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欧美山杨杂种插穗不定根2个发育时期基因表达谱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欧美杂种山杨嫩枝插穗为实验材料,进行扦插不定根生成过程中插穗形态和解剖学观察,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对扦插后6和12 d插穗不定根生成部位进行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分析。插穗解剖观察发现扦插后6 d为根原基的诱导期,12 d为不定根的伸长生长期,对插穗不定根2个时期高通量测序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 328个。对筛选出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和KEGG及pathway分析,确定2个山杨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化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

关键词: 杂种山杨 基因表达谱 扦插 差异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种宠物犬的精液冷冻效果研究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

摘要:选取本地常见的杂种宠物犬共计6只进行精液采集和冷冻试验,精液冷冻过程中分别采用一步稀释法和两步稀释法。结果显示,采用一步稀释法的颗粒冻精解冻后活力(0.37±0.01)与0.25m L细管冻精的解冻后活力(0.35±0.01)及0.5 m L细管冻精的解冻后活力(0.32±0.01)的均差异显著(P<0.05),而0.25 m L细管冻精的解冻后活力(0.35±0.01)与0.5 m L细管冻精的解冻后活力(0.32±0.01)的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两步稀释法的颗粒冻精的解冻后活力(0.40±0.01)与0.25 m L细管冻精的解冻后活力(0.39±0.01)以及0.5 m L细管冻精的解冻后活力(0.36±0.02)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杂种宠物犬精液冷冻保存时采用一步稀释法颗粒冻精的冷冻效果比0.25 m L细管和0.5 m L细管均好,而两步稀释法对不同冻精剂型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稀释液 宠物犬 精液 冷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乳酸乳球菌的降胆固醇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中国酿造 2015

摘要:探讨了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的降胆固醇特性及其体外去除胆固醇的机制。乳酸乳球菌乳亚种HUCM 201菌株可从培养基中去除33.1%的胆固醇,其中14.3%的胆固醇发生共沉淀并重新溶解在洗涤液中,18.1%的胆固醇被吸收到菌体细胞内。HUCM201菌株对5种结合型胆酸盐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胆盐水解酶活性,其中对甘氨胆酸钠的水解能力最强,总酶活为0.279 U/m L,比酶活为0.076 U/mg。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胆固醇 胆盐水解酶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SRAP研究中两种电泳方法的比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亚麻(Linum usitatissmum L.)是亚麻科亚麻属的一年生自花授粉草本植物,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栽培种分为3个类型: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和油纤两用亚麻,其中纤用亚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1],但从形态上不容易区分,分子标记是区分亚麻品种的有效途径。SRAP是一种以PCR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遗传连锁图构建以及比较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氧化二铝柱层析精制高纯度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食品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制备纯度大于90%以上的蛋黄磷脂酰胆碱产品,采用三氧化二铝柱层析法,以蛋黄粗磷脂为原料,食用级乙醇为洗脱剂,制备磷脂酰胆碱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洗脱剂极性、洗脱剂流速、样品加样量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洗脱溶剂为80%的乙醇溶液、洗脱液流速为0.3 mL/min、上样量为柱体积的3%条件下,得到磷脂酰胆碱含量为96.46%、回收率为95.78%的蛋黄磷脂酰胆碱产品。经研究证明此工艺是制备高纯度蛋黄磷脂酰胆碱产品较为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磷脂 磷脂酰胆碱 柱层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三省近年育成粳稻品种穗部性状比较分析

