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734条记录
哈尔滨地区"绥李3号"高效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绥李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李鲜食品种,具有果个大、酸甜适口、丰产、品质极佳、适应性强、抗寒等特性。在简单介绍哈尔滨地区李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李树栽培技术,分析了果实结实率、果实产量等相关性状,提出了哈尔滨地区“绥李3号”水肥一体化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促进李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为促进李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李树 “绥李3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兴安岭地区两株野生珊瑚猴头菌的驯化栽培研究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采自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的2个猴头菌属真菌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通过种质分离纯化、ITS分子鉴定、驯化栽培和农艺性状评价,发掘野生菌株的优异性状,以期为良种选育提供优质材料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菌株RT29、RT30与珊瑚猴头菌(H.coral-loides)为同一种属,均具有遗传特异性.与对照菌株RT24相比,RT29菌丝长势好、生育期短、子实体个头大、外型美观,单袋产量高,生物学效率可达60%以上,具有高产优质菌株的特点,而RT30菌丝生长速度慢、出菇晚,产量且生物学效率较低.

关键词: 珊瑚猴头菌 驯化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双路控制的农田精准喷药处方优化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自精准农业技术开展以来,精准喷药作为精准农业关键技术之一,是一直以来研究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研究精准喷药,提出基于双路控制的分区宽度变量喷药方法,并搭建农药精准喷洒试验台,对比例电磁阀控制下喷头的有效喷幅进行测量试验。试验发现,在PWM占空比大于60%时有效喷幅与理论值喷幅误差小于20%,具有可参考性。试验时,根据有效喷幅对喷药处方图的分区宽度进行选择,以0.5 m、0.75 m、1 m作为试验参数。根据选择的参数设计以喷雾高度、移动速度、分区宽度为因素的正交试验,得到回归方程,并通过残差分析检验模型的正确性。试验得到参数优化区域为:喷雾高度1.5 m、行进速度0~0.5 m/s、分区宽度0.7~0.9 m。田间试验发现,采取优化的分区宽度进行喷药比常规喷药方式节省23%的药量,同时有效覆盖率可达90.7%。

关键词: 精准喷药 双路控制 优化试验 处方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裂褶菌发酵西洋参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西洋参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西洋参为原料,利用裂褶菌固态发酵西洋参,提高西洋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本研究以西洋参中总人参皂苷含量为指标,先从 3种裂褶菌菌株中筛选出 2号菌株作为固态发酵西洋参用菌.再对影响裂褶菌西洋参发酵物的总人参皂苷含量的 4个因素(发酵温度、裂褶菌接种量、pH和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结果基础上,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一步优化裂褶菌固态发酵西洋参工艺,确定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裂褶菌接种量 10.90%,发酵温度 31℃、发酵时间 10 d,发酵pH5.9.在上述条件下,裂褶菌西洋参发酵物的总人参皂苷含量为 10.28%,粗多糖含量为 12.85%,总黄酮含量为0.67%,均比未发酵西洋参的高.并且大分子人参皂苷Rb1、Rg2 和Re含量降低,小分子人参皂苷Rg1、Rc、Rb2、>、Rd、Rg3、s-Rh2、r-Rh2 和拟人参皂苷CK含量升高.其中,稀有人参皂苷Rg3、s-Rh2、r-Rh2 和拟人参皂苷CK为新出现皂苷.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裂褶菌西洋参发酵物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 值分别为31365和 10910 μg/mL,均强于未发酵西洋参.本研究证明了裂褶菌固态发酵西洋参提高了总人参皂苷、粗多糖、总黄酮和稀有人参皂苷的含量,增强了抗氧化能力,为西洋参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西洋参 裂褶菌 固态发酵 响应面 人参皂苷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菜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紫菜提取物对夏季热应激时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取体重(680±14)kg、泌乳天数(259±49)d、产奶量(25.89±1.55)kg及乳成分相近的荷斯坦奶牛 10 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 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在TMR基础上每头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g/d,连续添加 30 d,用阿菲金(Afimilk)系统自动记录每日产奶量,停止添加后再连续记录产奶量 30 d;试验前、试验 30 d分别取血和乳样,测定血清中氧化还原指标和乳成分含量.结果发现: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d时,试验牛发生热应激并使产奶量降低了 34.31%,试验组产奶量的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 2 d;与试验前相比,持续添加紫菜提取物 30 d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连续 2 个月均提高(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0.01、P<0.05),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上升(P<0.05),体细胞数下降(P<0.01).由此可见,添加紫菜提取物 15 g/d持续 30 d,能够缓解夏季热应激所致产奶量降低且能明显改善牛乳品质.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热应激 紫菜提取物 产奶量 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精油对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和直肠微生物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PEO)对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和直肠微生物的影响。选择56头体重(564.39±7.09) 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公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K)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 (PEO1)、1.0 (PEO2)、1.5 (PEO3) g/(头·d)的PEO。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第30 d,PEO2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CK组(P<0.05)。试验第60 d,PEO2组、PEO3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PEO2组、PEO3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K组和PEO1组(P<0.05)。PEO对Chao1指数(Chao1)、物种观察指数(Observed_species)、香农指数(Shannon)和辛普森指数(Simpson)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直肠微生物门水平上,PEO对各菌门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在直肠微生物科水平上,PEO1组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K组(P<0.05)。PEO2组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EO1组和PEO3组(P<0.05)。在直肠微生物属水平上,PEO3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和PEO2组(P<0.05)。PEO2组丁酸弧菌(Butyr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EO1组和PEO3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PEO可以提高西门塔尔公牛血清抗氧化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以1.0 g/(头·d)为适宜添加量。

