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草莓的采收、贮藏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浆果,除富含传统的营养性成分外,还含有多种多酚类植物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价值。然而,新鲜的草莓易腐烂且贮藏和运输性能差,同时,消费者对鲜果及加工产品的高品质需求日益增加,故需要适宜的采后处理与先进的加工技术助推产业持续发展。因此,对近年来草莓采后分级、贮藏保鲜、草莓果汁、果肉、干燥等加工技术与功能性成分提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草莓的品质提升和加工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草莓 采后处理 贮藏 加工技术 功能性成分 干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苹果远缘杂交果实生长动态

中国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梨×苹果远缘杂交授粉果实生长发育动态,以梨×苹果远缘杂交果实、梨常规杂交果实以及梨自然杂交果实为研究对象,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每间隔14 d测量1次果实纵径、横径,分析不同处理果实纵径、横径、体积生长动态和果形指数变化,以及纵径生长速率、横径生长速率、体积生长速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远缘杂交果实与常规杂交和自然杂交果实一样,果实纵径、横径、体积生长动态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果实纵径与横径生长不同步,不同处理间果实纵径差别小于横径差别;远缘杂交果实体积小于常规杂交和自然杂交果实,且果实体积更多受果实横径的影响;远缘杂交果实果形指数大于常规杂交和自然杂交果实;3个处理的果实纵径生长速率、横径生长速率、体积生长速率均有2个高峰期。

关键词: 梨×苹果 远缘杂交 果实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蛙皮素抗菌肽Caerin2.1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饲料工业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抗生素残留和耐药性问题,研究蛙皮素抗菌肽Caerin2.1体外抑菌活性和稳定性,以期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提供前期基础。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蛙皮素抗菌肽Caerin2.1,通过牛津杯法测定蛙皮素抗菌肽Caerin2.1抑菌活性,应用菌落计数法进一步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IC)。并测定不同pH的磷酸-氢氧化钠缓冲液、NaCl缓冲液和温度对蛙皮素抗菌肽Caerin2.1的抑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蛙皮素抗菌肽Caerin2.1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2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μg/mL。分别在pH为4.0、6.0、8.0、10.0的磷酸-氢氧化钠缓冲液,50、100 mmol/L NaCl缓冲液,40、60℃条件下,均表现出较高抑菌活性。蛙皮素抗菌肽Caerin2.1具有较好抑菌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蛙皮素 抗菌肽 抗生素替代物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醉蝶花熏蒸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瓜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4种方法处理黄瓜根际土壤(A,对照;B,只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未进行任何熏蒸处理;C,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采用0.05 g·kg-1氯化苦进行熏蒸;D,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采用6.0 g·kg-1醉蝶花植株粉碎物进行熏蒸),随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16S为目标区域,研究了醉蝶花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维持良好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黄瓜根际土壤中,总体丰度较高的细菌属有固氮菌属(Azotobacter)、假双头斧形菌属(Pseudolabry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红细菌属(Rhodan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茅台砂单胞菌菌属(Areni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一株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6.0 g·kg-1醉蝶花粉碎物熏蒸处理可以提高固氮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丰度。

