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不同大豆连作年限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连作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病原微生物富集和土壤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然而,目前关于大豆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的影响及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豆连作(不同年限)和大豆-玉米轮作下的黑土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轮作5年(CR5)和13年长期连作(CC13)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全氮(TN)、全磷(TP)和速效养分(AN、AP和AK)含量。与短期连作相比,CR5和CC13处理均提高了细菌群落的OTUs数量、PD值、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聚类分析图谱结果显示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受到轮作和连作年限的双重影响,而土壤pH、TN、TP、AN、AP和AK是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P<0.05)。此外,VPA分析发现上述土壤因子中,土壤pH对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贡献度最大。本研究证明大豆长期连作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证实大豆长期连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环境,为大豆连作障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大豆连作 轮作 细菌群落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秸秆粉碎集条深埋后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为秸秆集条深还技术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开展秸秆集条粉碎机械深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设置正常翻耕、秸秆耕层还田、秸秆集条深还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秸秆不还田处理比,连续还田3a,秸秆集条深埋处理0~30 cm土层土壤固相比率和容重分别降低 1.17%~6.21%和 0.02~0.14 g/cm3、容气度和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总孔隙提高幅度为 0.70%~5.98%,有效孔隙增加幅度为0.22%~2.69%,差异显著;与对照不还田处理比,耕层还田0~20 cm土层土壤固相比率和容重降低幅度分别为 2.42%~4.30%和 0.09~0.12 g/cm3、容气度和田间持水量得到提高,总孔隙和通气孔隙增加;秸秆集条深还作业土层深,每隔3年进行间隔作业,长期则可改善全田土壤物理性质,增厚耕层10 cm.

关键词: 秸秆 土壤 物理性质 集条粉碎 机械深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耐苏打盐碱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紫花苜蓿适应苏打盐碱环境胁迫机制,本试验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技术对紫花苜蓿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基因进行功能预测,测序共获得91 853个Unigenes,总碱基数为65 369 474bp.Unigenes序列长度分布显示,测序质量较好,可信度高,其中,45 540个Unigenes与其它生物的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通过GO,COG及KEGG数据库注释,将Unigenes具体定位到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抗生素合成途径、光合作用途径等.紫花苜蓿叶片苏打盐碱胁迫响应中GH3,MYB,HSF等转录因子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调,而EREBP转录因子总体受到抑制,同时候选了4CL,PP2C基因及相关转录因子.从91 853个Unigenes中共检测到10 949个SSR位点,包括6类核苷酸基序,A/T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AG/CT和AAG/CTT.qRT-PCR荧光定量检测5个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证明RNA-Seq测序的可靠性.本研究通过对紫花苜蓿转录组研究,为优质牧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数据库来源.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苏打盐碱 RNA-Seq测序 功能分类 SSR分析 qRT-PCR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NSYS/LS-DYNA的大豆锯齿回转切割器作业参数优化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锯齿回转切割器作业参数变化对大豆秸秆切割阻力的影响,优选切割器最佳作业参数组合.利用ANSYS-LS/DYNA对锯齿回转切割器的大豆秸秆切割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秸秆整个切割过程的切割阻力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秸秆切割阻力为多峰波动函数.以切割线速度、切割器倾角及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切割阻力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参数优化虚拟试验研究.影响因素顺序为切割线速度>切割器倾角>作业速度,切割线速度及切割器倾角为极显著影响(P<0.01),作业速度为显著影响(P<0.05);切割阻力随着切割线速度的增大及前进速度的减小而先减后增,随着切割器倾角增大而增大.当切割线速度15 m·s-1,切割器倾角-10°,作业速度1.5 m·s-1时,切割阻力最小为13.387 N,且切割器最优参数通过了仿真试验验证.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大豆 锯齿回转切割器 ANSYS/LS-DYNA 参数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化整地方式对低洼水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洼地是黑龙江省分布在三江平原地区的地势较低的一类耕地土壤,由于地势低、易受渍涝影响,土壤生产力低,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提高这类土壤生产力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该文以低洼地典型的一类土壤沼泽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大田对比试验的方法,开展旋耕、深松、深翻、深松鼠洞4种不同机械化整地方式对低洼水田理化性质改良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旋耕比,深松、深翻机械整地可以使0~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降低10.03%~27.23%,土壤透水性提高,土壤容重增加0.05~0.18 g/cm3、增幅为6.60%~16.98%,差异显著,深松、深翻使土壤硬度提高,总孔隙降低幅度3.16%~11.92%,滞水现象得到改善,深松鼠洞机械整地效果与旋耕比差异不明显;在排水晒田后,土壤温度明显上升,平均每天增加1~2℃,深松效果好于深翻,土壤氮素供应强度增加;深松整地水稻产量连年增加,第1年增产4.21%,第2年增产10.46%,达到显著水平,深翻对水稻产量无影响,第2年有增加趋势,差异不显著,深松鼠洞整地第1年和第2年水稻产量与旋耕比无差异显著,在深松鼠洞改土技术及机械研发上要进行新的改进与探讨.

