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人工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精子主要生物学特性

海洋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6 ind健康的雄性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经人工催产后获得成熟的精子,测定了精子密度、精浆渗透压、p H和生化成分,研究不同保存温度和p H对精子活力与寿命的影响,并比较几种离子对精子的抑制作用和再激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鲟精子密度为(2.12±0.89)×109cell·m L-1,精浆渗透压为(87.83±2.79)m Osm·L-1,精浆中K+(1.61±0.26)mmol·L-1,Na+(29.13±1.79)mmol·L-1,Cl-(21.83±1.84)mmol·L-1,Ca2+(0.11±0.03)mmol·L-1,Mg2+(0.33±0.04)mmol·L-1,P(6.06±0.26)mmol·L-1,尿素(UREA)(3.51±0.10)mmol·L-1,葡萄糖(GLU)(0.39±0.02)mmol·L-1,总蛋白(TP)(1.35±0.24)g·L-1,白蛋白(ALB)(0.35±0.06)g·L-1。精子在室温(16~22℃)条件下,可存活4d;在低温(4℃)条件下可以存活9 d。随p H的升高,精子的活力和寿命均先增加后减少,在p H为8时,精子的活力和寿命均最高。不同离子对精子抑制效果差别较大,其中低浓度的K+(0.005%)能显著抑制精子活力,抑制后的精子再经激活后,精子活力和寿命与鲜精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高浓度的Na+(1.2%)、Mg2+(1.2%)、Ca2+(0.8%)才能抑制精子,抑制后的精子再经激活后,精子活力和寿命与鲜精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俄罗斯鲟 精子活力 生化成分 pH 保存温度 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疣梭子蟹钙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蜕皮中的功能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转录组数据库信息,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钙调蛋白基因(PTCaM)。该基因cDNA全长1981 bp,包含4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16.8 k D,理论等电点为4.09。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TCaM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具有EF家族典型的EF-hand钙离子结合域。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PTCaM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果蝇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Ca M氨基酸序列覆盖率高达100%,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和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覆盖率高达99%。系统进化表明,PTCaM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中华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聚为一支。通过分析不同蜕皮时期各个组织中PTCaM的表达情况得知,该基因在蜕皮时期的各个组织中均出现差异性表达,并且差异显著,说明该基因参与蜕皮调控过程。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钙调蛋白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去眼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镜鲤与建鲤生长性状共享QTL标记及优势基因型

中国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1个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全同胞家系(190个个体)构建的微卫星遗传图谱(992个标记)为基础,从体重、体长、体高和体厚的QTL区间内发掘了54个标记,其与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进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性状间的比较,筛选出83个优势基因型。在此基础上,用54个镜鲤QTL标记分析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作图群体,其中40个标记在建鲤中表现出多态性,比例为74.0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其中22个标记与建鲤家系的体重、体长、体高或体厚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占多态标记的55.00%;镜鲤与建鲤共享的22个QTL标记中,18个标记与至少1个相同的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从中筛选出建鲤性状具有优势的基因型30个,可用于指导建鲤的选育。品种间共享QTL的发掘能够扩展QTL标记的使用空间,减少新品种重新构建图谱进行QTL标记定位的工作量和成本。

关键词: 镜鲤 建鲤 共享QTL 优势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的产酶条件优化

中国海洋药物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菌株Y112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的能力。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菌株Y112产酶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最终确定了菌株Y112产酶最佳培养基成分为:玉米淀粉7.5g/L,蛋白胨17.8g/L,酵母浸粉9.1g/L,Mn2+0.6mmol/L,NaCl 50g/L,Na2CO315g·L-1(pH 9.6);最佳产酶的培养条件为:27℃下发酵50h。结论优化后的酶活为优化前的2.8倍。

关键词: 海洋芽孢杆菌 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产酶条件优化 响应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饵料对匙吻鲟仔鱼生长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动物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强化饵料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ala)仔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实验采用蛋黄或鱼油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或桡足幼体为饵料的共6个实验组,即未强化卤虫组、蛋黄强化卤虫组、鱼油强化卤虫组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蛋黄强化桡足幼体组、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对匙吻鲟仔鱼开口驯化14 d,动态监测和统计不同饵料组匙吻鲟仔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并对消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体重、体长、日增重和存活率4个指标,均为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卤虫组(P<0.05),尤其在存活率方面,鱼油强化卤虫组不足50%,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最高可达86.59%;不同饵料组生长模式方程都获得较好的拟合,从体重和体长生长曲线看,桡足幼体组从饲喂8天起体长和体重进入快速生长期,而卤虫组生长一直相对缓慢;胃蛋白酶活性在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饵料组对仔鱼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匙吻鲟仔鱼开口期以桡足幼体开口饵料驯化效果较好,特别是未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的存活率高,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生长速度较快,而以卤虫饲喂效果相对较差。

