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不同商业酿酒酵母对玫瑰香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提取玫瑰香葡萄酒的香气组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不同商业酿酒酵母对玫瑰香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共检测出54种香气成分,包括9种萜烯类、30种酯类、9种醇类、4种酮类、1种脂肪酸类和1种芳烃类,不同酒样的总香气含量略有差异,但均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6种商业酵母发酵的玫瑰香葡萄酒在前3个主成分三维分布图中位置分散,玫瑰醚、香茅醇、1-己醇和苯乙烯与酵母K1相关,α-松油醇、异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异丁醇与酵母R-HST相关;辛酸甲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和辛酸与酵母DV10相关;2-辛烯酸乙酯和正癸醇与安琪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相关;柠檬烯、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庚酯、丁二酸二乙酯、反式-4-癸烯酸乙酯、2-甲基-1-丁醇、1-庚醇和1-辛醇与酵母E491相关,上述香气成分在有相关性的酒样中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酒样。关键呈香成分分析结果表明,RC212发酵的玫瑰香葡萄酒中关键呈香成分有14种,包括里那醇、玫瑰醚、香茅醇、香叶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3-甲基-1-丁醇、2-苯乙醇、大马酮、6-甲基-5-庚烯-2-酮和辛酸;其余5种商业酿酒酵母发酵的玫瑰香葡萄酒中关键呈香成分除上述14种外,还包括异丁酸乙酯。关键香气成分是玫瑰香葡萄酒特征香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可能由于各香气成分OAV值不同及香气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商业酿酒酵母条件下玫瑰香葡萄酒的香气轮廓存在差异。
关键词: 玫瑰香 酿酒酵母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一种盗寄生蜂——夫暗蜂的生物学特性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夫暗蜂Stelis franconica Bluthgen是西鄂尔多斯荒漠地区重要传粉昆虫火红拟孔蜂Hoplitispyrrhosome的初级盗寄生性天敌.本文报道了夫暗蜂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幼虫的发育过程及成虫的寄生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夫暗蜂的危害主要发生在火红拟孔蜂的筑巢期,趁寄主蜂离巢采集之时,伺机潜入即将封口的寄主巢室将卵产下,幼虫孵化后杀死寄主幼虫、取食蜂粮直至完成发育.该蜂在西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1代,以滞育的老熟幼虫茧在寄主巢内越冬.


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处理分散污水脱氮除磷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污水特点,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连续供氧生物膜"工艺基础上设计"两级交替回流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工艺,并对该工艺处理分散污水的脱氮除磷效能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系统采用沉淀池和循环池交替回流技术,简化调节池为集水池,改造水解酸化池为水解酸化调节池,在平均处理量100 t/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 d的情况下,稳定运行2 a结果表明:工艺对有机污染物、NH_3-N、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1.6%、64.4%、45.5%和72.0%;出水有机污染物、NH3-N、总氮和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3、9.2、17.2、0.8 mg/L,出水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进水有机污染物与总氮比值、有机污染物与总磷比值与总磷、有机污染物和NH3-N去除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总氮去除率呈负相关关系。实践证实,该工艺对波动较大的冬季低温期及复杂水质期高冲击、高负荷的特殊分散污水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能力。
关键词: 分散污水 局部循环供氧 生物膜 两级交替回流 脱氮除磷


