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WebGIS的常熟农业科技园区信息系统开发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常熟农业科技园区为例,采用互联网数据发布系统ArcIMS 9.0提供的HTML Viewer定制开发基于网络的园区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获取园区土壤专题图、土地利用专题图、园区项目资料、园区统计数据等信息,还可通过网页向用户提供园区的大量图片与媒体文件,既增强了园区的科学性,又增强了园区的示范性,同时为WebGIS的建立与开发提供了一条可行、便捷的方法。该系统操作方便,具有地图操作、数据库查询、打印等多种功能。
关键词: WebGIS 农业科技园区 ArcIMS 9.0 HTML View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优化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影响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4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壳聚糖浓度、硬化用氯化钙浓度、成膜用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最佳浓度条件是:壳聚糖浓度0.30%,硬化用氯化钙浓度6.00%,成膜用氯化钙浓度6.00%,海藻酸钠浓度0.90%。此条件下得到的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为3.316 N。影响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海藻酸钠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结缕草品系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草地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生态条件具明显差异的日本结缕草两品系室兰(Muroran)和表山北(Tawarayama Kita)为材料,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其离体叶片及匍匐茎相对电导率的变化,拟合Logistic方程求得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分析结缕草在低温胁迫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室兰叶片、匍匐茎的半致死温度均低于表山北,低温处理后两结缕草品系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室兰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比表山北大;两品系S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呈"下降-升高-再下降"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相反变化趋势。0℃时,SOD活性及MDA含量在两品系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综合各项生理指标评价,室兰的抗寒性强于表山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隐蔽质粒的序列分析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到1株乳酸杆菌,经API50CH细菌鉴定系统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后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分析该菌的质粒图谱后发现该菌携带多个质粒,将其中的小质粒pLD1测序,结果显示该质粒的大小为2112bp,碱基G+C含量为37.8%,只编码1个复制蛋白,其中有1个17bp的序列重复了13次。BLAST发现该质粒同pLP2000等的同源性在95%以上,其中复制蛋白同其他质粒存在一些氨基酸差异。pLD1质粒序列的GenBank登陆号为NC_012220,并且它可用于构建良好的乳杆菌基因工程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的鉴定及田间防效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原名73a)进行了菌种鉴定和田间应用方式的改进。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12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Biolog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证明该菌株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Jaas cd的16S rDNA序列与多黏类芽孢杆菌(AM062684)的相似性为99.7%,GenBank登录号为AY942618。田间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菌株Jaascd的发酵液在棉苗移栽前喷施棉苗和移栽时灌根2种方式处理,都能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和提高棉花产量,但移栽前喷施棉苗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鹃花属植物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其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杜鹃花属植物基因组DNA,对影响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杜鹃花属植物SRAP分子标记的扩增体系:20μl的PCR体系中含有模板DNA50 ng、10×PCR buffer(不含Mg2+)、Mg2+2.50 mmol/L、dNTPs 0.20 mmol/L、引物0.40μmol/L、TaqDNA聚合酶1.0 U。并对10种杜鹃花属植物群体进行扩增验证,共获得261条扩增条带,25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6.17%,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差异明显、多态性较高,该体系适合杜鹃花属植物种间差异性分析,为今后杜鹃花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乳房炎影响奶牛泌乳机能,使产奶量减少,甚至使乳房丧失机能,饮用患病牛的奶对人体有害。近年来,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备受关注。中药具有低毒性、低残留及安全性好等优势,人们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中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中草药,以期替代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中草药防治乳房炎正日益被国内外专家所关注。笔者概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研究近况以及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研究与应用,同时进行了中草药防治乳房炎作用效果的试验研究,对疗效的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并且取得了新的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筛选能够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细菌,以期能在该毒素的生物解毒处理中得到应用。【方法】用高产毒禾谷镰刀菌F-25接种灭菌的小麦籽粒,培养后获得DON毒素;然后以DON毒素为唯一碳源进行DON毒素降解菌的驯化富集培养,得到能够降解DON毒素的混合菌群,逐一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DON毒素降解能力检测,得到能够降解DON毒素的菌株。【结果】筛选得到的菌株DDS-1对液体培养基中的DON毒素的降解能力达95%以上,显著高于其它菌株;从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DDS-1菌株初步鉴定为徳沃斯氏菌Devosia sp.;把DDS-1添加到小麦饲料中后,饲料中的DON毒素降解率达到75.47%。【结论】选出的DON高效降解菌株徳沃斯氏菌,不但对液体培养基中的DON毒素具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对饲料中DON毒素也有很好的降解效果。这为真菌毒素的生物脱毒处理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