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Cr(Ⅵ)对蔬菜生长及其在蔬菜体内积累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广东省几种主要的叶菜,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六价铬(Cr(Ⅵ))对蔬菜生长及其在蔬菜体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对蔬菜生长、产量及其在蔬菜体内积累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培养液中Cr(Ⅵ)浓度的增加,各蔬菜产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而其体内Cr含量极显著上升;蔬菜种类不同,其减产幅度及其体内的Cr累积量存在极大差异。当培养液中Cr(Ⅵ)浓度在0.2、1.0、5.0 mg.kg-1时,所选5种蔬菜减产幅度为16.6%~97.3%,其对Cr(Ⅵ)的敏感程度排序为:叶用莴苣>芥菜>菜薹>苋菜>蕹菜。此外,5种蔬菜体内Cr含量高出对照0.242~1428倍,不同蔬菜类型可食用部位积累Cr的顺序为:苋菜>蕹菜>菜薹、芥菜>叶用莴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甜玉米佳美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佳美2号是以丰产、抗病材料PB48为母本,以优质材料PY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超甜玉米一代杂种。该品种中熟,生长势健壮,果穗长筒形,穗长约21cm,单穗质量350g左右,籽粒金黄色,可溶性糖含量17.27%,果皮薄,适口性好,品质优,每公顷产青苞15t以上。抗纹枯病,中抗小斑病,高抗茎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鸡干扰素对E.tenella卵囊免疫后肠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取AA肉鸡,在其7日龄和14日龄时分别给予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孢子化卵囊进行首免和二免,并同时肌肉注射5 000 U重组鸡γ干扰素(rCh IFN-γ)后,于21日龄以同源E.tenella攻虫。试验结果表明,rCh IFN-γ协同球虫活卵囊免疫可减少由于球虫病造成的体质量下降,降低OPG值和肠道病变记分,提高抗球虫指数(AC I);同时还发现,rCh IFN-γ能够显著增加肠道绒毛高度、肠隐窝深度、刷状缘厚度(=α0.05)。由此表明,rCh IFN-γ可以减轻由于球虫感染所造成的肠道黏膜损伤,促进肠道的吸收功能,进而减轻球虫病所造成的增重损失,对球虫活卵囊疫苗的免疫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效果。
关键词: 鸡球虫活卵囊 免疫 重组鸡γ干扰素 肠黏膜上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GD株ORF2基区的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0RF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从本室鉴定分离的PCV2 GD株的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ORF2基因(702bp).将此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筛选获得重组质粒pMD―ORF2并对其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ORF2基因与其他PCV2的0RF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2.1%~99.9%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0.2%~99.5%之间.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ORF2基因 序列分析 猪圆环病毒2型 GD GenBank 序列同源性 基区 基因序列 PCV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测定(英文)
《生态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研究了分离自小猿叶甲的一株球孢白僵菌(SCAU-BB 01D)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该菌株能感染小猿叶甲的成虫和各龄幼虫,但对不同虫期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在105~108孢子/m 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各虫期小猿叶甲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最高浓度1×108孢子/m l,处理后成虫第14天及1~3龄幼虫第10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4.7%、94.0%、96.0%和81.0%。用TDM模型对成虫和各龄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 er-L em 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小猿叶甲各虫期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在处理后第10天,成虫和1~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68×107、1.07×106、1.63×105孢子/m l和8.31×106孢子/m l,而第14天成虫的LC50为2.38×106孢子/m l。随着浓度的增加,各虫期所需的感病死亡时间缩短,在最高浓度1×108孢子/m l,球孢白僵菌对小猿叶甲成虫及1~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9.28、4.29、4.40d和5.06 d。综合分析白僵菌对各虫期的致死剂量及致死时间可以看出,不同虫期的小猿叶甲对球孢白僵菌敏感性不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小猿叶甲生物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双季超级稻秧苗理想形态性状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华南稻区不同类型超级稻早、晚季秧苗期的形态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稻区早、晚季生态环境下,供试材料间植株高度、主茎叶片数、单株茎数、叶鞘基部宽度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性状可作为华南双季超级稻动态株型育种中秧苗期(早季30d、晚季18d)理想形态性状指标,即:早、晚季植株高度分别为35 0~37 5cm、33 5~35 5cm ;早、晚季单株茎蘖数分别为2 0~3 0、3 0~3 2条/株,早、晚季主茎叶片数分别为5 8和4 9片,早、晚季叶鞘基部宽分别为0 71和0 5 1~0 5 4cm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RAPD分析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核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近等基因系分析原理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93 A及其保持系 93 B为材料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及其保持基因开展了RAPD标记研究 ,结果表明 :OPK 1 7550 、OPK 1 7150 0 标记可能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相连锁 ,OPH 1 1 2 0 0 0 标记可能与保持系中的保持基因相连锁。对侯选标记OPK 1 7550 进行了克隆和部分序列分析 ,为利用混合群体分离法 (BSA)对分离群体中的不同单株进行SCAR分析的标记验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保持基因 侯选RAPD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隆霉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机理初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芽孢杆菌MIGI.22(Bacillus subtilis)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vyzaepy)为研究对象,对万隆霉素的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万隆霉素可显著抑制这2种细菌的氧呼吸作用,随着反应体系中万隆霉素终浓度由0逐渐增加到50μg/mL,枯草芽孢杆菌氧呼吸作用持续的时间由对照的28 min减小到10 min,白叶枯病菌则由18 min减小到8 min,两者的相对耗氧量分别由对照的86.9%和62.9%逐渐下降到0;此外,对这2种细菌NADH氧化酶活力进行的研究表明,万隆霉素可显著抑制细菌各个生长阶段酶的活力的提高,这与万隆霉素抑制其氧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