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734条记录
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新品种-龙麦77

麦类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中药提取工艺优化及抗致羔羊腹泻病原菌作用研究

饲料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优化复方中药最佳提取工艺,探究复方中药抗致羊腹泻病原菌的作用。试验分离并鉴定了致羔羊腹泻病原菌,采用多孔板-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复方中药提取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然后,根据中药药性,筛选出甘草、秦皮、干姜等多味中药,基于单因素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时间等3个因素对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后,进行了中药有效成分抑菌试验及临床抗腹泻试验。结果显示:复方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30%、料液比1∶10 g/L、回流时间2 h,该条件下提取物对致羊腹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4.68%、78.16%,平均抑制率为76.42%;腹泻羔羊饲粮中添加适量复方中药提取物7d后,其腹泻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为复方中药在治疗羊腹泻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复方中药 羊腹泻 抑制率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的来源与作用机理及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长期使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出现,不仅危害畜禽机体健康,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抗菌肽也称宿主防御肽,是由宿主基因编码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多呈阳离子性和两亲性,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等.抗菌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细胞等作用,同时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在替代抗生素方面表现出良好效果.论文综述了抗菌肽的来源,可从天然获得和重组改造获得,并揭示了抗菌肽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及在临床中的作用.

关键词: 抗菌肽 耐药性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Cercospora sojina K. Hara引起的大豆灰斑病菌具有生理小种多、爆发性强等特点。近些年随着抗病品种选择压力的增大,大豆灰斑病菌也随之变异,导致了生产上品种抗性丧失,化学防治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前期国内外科学家主要把研究焦点集中在大豆灰斑病菌的抗病亲本筛选、生理小种鉴定及病害发生规律等传统研究手段上,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到大豆灰斑病菌的研究中,但相较于其它作物的病原菌,其研究不仅少而且不够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学及转录组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对大豆灰斑病菌的进化、侵染机制及与寄主互作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 毒力差异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抗氧化、免疫功能和精液质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油莎豆粕和发酵油莎豆粕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精液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将72只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1%FCEMH)、3%油莎豆粕(3%CEM)和3%发酵油莎豆粕(3%FCEM),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试验期5 d,正式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FCEMH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FCEMH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1%FCEMH组羊血清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丙二醛数量呈下降趋势;1%FCEMH组具有提高羊精液量、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精浆中睾酮含量,降低精子畸形率的趋势。在羊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可提高公羊增重、养分消化和降低料重比,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抗氧化、免疫性能和精液质量提高。

关键词: 油莎豆粕 公羊 生长性能 精液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酸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丁酸钠(SB)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经过特定的生物化学过程解离成丁酸根离子(C4H7O2-)和钠离子(Na+),这两种离子在动物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丁酸是SB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它参与了许多关键的生物化学反应,对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SB具有促进机体生长、调节肠道健康、改善胃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改善肠道形态结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护肠道屏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替抗产品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综述了SB的生物学功能、吸收和代谢以及SB在反刍动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SB在反刍动物生产领域的高效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丁酸钠 饲料添加剂 反刍动物 吸收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药对断奶仔猪抗炎、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药对断奶仔猪抗炎、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28日龄、初始体重为(8.1±0.43)kg的健康三元(杜×长×大)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非发酵复方中药(中药组)和0.5%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药(发酵中药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发酵中药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升高(P<0.05,P<0.01),球蛋白含量均升高(P<0.01),尿素、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胆红素含量下降(P>0.05,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发酵中药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降低(P<0.05,P<0.0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降低(P>0.05,P<0.05),IL-2含量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发酵中药组血清丙二醛含量均降低(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升高(P<0.01),总抗氧化能力活性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发酵中药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升高(P<0.01),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升高(P>0.05,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药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且效果优于未发酵复方中药。

关键词: 糙皮侧耳HXS-M1 复方中药 发酵 抗炎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断奶仔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干燥工艺对干燥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水稻变温热风干燥特性,提高水稻干燥效率,利用自制均质干燥装置试验台对水稻进行恒温和变温的干燥试验,分析恒温、快速阶梯式升温、缓速阶梯式升温、连续式干燥和缓苏干燥对水稻干燥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恒温干燥方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水稻干燥时间缩短;采用变温干燥方式,对水稻先升温后降温、设置缓苏阶段可以有效地缩短净干燥时间,提高干燥速率。同时,因水稻的干燥效果主要受温度和时间影响,探讨了恒温与变温干燥工艺对水稻干燥速率的影响。

关键词: 水稻 温度 恒温干燥 变温干燥 干燥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胍基乙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胍基乙酸(GAA)是体内肌酸及其磷酸化衍生物磷酸肌酸的前体物质,具有参与精氨酸代谢、调节能量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调控糖酵解等多重功能。GAA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猪生产中,能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改善猪肉品质。本文主要综述GAA的理化性质、合成与代谢过程以及其对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和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GAA在猪生产中的深入研究和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胍基乙酸 肌酸 合成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下苜蓿生理代谢及抗寒基因差异分析

中国饲料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的耐寒苜蓿种质材料,探究低温胁迫下苜蓿幼苗的生理响应机制,为苜蓿耐寒种质资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处理测定生理指标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相对电导率和基因NAC3、CAS18表达量,利用隶属函数评价筛选出耐寒苜蓿品种.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程度加剧,供试苜蓿品种的Pro、SS、MDA和电导率呈现升高趋势,SOD和P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重度胁迫时,肇东苜蓿的Pro、SS、SOD和POD均为最高,而电导率为最低;同时肇东苜蓿的NAC3、CAS18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运用隶属函数对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评价,得出苜蓿品种的抗寒强弱顺序为:肇东>皇后>420>赛迪.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幼苗期 低温 生理特性 抗寒基因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