关键词: 醉蝶花 根际土壤 细菌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7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照(CK,无秸秆还田)、FG(秸秆覆盖还田)、FM(秸秆翻埋还田)和FH(秸秆碎混还田)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富里酸含量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在表层(0~10cm)更有助于土壤有机碳和富里酸含量的积累,其中以秸秆覆盖还田处理最佳,秸秆翻埋还田次之,比CK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和富里酸含量分别提高16.86%、16.80%和67.30%、57.21%。FG和FH处理在3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了7.67%和3.68%。FG处理在亚表层(20~30和30~40 cm)富里酸含量有所降低,FH处理在30~40 cm土层土壤富里酸减少了25.19%;(2)土壤腐殖质中富里酸来源受自生源和外生源共同作用的影响,FM处理在4个土层的荧光指数、生物指数、腐殖化指数分别较CK相比均有所提升。说明此处理在不同土层土壤腐殖化程度更高,稳定性更好;(3)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区域积分表明,FM、FG和FH处理均使腐植酸类物质增加,腐殖化程度较高,结构较为复杂。本试验区共识别出3个荧光组分,其中组分C1[激发波长(Ex)/发射波长(Em)=330/410]和C3(Ex/Em=270,370/460)同为腐植酸类物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腐解产生的有机物;组分C2(Ex/Em=230,260/415)为富里酸类物质;组分C3含量相对含量越高,土壤腐殖化程度越高。与CK相比,FM处理的C3组分含量相对含量在4个土层升高了3.8%~15.44%。综上所述,秸秆翻埋还田在增加土壤腐殖化程度和加强土壤的供肥能力方面最佳。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富里酸 荧光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物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海南三亚和黑龙江齐齐哈尔2个不同日照长度的生态区连续2年对20个寒地主栽粳稻品种的株高、茎蘖数、基角、开张角、叶长、叶弦长、叶宽、披垂度、披垂角、抽出度、第一节间长、茎基宽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通过比较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相对光周期敏感性,并用回归分析方法评价了农艺性状对光周期敏感性的响应,进而筛选能较为准确反映出水稻的光周期敏感性指标,为水稻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分析定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各指标对光周期相对敏感程度依次是披垂度(85.88)、叶弦长(83.45)、叶长(82.69)、第一节间长(70.26)、茎基宽(70.10)、基角(58.28)、开张角(56.42)、披垂角(53.16)、茎蘖数(26.81)、株高(17.62)、叶宽(-15.88)和抽出度(-17.24)。基于各性状综合指标的回归分析及农艺性状的相对敏感度分析得出,叶长和披垂度可以作为反映光周期敏感程度的指标,而抽出度对光周期敏感程度的反应较弱而不适合作为反映水稻对光周期敏感程度的评价指标。为了更好地对参试品种光周期敏感性进行综合分级评价,对参试品种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0个供试品种初步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光周期高度敏感品种,类群Ⅱ为中等光周期敏感品种,类群Ⅲ为光周期低敏感品种。

关键词: 粳稻 农艺性状 光周期敏感性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盆栽试验设计,对秸秆离田(S1)、还田(S2)和常规施氮(N1)、分蘖肥增氮15%(N2)、调节肥增氮15%(N3)、穗肥增氮15%(N4)处理的水稻分蘖特性、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特性、叶面积、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2处理对穗数、千粒重和产量产生负作用,使齐穗期和灌浆期叶片SPAD值分别降低了3.27%和2.52%,齐穗期高效叶面积、胞间CO2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干物质积累、茎鞘输出量、输出率和转化率分别显著降低13.51%、4.73%、5.79%、6.05%、26.82%、31.45%和26.05%。N2提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的数量,使增长速率加快,消亡速率减慢,水稻前期良好的氮素供应有利于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N3使千粒重、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最多,同时增加了SPAD值和高效叶面积,齐穗期Ci、气孔导度、Pn和蒸腾速率表现出相同趋势。S2条件下N4显著降低了茎鞘输出量和茎鞘输出率,S1条件下N2处理使茎鞘输出量、茎鞘输出率和茎鞘转化率都增高。秸秆直接还田时注意水稻生长前中期氮素的供应,是实现秸秆还田条件下寒地水稻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光合特性 SPAD值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龙薯14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龙薯14是以Cal White为母本,以Pepo416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育成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中熟,生育期85 d(天)左右,每667 m2产量2 600 kg左右。块茎长椭圆形,浅黄皮乳白肉,芽眼浅,表皮光滑;干物质含量21.50%,淀粉含量18.10%,还原糖含量0.24%,符合炸片、炸条、全粉加工要求,食味优良。抗马铃薯X病毒(PVX),中抗马铃薯Y病毒(PVY),适宜在黑龙江省各生态区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龙薯14 加工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谷子品种嫩选19号为材料,用18%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分析了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谷子种子萌发指标、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加株高、根长、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显著提高,同时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甜菜碱能有效降低谷子幼苗的根冠比、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因此,外源甜菜碱能促进干旱胁迫条件下谷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谷子生长发育的伤害。

关键词: 谷子 甜菜碱 干旱胁迫 萌发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大豆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Zucc.)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近缘祖先种。在大豆驯化的过程中,栽培大豆丢失了大量的基因或等位变异,导致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降低,这严重限制了栽培大豆品种选育和改良的有效性与丰富性。我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丰富,蕴藏着许多高蛋白含量、抗病虫、耐干旱、耐盐碱等方面的潜力基因,挖掘潜力基因并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应用到现代的栽培大豆品种中,能够有效地拓宽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本文综述了野生大豆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特征、近年来在野生大豆中发掘的重要功能基因或位点,包括百粒重、开花期和成熟期、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抗病、抗虫、耐盐碱、耐干旱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并讨论这些重要基因或位点在未来栽培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育种家培育和改良大豆新品种提供一种新的育种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基因资源 纬度适应性 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高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