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大豆内生菌的分离及菌核病拮抗菌的筛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筛选大豆菌核病菌的有效拮抗菌株,利用组织表面消毒法从大豆不同生育期的根、茎、叶和种子中分离内生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13株细菌和49株真菌。利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42株(细菌25株、真菌17株)对大豆菌核病菌有拮抗效果的内生菌株,其中18株对大豆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大豆 内生菌 菌核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笃斯越橘组培苗瓶外生根和移栽条件研究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笃斯越橘优系SL-1组培苗为试材,研究光照时间、空气相对湿度和栽植时期对其瓶外生根的影响;以瓶外生根苗为试材,探讨移栽基质和不定根数量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笃斯越橘SL-1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最高温度22~25℃,空气相对湿度80%,每天光照时间8~10 h,4—5月栽植瓶外生根数量多,生根率可在80%以上;生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是草炭土∶苔藓为2∶1,选用8条根以上苗,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关键词: 笃斯越橘 组培苗 瓶外生根 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生育特性及开发潜力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当地糯玉米主栽品种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为对照,在5个种植密度下对沈糯9号及两个当地对照品种的鲜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穗部性状、植株性状及熟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三个品种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密度下鲜穗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均显著高于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籽粒深度、行粒数、百粒重及株高与京科糯2000相当,显著高于垦粘1号,但穗位显著低于京科糯2000;沈糯9号熟期较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分别晚6 d和早9 d。综上所述,沈糯9号在产量、穗部性状及田间长势均优于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且填补了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之间的熟期空白,因此,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乃至全省的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关键词: 糯玉米 沈糯9号 产量 农艺性状 生育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生态条件下水稻育种方向分析

北方水稻 2015

摘要:通过对寒地水稻育种现状及主要生态环境情况介绍,探讨今后水稻育种方向:明确育种目标,科学运用育种途径和方法,创新和有效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做好新品种展示推广,为水稻育种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育种 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实内糖的积累与糖代谢相关酶

中国林副特产 2015

摘要:糖是果实中重要的组成成份,其含量影响果实风味。研究糖代谢酶与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掌握糖代谢机理,为以后应用分子育种手段,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果实 糖代谢相关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追氮方式对寒地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寒地玉米最佳追氮方式,通过大田试验,在玉米主要生育时期测定株高、叶面积指数、SPAD、穗部性状及产量,分析不同追氮方式[CK(不施肥);PK(不施氮肥);NPK+SD1(基肥+追肥浅追1次);NPK+DD1(基肥+追肥深追1次);NPK+DD2(基肥+追肥深追2次)]对寒地玉米生理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和PK相比,追氮处理提高了玉米不同生育期株高,至成熟期分别提高11.9%~20.7%和9.1%~17.7%,且氮肥深追较浅追株高提高2.3%~7.9%;显著提高了寒地玉米叶面积指数,拔节至蜡熟期分别提高10.7%~44.4%和6.9%~34.0%;吐丝至吐丝后40d,显著提高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且氮肥深追又高于氮肥浅追,但差异不显著;改善了玉米农艺性状,提高了玉米穗长、穗粗、轴粗和穗位高,显著降低了秃尖长度;提高了玉米产量,与CK和PK相比分别提高78.0%~99.7%和54.4%~73.2%,氮肥深追与浅追相比产量提高8.76%~12.2%,以氮肥深追2次(NPK+DD2)产量最高。氮肥深追可增加单产收入,显著提高纯收入,扩大产投比。研究为寒地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寒地玉米 追氮方式 叶面积指数 SPAD 产量 产投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向日葵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及可行性分析

宁夏农林科技 2015

摘要:以自育的食用向日葵材料为测试对象,用化学方法测定粗蛋白含量,对照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食用向日葵籽粒、籽仁和籽粒粉末粗蛋白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结果表明:籽仁模型和籽粒粉末模型预测未知样品粗蛋白含量的精确度较高,可以用于向日葵粗蛋白含量的定量测定,而籽粒模型与其他2个模型相比,预测精确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其不破坏籽粒和种皮的优点,可用于粗蛋白含量的初步评估和高蛋白向日葵材料的筛选。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蛋白质 近红外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质联用法检测麦田中的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

现代农药 2015

摘要:建立了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方法。小麦、植株和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结果表明: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0.05~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0和0.998 0。在添加浓度为0.05~20.00 mg/kg时,噻虫嗪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0%~101.6%、76.3%~92.1%和81.2%~93.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13.2%、10.7%~13.9%和3.5%~8.2%;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2.2%~108.8%、78.2%~86.1%和82.1%~91.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9.7%、6.8%~10.0%和0.8%~7.8%。

关键词: 噻虫嗪 高效氯氟氰菊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穗发芽的研究进展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小麦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自然灾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穗发芽受种子的休眠特性、品种的基因型、抗性基因以及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文章从籽粒的休眠特性、α-淀粉酶活性、抗性基因以及穗发芽的鉴定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小麦穗发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抗性 α-淀粉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30年育成的“牡字号”水稻品种的系谱分析及产量品质特性比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阐明"牡字号"水稻品种的选育历程及产量品质变化规律,以近30年来育成的17份"牡字号"品种为材料,对其品种选育系谱和产量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狩白毛和合江20等一些相似生态区的品种的引入以及牡86-2305等一些中间材料的创制是"牡字号"品种选育的关键。研究还表明,自1986年以来,"牡字号"水稻品种的产量水平有所提高,而蒸煮食味品质也得到了改良。

关键词: 水稻 系谱分析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