中国种业 2015

摘要:以东北三省1992-2011年间育成的33份粳稻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年代及地区粳稻穗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穗部性状存在差异,其中辽宁省粳稻品种的平均颖花数、一次枝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最高;吉林省粳稻品种的平均穗长、穗重和二次枝梗数最高,而黑龙江省品种的平均千粒重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近20年以来辽宁省和吉林省品种穗部性状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增长趋势,而黑龙江省品种穗部性状除千粒重表现为增加趋势外,其他7个性状均表现为递减趋势。研究结果将为深入阐释东北不同地区粳稻育种历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东北三省 穗部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九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进一步利用和改良玉米优良自交系,以9份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容重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产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穗行数和容重的狭义遗传力与广义遗传力接近,说明二者的显性效应较低,主要是加性效应起的作用。产量的遗传力则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亲本产量不能决定子代产量。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产量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寒地旱改水防御缓解残留药剂技术初步研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摘要:黑河市爱辉区高纬度寒地"旱改水"试验示范项目在爱辉区西岗子镇坤站村进行。作为试验项目,"旱改水"防御缓解残留药剂危害有效措施的初步研究,以灌溉水三次洗田为基础,选择适宜本地大面积推广的黑交06-213新品系(总叶数10片)为试验品种,通过J2菌(J2属芽孢杆菌属降解菌)不同浓度菌液、萘酐药液和清水作四种处理设计,经全种植期的试验观测,从各项试验数据的分析中获得值得推广的"旱改水"田块防御缓解残留药剂危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旱改水 残留药害 防御缓解 高纬度寒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性春小麦杂交早代的基因型鉴定与筛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筛选出糯性小麦材料,研究糯性小麦籽粒的出现频率,明确各分离群体的Wx基因型,使筛选的糯性与非糯性材料呈现出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统一,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普通小麦品种克旱16、克春5号为母本,糯性小麦品种宁糯1号、南农09P18为父本4个杂交组合的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半籽粒碘染色与分子检测法为研究手段,对F2分离群体进行糯与非糯性材料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组合克旱16/宁糯1号、克春5号/宁糯1号、克旱16/南农09P18、克春5号/南农09P18糯性小麦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1%、1.4%、1.4%、1.3%;从4个组合的F2群体100个单株中筛选到了共11株Waxy基因全缺型的植株,与碘染色结果一致。

关键词: 糯性春小麦 杂交早代 糯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氮素施量对大豆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叶面喷施氮肥在大豆生产中已普遍应用,大量研究报道表明叶面喷施氮肥能够使大豆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5N示踪技术,探索不同施氮量下氮素经大豆叶面吸收后在大豆植株各组织器官的积累与分配情况,为大豆叶面氮肥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黑龙江省大豆优势产区三江平原,以该地区5年内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主栽品种"合丰55"为试验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以上海化工研究院生产的丰度为20.17%的15N标记尿素水溶液为叶面肥料,设置不同叶面氮素喷施量处理N 0、3.5、4.0、4.5、5.0 kg/hm2(N0、N1、N2、N3、N4),在大豆重要的需氮时期鼓粒期(R5)进行叶面施氮处理。分析不同叶面氮素喷施量对大豆标记氮吸收、分配利用规律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N 4.5 kg/hm2(N3)大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含量及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与不施氮处理(N0)相比,籽粒干重(21.7 g/plant)和总干物重(70.1g/plant)分别增加6.37%和8.51%,籽粒氮素含量(6.15 g/kg)增加10.81%,籽粒氮素积累量(133.3 mg/plant)增加18.07%。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大豆不同器官标记N积累量为籽粒>茎>叶>荚皮>叶柄>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施氮量为4.5 kg/hm2处理条件下,籽粒标记氮积累量(9.76 mg/plant)分别较茎(2.46 mg/plant)、叶(1.28 mg/plant)、荚皮(1.26 mg/plant)、叶柄(0.9 mg/plant)及根(0.41 mg/plant)高2.96、6.63、6.75、9.84和22.8倍。不同施氮处理下,各器官标记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4.5 kg/hm2处理条件下达到最高值,其中籽粒中标记氮达到9.76 mg/plant。标记氮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与积累量无明显相关性,可能是不同施氮量下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不同所致,总体表现为籽粒>茎>叶>荚皮>叶柄>根,在施氮量为5.0kg/hm2条件下籽粒标记氮分配率最高,为63.81%。【结论】在叶面喷施氮4.5 kg/hm2条件下,籽粒标记氮积累量和干物重最高,分别为每株9.76 mg和21.7 g。就"合丰55"品种而言,叶面施氮量为4.5 kg/hm2最有利于籽粒氮素及干物质积累。大豆鼓粒期(R5)进行叶面施氮时,氮素主要积累于籽粒中,有利于籽粒干物质积累,最终获得增产。

关键词: 大豆 叶面 氮素 吸收与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