关键词: 机械化 土壤 整地 低洼水田 沼泽土 土壤物理性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A对紫花苜蓿幼苗抗苏打盐碱渗透调节和氧化性损伤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浓度ABA对苏打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以WL343HQ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150 mmol/L苏打盐碱胁迫和不同浓度的ABA缓解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对ABA缓解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苏打盐碱胁迫紫花苜蓿幼苗喷施ABA后,紫花苜蓿叶片的可溶性糖、甜菜碱、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OD、PAL、CAT、AXP活性均随着ABA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4种渗透调节物质和4种抗氧化酶活性在ABA浓度为50或100μmol/L时达最大值。【结论】通过隶属函数值综合分析,在ABA浓度为25~100μmol/L时对苏打盐碱胁迫均有一定缓解作用,且在ABA浓度为50~75μmol/L时对苏打盐害缓解效果最佳。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脱落酸(ABA) 苏打盐碱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隶属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E3泛素连接酶基因GmAIRP1的同源克隆及在烟草中的功能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3泛素连接酶在植物抵御高盐及干旱等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获得大豆E3泛素连接酶基因GmAIRP1,该基因cDNA全长为642 bp,编码213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GmAIRP1具有典型的RING-finger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GmAIRP1与蒺藜苜蓿MtAIRP1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表达分析显示,GmAIRP1可被高盐、干旱和ABA诱导表达,并在胁迫1 h或3 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抗逆表型分析表明,GmAIRP1转基因烟草在高盐和干旱胁迫21 d后,生长状态优于野生型,提高了植株对高盐和干旱胁迫的耐受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在高盐和干旱胁迫下,GmAIRP1转基因烟草的POD和CAT活性提高,整体高于对照,MD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m AIRP1能够通过激活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增强植物抵御高盐和干旱胁迫的能力,在植物响应高盐和干旱胁迫中发挥正调控作用。

关键词: 大豆 E3泛素连接酶 GmAIRP1 表达分析 功能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立近红外特征波长模型快速测定羊草常规营养成分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羊草(Leymus chinensis)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利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nknown variable elimination,UVE)、随机蛙算法(random frog algorithm,RF)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了羊草品质测定模型,有效降低了冗余无信息变量,提高了模型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研究发现利用UVE-PLS筛选建立的羊草品质测定模型优于全光谱PLS和RF-PLS筛选建立的模型;UVE-PLS模型显著降低了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提高了校正集决定系数、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及预测集决定系数.研究表明UVE-PLS模型在测定羊草中的水分、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是可行的,校正集决定系数和预测集决定系数95%~98%.

关键词: 羊草 常规营养成分 近红外特征波长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 随机蛙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葛根多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柴葛根为原料,以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葛根多糖的工艺并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研究.在单因素研究结果基础上,确定纤维素酶的用量、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四因素三水平Box-Benhnken组合试验,优化多糖得率条件.结果 表明:在纤维素酶用量6.0%,超声功率280W,超声时间为52 min,超声温度65 ℃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93%±0.02%,与预测值的误差在2%之内.酶辅助超声法提取的葛根多糖对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IC50值为954.97 μg/mL,热回流法的IC5o值为1379.60 μg/mL,维生素C为131.07 μg/mL.因此,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葛根多糖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为葛根多糖的开发利用的IC50值提供依据.

关键词: 葛根 多糖 纤维素酶 超声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大豆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豆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豆各生育期生物量和苗期叶绿素含量、初花期光合生理特性和成熟期农艺性状等指标对生物炭施用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处理提高了大豆各生育期的株高,有助于大豆收获期植株各部位生物量的积累;生物炭施用后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不施用生物炭对照,叶绿素b含量增加不明显,叶绿素a+b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不明显;生物炭处理维持了大豆较高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说明生物炭的施用有利于提高大豆光合作用强度;较高施用量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和百粒质量,提高大豆产量.

关键词: 生物炭 大豆 叶绿素 光合生理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