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浅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摘要: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简便易行且生态环保的新技术,它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且能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该文归纳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覆盖稻草的厚度、施肥量等因素对马铃薯免耕栽培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免耕栽培的优缺点和技术要点,期望为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马铃薯 免耕栽培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在生产上广泛推广玉米杂交种,以新引入的63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方法进行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差异较大,其中表现高抗的自交系3份;抗病的自交系7份;中抗的自交系14份;感病的自交系32份;高感的自交系7份。

关键词: 自交系 丝黑穗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MS/MS法检测稻米及土壤中扑草净除草剂的残留量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4

摘要:建立检测稻米及土壤中扑草净的UPLC-MS/MS方法。稻米和土壤样品经乙腈和混合液提取,甲醇/二氯甲烷溶解,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经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建立了水稻及土壤中提取扑草净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扑草净在稻米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0.01mg/kg;最小检出量5×10~11g;稻米添加回收率为82.7%~105.3%,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79.6%~103.3%;稻米的RSD为2.6%~3.6%,土壤的RSD为3.2%~5.2%。建立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满足扑草净残留量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扑草净 稻米 土壤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研究进展

杂草科学 2014

摘要:综述了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的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危害、防治及研究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三裂叶豚草的综合治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生物学特性 危害 防治 研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用量对早熟春玉米边单3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种业 2014

摘要:以早熟玉米品种边单3号为试验材料,在6个不同施钾水平条件下,研究了钾肥对边单3号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单3号玉米的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在150kg/hm2用量时产量达到最高,为12120kg/hm2,较对照增产28.70%;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数、百粒重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秃尖是先降低后升高。

关键词: 玉米 钾肥 产量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吸虫塔有翅蚜种群动态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吸虫塔对作物蚜虫防控的指导意义,明确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有翅蚜(和大豆蚜)的种群动态,为大豆蚜虫防控提供预警信息。【方法】2009至2012年通过吸虫塔监测哈尔滨地区有翅蚜及有翅大豆蚜动态结合当年田间大豆蚜动态调查。【结果】哈尔滨吸虫塔全年收集有翅蚜量为0.6~1.7万头不等。具1~3个高峰(不同年份有翅蚜发生高峰数量不同),高峰期时间1个月左右,位于7月中旬至10月中旬之间。周有翅蚜量达200头时预示着有翅蚜高峰期的到来,高峰期有翅蚜量可占年有翅蚜量的90%以上。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有翅蚜高峰期时间不同。吸虫塔有翅大豆蚜亦具1~3个高峰期,时间位于当年有翅蚜的高峰期时间内,为短短的1周或几周,高峰期蚜量占全年采集有翅大豆蚜量的80%~95%。田间大豆蚜只存在一个高峰,2009、2010、2012年田间大豆蚜高峰期均与吸虫塔收集的大豆蚜高峰期相重叠,且峰值日期一致。【结论】吸虫塔可以很好地反应当年田间大豆蚜的种群动态,表现在高峰期及高峰点的预测,可为大豆蚜的预测预报提供预警信息。

关键词: 吸虫塔 有翅蚜 大豆蚜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基因Pi-b的分子标记检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明确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在黑龙江省种质资源中的分布状况,利用已建立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显性分子标记对72个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和优异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合江21、龙粳3号、龙粳4号、龙粳7号、龙粳14、龙粳25、佳禾早占、空育139、芦苇稻、哈05-203和中龙香粳1号共11个品种(系)含有Pi-b基因。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Pi-b基因 显性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了解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作用机理及定殖动态,综述了植物促生菌的种类和研究进展、影响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定殖的主要因素、定殖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植物促生菌的促生机制包括产生铁载体、固氮、解磷、产生植物生长素等。得出结论应加强PGPR菌株的筛选及适应能力的研究,并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PGPR的研究中,充分利用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跟踪植物根际菌群的变化、演替规律,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作用机制 定殖 促生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公牛犊体重推算公式的建立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148头育肥奶公牛犊为样本,在6月龄时采集体尺数据和体重数据。对体尺数据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奶公牛犊6月龄体重估算公式:Y(体重)=-861.377 7-2.498 1×X1(体高)+6.230 1×X2(十字步高)+2.059 5×X3(体斜长)+1.093 5×X4(胸围)+1.234 6×X5(腹围)。5个性状与体重相关性差异显著(P<0.05),模型拟合度90%。

关键词: 奶公牛犊 体尺数据 体重数据 推算公式 线性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品种龙粳43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4

摘要:水稻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作物,2013年种植面积超过400万hm2,仅第三积温带种植面积占30%以上。但生产上应用的综合性状好的品种数量较少,导致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生产效益低下。因此选育熟期早,丰产性能好,品质优,抗稻瘟病,耐冷性强的新品种是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要育种目标。龙粳43就是针对黑龙江省第三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