大白菜根肿病的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定位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根肿病抗病遗传规律,采用根肿病抗性差异的材料G57和G70,构建了包含500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通过对父母本、F1及F2分离群体的人工接种表型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材料中的根肿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为进一步定位试验材料中的抗病基因,利用678个分子标记对双亲、F1及F2群体进行了筛选验证,初步将抗病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KBRH129J18和TCR02-F。并基于2个连锁标记,开发设计了更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最终获得与抗病基因连锁的5对SSR分子标记,分别为Bra0345-1、Bra0235-2、Bra0235-1、Bra19317、Bra019392。其与抗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依次为2.4,2.4,2.4,2.5,3.3 c M。开发设计的多态性标记经验证在大白菜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穿刺测试和 fisher 判别法在葡萄贮藏期间质地评价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统计学方法验证所编辑的10个穿刺测试参数在贮藏期间葡萄软化过程中是否有测试意义,是否可以代表葡萄浆果的整体质构特点。同时找出评价贮藏期葡萄质地差异的最关键的质构参数,为贮藏期葡萄质地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将意大利、巨峰、白罗莎里奥和马奶4个不同品种的葡萄分别通过冷库模拟冷库贮藏条件,通过恒温恒湿箱模拟运输和货架贮藏条件,得到葡萄浆果穿刺参数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测量值,并对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0℃(运输或货架)贮藏期间葡萄软化过程中所编辑的10个穿刺参数有测试意义,可以区分出葡萄在不同贮藏期的质构变化,也很好的总结了整条力-位移穿刺曲线,可以代表葡萄浆果整体的质构特点。在温度0℃(冷库贮藏)贮藏期间葡萄软化过程中所编辑的10个穿刺参数对葡萄质构的区分度不大,没有实际测试意义。其中,果皮硬度、果皮刚度以及浆果形变度是评价贮藏期质地变化最关键的参数。
关键词: 葡萄 贮藏 穿刺测试 质构 流变性 fisher 判别法


一次性腹腔注射Diquat诱导构建肉仔鸡慢性氧化应激模型
《西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肉仔鸡一次性腹腔注射Diquat,研究试验期间肉仔鸡的生长性能、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建立肉仔鸡慢性氧化应激模型。选取300只20日龄的健康科宝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半。试验期共21d。试验第1天,处理组按照体质量以8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Diquat,对照组注射相应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所有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在试验第1、12、21天,空腹12h,然后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Diquat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量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料体质量比有增高的趋势;血清中ALT、AST、GSH-Px、SOD和COR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按照8mg/kg体质量一次性腹腔注射Diquat溶液可以诱导肉仔鸡产生氧化应激,并且应激效应可持续21d,血清中ALT、AST、GSH-Px、COR、SOD和MDA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反映氧化应激的敏感指标。


不同保鲜剂喷雾处理对冰箱贮藏期间西兰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西兰花为试材,在冰箱贮藏条件下(温度(5±1)℃、相对湿度76%±10%),通过测定失重率、VC含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活性等指标,研究丙酸钙和纳他霉素喷雾处理对西兰花品质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0 g/L丙酸钙和1.2 g/L纳他霉素喷雾处理均能有效保持冰箱贮藏期间西兰花的感官品质、硬度、VC含量和CAT活性,并且减少失重,抑制PPO活性和LOX活性的升高,其中丙酸钙喷雾处理的保鲜效果优于纳他霉素。


不同培养条件对奶牛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奶牛体外受精效果,研究了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在IVF-100、BO、TALP 3种体外受精液中的受精效果,同时比较了裸卵(NOs)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对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在受精液IVF-100中的卵裂率显著高于BO液(P<0.05),而TALP液中的卵裂率与IVF-100和BO液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裸卵(NOs)的卵裂率低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但差异不显著(P>0.05);NOs的囊胚率极显著低于COCs(P<0.01)。不同受精液及有无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日粮添加枯草芽胞杆菌对大肠埃希菌感染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胞杆菌对大肠埃希菌K88感染仔猪血清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6.8kg±0.5kg的去势"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8头,随机分为2组,每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1%枯草芽胞杆菌,每头猪灌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K88菌液(1×1011 CFU)。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和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采食添加枯草芽胞杆菌的处理组仔猪比对照组仔猪血清IL-10水平提高(P<0.01),血清IL-8和TNF-α水平降低(P<0.01),猪瘟抗体阻断率提高(P<0.05)。结果提示,仔猪采食含枯草芽胞杆菌的饲粮时,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缓解致病性大肠埃希菌K88感染造成的炎症反应。研究工作为枯草芽胞杆菌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大肠埃希菌 细胞因子 猪瘟 抗体阻断率 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