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高强度脉冲电场对牛乳货架期及风味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应用于牛乳的可行性杀菌工艺,结果表明,30 kV/cm、600μs、200 Hz PEF处理可延长牛乳在4℃下冷藏的货架期到24 d。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提取鲜牛乳和PEF处理牛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气质联用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鲜牛乳和PEF处理牛乳中分别检出28种和31种挥发性化合物。进一步采用SPME法提取2种牛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用时间-强度(OSME)的GC/O法鉴定其中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了鲜牛乳中9种带有明显风味特征的物质,PEF处理牛乳中检出13种特征风味物质。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牛乳 杀菌 风味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辐照对低温火腿肉制品感官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低温牛肉火腿和烟熏火腿为材料,进行了60Coγ射线杀灭肉制品中的微生物试验。当辐照剂量为1.0 kGy时,产品贮存60 d后其微生物指标仍符合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要求,色泽、质构和风味变化不显著,因而货架期可从1个月延长至2个月。

关键词: 辐照 火腿 低温 肉制品 货架期 微生物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Tir与Hly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表达Tir和Hly的融合基因,将Tir基因的C端414个氨基酸残基(Tir414)基因部分与Hly基因的C端300个氨基酸残基(Hly300)基因部分串联构建pET28a-Tir414-Hly300重组质粒,将其转化于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该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薄层扫描分析表明,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含量的30%左右。由于该融合蛋白由Tir和Hly2部分抗原组成,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转位紧密素受体(Tir)和溶血素(Hly)的抗体,在EHECO157亚单位疫苗设计或单克隆抗体抗制备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EHECO157:H7 转位紧密素受体 溶血素 融合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咪鲜·甲硫灵对水稻稻瘟病的室内抑菌活性和田间防治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按1∶5比例混配,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的共毒系数达233,增效极明显。用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40g/667m2、60g/667m2、80g/667m2在水稻稻瘟病发病初期施药,可同时防治稻曲病,效果均显著,且大大降低施药工本;在水稻破口时用药,防治效果好于常规使用的井冈霉素、三环唑;且随用药量的增加其防治效果上升,但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40~60g/667m2为宜。

关键词: 咪鲜·甲硫灵 稻瘟病 室内抑菌活性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华东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兽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华东地区分离的6株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这6株病毒对SPF鸡无致病性,IVPI均为0,可被单克隆抗体4E7分为2个亚群。序列分析表明,这6株病毒的HA基因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均为RSSR↓GLF,Ck/HD/16/07和Ck/HD/112/05的潜在糖基化位点与其他4株不一致;NA基因为N2亚型,其中4个毒株的茎部缺失3个氨基酸,而另2个毒株无缺失。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抗原性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0个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按照NCⅡ设计获得的200个杂交组合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探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6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85条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2.9条,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064~0.844,平均为0.380。以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为原始数据,按UPGMA聚类方法将30个亲本材料划分为7大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关系基本相符。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性状平均值的相关除每穗总粒数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介于-0.361~0.359,说明分子标记可用于水稻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但相关程度还不足以预测产量杂种优势。

关键词: 粳稻 微卫星标记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远程火力与敌后侦察兵力的指挥控制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远程火力与侦察兵力的指挥控制是战役研究的核心问题,运用信息战原理,在信息与火力分析平台上,对敌后侦察信息与远程火力联合作战能力的初步试验表明:敌后侦察兵力的运用可提高命中目标的数量达44.72%,幅度与远程火力的命中精度相关,当火力精度不高于0.6时,增幅更为明显。因此,科学地运用敌后侦察信息引导远程火力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远程火力资源,还可以为战役指挥开发出基于信息战原理的新战法。

关键词: 战役 远程火力 侦察兵力 信息与火力 指挥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期和摘心处理对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5个播种期、3种摘心方式的试验设计,研究播种期和摘心方式对明红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延迟,日照时间减少,温度降低,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缩短,从播种到种子收获的时间延长。摘心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产量。波斯菊种子的产量和品质以7月10日播种、2次摘心处理为最佳:发芽率88.3%,千粒重6.68 g,单株种子产量19.81 g。

关键词: 波斯菊 播种期 摘心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沿海滩涂盐土上油葵盐肥效应研究

土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在江苏沿海海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油葵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①土壤盐分含量在2.9~3.6g/kg时对油葵籽粒产量影响不大,但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在5.9~6.8g/kg时,油葵籽粒产量显著下降。随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茎叶生物产量、根生物产量、株高与籽粒产量变化趋势相似。随着N肥和P肥使用量的增加,油葵籽粒产量显著增加,油葵茎叶和根生物产量与株高随着N肥和P肥使用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与籽粒产量变化相似。②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N和P效应越明显,油葵茎粗、盘直径、盘重、茎叶重和根重在不同土壤盐分含量下,随着施N、P量的增加,其变化趋势与油葵主茎高度的变化趋势相似。③各处理措施均能影响油葵籽粒产量,经方差分析,土壤盐分含量、N肥施用量、P肥施用量、盐肥交互作用、NP肥交互作用均呈极显著关系,从处理间区别看,影响油葵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盐分含量,N肥和P肥次之。

关键词: 盐土 盐肥耦合 油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水稻—软荚豌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介绍了有机水稻—软荚豌豆高效种植新模式的经济效益、种植茬口布局、产地选择与规划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水稻 软荚豌豆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