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北方粳稻留胚米碾磨工艺的研究
《中国稻米 》 2014
摘要:以东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为材料,以碾米工艺中碾磨时间、碾米辊目数、碾米辊转速以及米粒长宽比等因素作为试验工艺参数,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和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研究了经碾磨的留胚米的白度和留胚率在各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碾米辊目数是影响留胚米的白度和留胚率的主要因素,碾米辊转速、碾磨时间次之;米粒长宽比越大,留胚米白度增加越高,但留胚率逐渐降低;碾磨的最佳工艺为碾磨时间6 min、米粒长宽比1.79、碾米辊目数46#、碾米辊转速830 r/min。


3%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虫啉缓释粒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初报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2014
摘要:为探讨新型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小麦品种为龙辐麦19位试材,研究3%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虫啉缓释粒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3%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虫啉缓释粒剂 小麦白粉病 防治效果


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为猪MⅡ期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选择合适的冷冻保护剂及冷冻载体,提高猪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存活力。试验分别采用以40%EG、15%EG+15%DMSO+20%FBS、15%EG+15%DMSO+20%SPS作为渗透性冷冻保护剂的冷冻液,以玻璃微细管(GMP)和冷冻帽(cryotop)作为载体对猪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结果发现,采用含有血清蛋白替代物(serum protein substitute,SPS)的冷冻液VS3冷冻后二乙酰荧光素(FDA)染色存活率(59.40%±4.93%)显著高于VS1组(42.12%±4.08%)及VS2组(37.57%±1.21%)(P<0.05);采用VS3作为冷冻液用cryotop作为载体冷冻后FDA染色存活率(83.33%±3.33%)显著高于GMP(59.40%±4.93%)(P<0.05)。由此可见,采用SPS代替胎牛血清(FBS),用cryotop作为载体可以使猪卵母细胞冻后存活率显著提高。


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18特征特性及推广前景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绥粳18为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优质、多抗、超高产水稻新品种。2014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黑审稻2014021。该文通过对绥粳18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黑龙江省水稻种植现状进行分析,衡量其在黑龙江省适宜区的种植推广潜力,为今后寒地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1选育过程绥粳18,原代号绥锦07783,黑龙江省龙科种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结构与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4
摘要:为解决由于长期不合理耕作及有机物料利用率低而导致土壤养分贫瘠和土壤物理性状恶化情况,本试验针对黑土宜板结和肥力保持等问题设置了不同技术措施,研究在玉米生育时期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模式对土壤结构特性及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后浅翻深松+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处理较常规处理,土壤容重下降了0.13 g·cm-3和0.09 g·cm-3,浅翻深松+秸秆还田、有机肥、翻压绿肥和生物肥均能降低土壤紧实度,改善土壤三相比,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使得土壤物理结构得到改善。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生物肥处理提高玉米喇叭口期光合速率,较常规处理提高2.1~7.6μmol·m-2·s-1;秸秆还田和生物肥较常规施肥处理,蒸腾速率下降57%和56%;在玉米喇叭口期各处理气孔导度均小于对照,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较常规处理气孔导度增加,导致叶片胞间CO2浓度下降,说明气孔阻力的降低导致叶片胞间CO2浓度降低。有机物料还田后可以降低土壤容重、紧实度,土壤三项比达到合理范围,并且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尤其是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处理好于其他处理。保护性耕作和有机物料还田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提高作物光合速率,增加作物产量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粳稻不同粒位上垩白及粒形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粒位上籽粒垩白性状和粒形特征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选用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为材料,按照穗部位置分为27个粒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粒位上粒形特征与垩白性状关系显著,两者都影响整精米率,粒长、粒宽、长厚比和宽厚比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粒形特征对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RVA谱特征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粒长、粒宽、长厚比和宽厚比与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糊化温度、消减值、总蛋白、谷蛋白、清蛋白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垩白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RVA谱特征值都有密切关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食味值、直链淀粉、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回复值和球蛋白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糊化温度、消减值、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选育低垩白、高长厚比和宽厚比的籽粒是改良粳稻食味的有效途径之一。


Na_2CO_3胁迫对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番茄的耐盐机理,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2CO3胁迫对番茄幼苗脯氨酸含量、SOD、POD及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及盐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SOD、POD和CAT活性均呈先上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盐胁迫15d,Na2CO3浓度为20mmol·L-1时,SOD、POD活性达到最高值;Na2CO3浓度为5mmol·L-1时,CAT活性达到最高值,之后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综上,盐胁迫条件下,番茄可调动自身抗氧化酶来提高抗盐性,但随着盐胁迫时间及浓度的增加,番茄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
关键词: Na2CO3 盐胁迫 番茄幼苗 脯氨酸 SOD POD C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