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广东株ORF3和ORF5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中国兽医科技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 PCR方法扩增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广东株的糖蛋白基因ORF3、ORF5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用Blast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了其与VR 2 332株以及流行的欧洲株之间的同源性 ,并对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分子质量、等电点、穿膜区、糖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PRRSV广东株ORF3与美洲株的同源性达 90 % ,而与欧洲株只是在 318~ 393bp、5 0 2~ 6 97bp之间有 77%左右的同源性 ;ORF5与美洲株的同源性为 88% ,与欧洲株仅在 133~ 2 0 9bp区间有 77%左右的同源性。
关键词: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3和ORF5 克隆与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杂交水稻新组合米质评价
《杂交水稻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 T 17891-1999,对广东省 5 3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 7项米质性状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 ,出糙率全部达一级标准 ,整精米率和粒型达标率也很高 ,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达标率也较高 ,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达标率较低 ,仍是制约杂交稻米质总体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供试新组合各米质性状达标率的高低顺序为出糙率 >粒型 >整精米率 >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 >垩白粒率 >垩白度。提出今后杂交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是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特别是早稻组合 ) ,重视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黑米稻粒形性状与其中某些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相关性
《作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 ,分析籼型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 F1 和 F2 种子粒形性状与其中矿质元素 Fe、Zn、Mn和 P含量间的多种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 ,籼型黑米粒重、粒长、粒宽、粒长 /粒宽与其中 Fe、Zn、Mn和 P含量除存在明显的表现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外 ,尚存在较明显的种子直接加性相关、直接显性相关、细胞质相关、母体加性相关和母体显性相关 ,其中 ,粒重与 Zn、Mn和 P含量表现显著或极显著负向种子直接加性相关 ,与 P含量呈现极显著正向母体加性相关 ;粒长与 Fe和 Mn含量的种子直接加性相关为正 ,而与 Zn和 P的为负 ,且均达极显著水平 ;粒宽与 Mn含量的负向种子直接加性相关亦达极显著水平。据此 ,在籼型黑米杂交后代选择中 ,通过粒形性状的间接选择 ,可以达到改良其中某些矿质元素含量的营养品质育种目标。其中 ,选择窄粒或小粒型单粒种子材料 ,利于提高 Zn、Mn和 P含量 ;选择细长形单粒种子 ,利于提高 Fe、Mn含量 ,而选择短粒形单粒种子则利于提高 Zn、P含量 ;选择单株整体粒重偏大的材料利于提高 P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叶枣光合特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Li-6400光合作用仪对田间条件下2年生毛叶枣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叶枣外围叶片晴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和一降不起的单峰曲线,内膛叶片Pn日变化不规则。(2)按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和日最大值分析,观测期内季节变化呈下降趋势。(3)不同月份内外叶片Pn对光和CO2响应有差别。光补偿点11.12~49.05μmol/m2·s,光饱和点1808~2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4351~0.06538;叶片CO2补偿点为56.10~67.24μmol/m2·s,饱和点为663~763μmol/m2·s,羧化效率0.04128~0.09094,毛叶枣具有明显C3植物特征。⑷毛叶枣光合适温为18~3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稻田农田害鼠复合防治指标的理论研究
《生态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对华南地区稻田 3种主要害鼠黄毛鼠、板齿鼠和小家鼠的田间捕获率调查 ,以及对害鼠造成的相应水稻产量损失率 ( y)研究 ,建立了水稻产量损失率与鼠密度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确定板齿鼠作为本项研究的标准鼠种 ,利用 3种主要农田害鼠的捕获率在回归方程中对应的系数 ,计算出农田害鼠的标准当量损害指标。结果显示 ,每个标准鼠单位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率分别相当于 4.0 84个黄毛鼠当量单位 ,或 31 .5 93个小家鼠当量单位。进一步 ,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二次处理 ,建立了标准当量 ( x)与 ( y)的相互关系数学模型 ;文中配合 EIL计算公式 ,求出了在不同水稻产量和不同灭鼠效果等条件下的华南农田害鼠的复合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酯酶和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NPV)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幼虫血淋巴进行了酯酶和酚氧化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2种酶带在感染12 h后其活力发生了明显变化;酯酶酶带2 d后发生位移,酚氧化酶酶带5 d发生位移,且各自建立新的酶系统。酚氧化酶比活力分析结果表明:感染NPV后,1 d达到最高点,2~3 d处于最低点,4 d后回升。
关键词: 棉铃虫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酯酶 酚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胚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体积的Tris-HCl(0.1mol/L,pH8.8)为提取液,结合不同含量(以胚鲜重计)的PVP40,对怀枝、黑叶和桂味等荔枝(Litchichinensis)品种的胚蛋白质进行提取。结果表明,提取液体积为胚鲜重的5倍(mlg-1 FW),并加入15%的PVP40时,提取蛋白质的效果最好,可用于荔枝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胚乳蛋白质的提取则以等体积的提取液(内含2%的PVP40)为佳。加入10%PVP40的胚蛋白提取液可直接进行SDS-PAGE电泳,用10倍于蛋白质提取液体积的乙醇沉淀胚和胚乳的蛋白提取液,可得到最佳的SDS-PAGE电泳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羟脯氨酸等物质变化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13月龄昆明种NIH雌性小白鼠为材料 ,通过小鼠自由饮用含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溶液 ,就大豆异黄酮对老龄小鼠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变化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 ;较高剂量的异黄酮可显著降低老龄小鼠全血脂质过氧化物含量 ,且随着老龄小鼠月龄增大 ,大豆异黄酮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作用显著 ;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作用不显著 ,但在高剂量下 ,对小鼠在衰老过程中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下降有一定的延缓作用。提示 ,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延缓机体衰老的功能。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脂质过氧化物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羟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套研究水稻抗瘟性材料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华南地区曾普遍使用的抗瘟性水稻材料外选 35、目前广东省水稻生产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具有水平抗瘟性和高收获指数特点的水稻品种粤香占和广东最早的优质食味好的品种七丝占为亲本材料 ,通过杂交后代单粒传递方法和DNA杂交方法 ,创造了一套对抗瘟性基因及抗性机理和优质等农艺性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材料体系 ,分别为重组自交系群体 (recombinationinbredline ,RIL)、扩展重组自交系群体 (expendrecombinationinbredline ,ERIL)和突变体重组自交系群体 (transfered mutantrecombinationinbredline,TRIL)。在RIL群体中 ,鉴定出该材料体系中对鉴定稻瘟病菌株的各种抗性基因组合材料 ,为“基因对基因学说”提供了直接的材料证据。用同一对照和同样方法 ,在ERIL群体中 ,肯定了表现水平抗性的粤香占具有多个主效抗性基因和多个微效抗性基因 ,为水平抗性的多基因控制提供了初步证据。还创造出了一套可用于研究水平抗性的稳定材料群体。用野生稻外源DNA电激导入方法获得粤香占水平抗性突变为垂直抗性的突变株 ,并从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 (SSLP)方面 ,证明了突变体群体的变异情况。这些研究和材料体系为抗瘟性机理研究、基因克隆、抗性基因尤其是水平抗性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