关键词: 匙吻鲟 不同饵料 开口驯化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有明银鱼仔鱼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海洋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4年11月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产卵盛期在长江口水域进行的现场采样调查资料,分析了有明银鱼仔鱼在长江口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有明银鱼仔鱼主要分布在北支水域,且受涨落潮的影响明显,涨潮时其分布范围较广,落潮时分布相对集中,且在北支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西少东多的分布格局。通过有明银鱼仔鱼密度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RDA分析和各环境因子对仔鱼密度分布的贡献率研究,均证实盐度是影响有明银鱼仔鱼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尤其在长江口北支水域,有明银鱼仔鱼的密度从西至东由低到高的分布趋势与盐度的分布相吻合。

关键词: 长江口 有明银鱼 仔鱼 密度分布 盐度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点篮子鱼幼鱼摄食浒苔的习性及生长特征

海洋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水下摄像与直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点篮子鱼幼鱼摄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的规律及生活习性。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为白天摄食类型,喜结群,常栖息于水体中下层,警惕性高,容易受到惊吓,应激反应较强,有啃食网衣上附着物的特点。在饵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平均体长(64.5±5.6)mm、体质量(7.6±1.3)g的点篮子鱼幼鱼对浒苔的平均日摄食量(湿重)为8.7 g,相当于自身体质量的1.1倍。日摄食高峰存在于白天的三个时段,第一个高峰时段是4∶00~6∶00,第二个高峰时段是7∶00~12∶00,第三个高峰时段是13∶00~17∶00,对应摄食高峰点依次是5∶00、9∶00、14∶00。点篮子鱼在19∶00~20∶30间有极少量的摄食,而在20∶30~3∶00之间没有观察到摄食行为。以浒苔饲喂平均体长(39.9±2.3)mm、体质量(2.1±0.2)g的点篮子鱼幼鱼,经过90 d养殖,幼鱼平均体长为(66.0±5.8)mm、体质量(9.8±2.2)g,日均增长0.29 mm,日均增重0.09 g。点篮子鱼幼鱼全长(TL)与体长(BL)呈线性关系TL=1.143 9BL+2.108 2(R2=0.944 9),体质量(W)与全长之间为幂函数关系W=0.000 024TL2.938 7(R2=0.954 3)。点篮子鱼幼鱼体质量与全长的幂函数关系中指数为2.938 7,接近3,点篮子鱼幼鱼为等速生长类型。点篮子鱼对浒苔的摄食量较大,利用点篮子鱼生态防治浒苔等大型藻类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点篮子鱼 浒苔 生活习性 摄食量 摄食规律 生长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新鲜与解冻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近红外光谱鉴别技术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鉴别鱼类是否经过解冻处理。首先测定了12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结合支持向量机建模进行分类鉴别。对所有建模样品的主成分1和2按得分值绘制得分图,进行分析聚类,并将前10个主成分的得分值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优化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g,对90个样本训练;用未知的30个样本进行判别验证,建立鉴别鲜、冻许氏平鲉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预测准确率达100%。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用于判断鱼类是否经过解冻处理。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许氏平鲉 解冻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研制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池塘养殖的机械增氧效率,应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移动式太阳能能增氧机,该设备由太阳能动力组件、水面行走机构、增氧装置和运动控制系统等组成。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可在水面自主行走,产生波浪和实现上下水层交换。性能测试表明,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光照启动强度为17 000 lx,空载噪声为75.3 d B,水面行走机构的行走速度在0.027~0.041 m/s之间波动,无线遥控距离为44.2 m,在增氧装置位置的最大浪高为0.44 m。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增氧装置增氧效率和扰动水体能力增强,最大机械增氧能力为1.24 kg/h,动力效率2.59 kg/(k W·h);最大扰动水体1 254.4 m3/h,扰水动力效率2 613.3 m3/(k W·h)。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在池塘水体中运行面积大、运行时间长,强化了池塘自身的自净能力,具有生态调控的功能,有利于池塘物质循环和水质改善。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太阳能 农业机械 增氧机 池塘 水面行走机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牙鲆RNA-seq数据中SSR标记的信息分析

海洋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利用Micro SAtellite(MISA)软件对1~6个碱基重复、碱基数在10 bp以上的微卫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牙鲆转录组水平上,共发现42 183个SSR位点,分布在26 457条Unigene上,发生频率为27.12%,平均密度为339个/Mbp。获得的SSR一共有216种重复基元,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类型数量最多,共有17 570个,占所鉴定SSR总数的41.65%。同时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牙鲆转录组SSR的多态性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牙鲆 转录组测序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