日本东南亚型最高,华北型最低;华南型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其它类型均高.聚类分析表明,102份种质资源的相似性系数在0.42~1.00之间.在相似性系数0.65处,102份种质资源被分成3大类,基本上按刺瘤特征被区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华北型和欧洲型分布比较集中,其它生态型分布则较为宽广;密刺型和无刺型各自分布在一定区域,而刺瘤中等与稀少的中间类型处于2者之间.

关键词: 黄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刺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滨海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天津盐碱土中植物的VA菌根真菌共生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科23种盐生植物中,有19种盐生植物被菌根真菌侵染。所调查植物的VA菌根结构类型与宿主植物类型有关,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P型菌根,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柽柳科(Tamaricaceae)等其它科植物均为A型菌根;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和植物本身的特性有关;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显著不相关(P=0.9740,r=0.1841,n=23)。

关键词: 盐碱土 菌根侵染率 孢子密度 菌根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