关键词: 植物精油 西门塔尔公牛 抗氧化性能 直肠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植物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地区是中国野生茶藨子属(Ribes L.)重要的分布区之一,很多资料对该区茶藨子属的记载是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急需对该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进行实地考察,查阅《中国植物志》《东北植物检索表》《东北维管束植物考》等志书,相关论文和植物名录,以及植物智、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等网站,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共有6个亚属22种(含8个变种).黑龙江省野生茶藨子属种类最多,有12种2变种,吉林省有8种4变种,辽宁省有5种4变种,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有7种2变种.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和辽东半岛沿岸及岛屿;东北地区该属种类和亚属的数量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小兴安岭地区的野生茶藨子属无论在种数上还是在亚属的数量上都是最多的,是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东北北部地区的茶藨子属以两性花类群为主,而东北南部地区多为单性花类群.该属从低海拔(≤200 m)到高海拔(1 800~2 100 m)均有分布,且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海拔300~800 m.该属特有现象十分明显,国内区域特有种多达15种(含6变种),占比68%.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发展潜力巨大,但其生存环境面临威胁,应当密切关注其种群数量及分布区域的动态变化,以便采取措施及时予以保护.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茶藨子属 物种多样性 分布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养条件下籽鹅肠道菌群差异研究

中国家禽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通过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草原放养籽鹅、网上平养的舍饲籽鹅和普通舍饲籽鹅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试验选择草地放养籽鹅(Grass组)、网上平养籽鹅(Exper_A组)和普通舍饲籽饲(Bran组)各24只,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验期为20 d,80~90日龄时,对籽鹅进行捕杀取其空回肠和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检测。结果显示:(1)三组共获得分类单元ASV 75 311个,共鉴定出19个门,33个纲,877个目,857个科,1 174个属,444个种;(2)Chaol、Simpson、Pielou-e、Observed-species、Faith-pd、Goods-coverage指数均大于0.05,各组肠道之间菌群差异不显著(P>0.05);(3)在门级别上,厚壁菌为三组门级别主要优势菌群,Barn组高于Grass组,Grass组高于Exper_A组;(4)在属级别菌群组中,拟杆菌属被确定为主要的肠道菌群,且Barn组相对丰度高于Exper_A组,Exper_A组相对丰度高于Grass组;(5)在属级别上,Grass组优势菌群有拟杆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罗氏菌、乳酸菌。Exper_A组优势菌群有拟杆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罗氏菌、螺旋体、棒状杆菌。Barn组优势菌群有拟杆菌、链球菌、罗氏菌;(6)在三个试验组之间,共获得36种差异微生物。Grass组有9个菌种,Exper_A有25个菌种,Barn组有2个菌种。结果表明:在每个肠道属级别菌群组中,拟杆菌属被确定为主要的肠道菌群,且普通舍饲籽鹅组相对丰度高于网上平养的舍饲籽鹅组,网上平养的舍饲籽鹅组相对丰度高于草原放养籽鹅组。在网上平养的舍饲鹅组中,门纲科属级别的螺旋体相对丰度高其他两组,可能是食用杂草所致。籽鹅在不同的摄食条件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

关键词: 籽鹅 肠道微生物 菌群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李新品种‘鸿韵李’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鸿韵李’是以‘巴彦大红袍’为母本,‘七月红’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李新品种。果实心脏形,平均单果质量58g,果实底色绿黄,彩色鲜红。离核,果肉橙黄,肉质松软,果实风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4.58%,可溶性总糖11.84%,可滴定酸5.82%,维生素C 10μg·g~(-1)。成熟期在9月上旬,晚熟。可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及其相似地区种植,5年生树平均产量9 742 kg·hm~(-2)。

关键词: 晚熟 选育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数据,选取15只比格犬分为3组,泰地罗新以推荐剂量4 mg/kg分别对比格犬进行肌肉和皮下注射,以2 mg/kg剂量进行静脉注射;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比格犬血液,离心获得血浆,经处理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应用Winnonlin软件中的非房室模型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数据。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标准曲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超过0.99;检测限为5 ng/mL,定量限为10 ng/mL;5、50、500 ng/mL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在80%~120%之间,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稳定性试验中待测药物的响应值均低于20%。泰地罗新静脉、肌肉、皮下注射后在比格犬体内的T1/2e分别为48.23 h±12.57 h、71.71 h±38.17 h、75.29 h±32.32 h; Tmax分别为0.11 h±0.04 h、0.07 h±0.03 h、0.10 h±0.04 h; Cmax分别为446.91 ng/mL±57.68 ng/mL、732.09 ng/mL±87.94 ng/mL、635.52 ng/mL±94.39 ng/mL;AUC0-t分别为12 661.11 ng·h/mL±3 047.21 ng·h/mL、22 898.57 ng·h/mL±5 079.82 ng·h/mL、20 974.46 ng·h/mL±4 789.36 ng·h/mL;MRTlast分别为49.33 h±5.67 h、63.05 h±5.32 h、67.37 h±7.21 h;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90.42%±4.84%,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82.83%±7.96%。泰地罗新在比格犬血液中吸收快、消除缓慢,血药浓度较高,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高。

关键词: 泰地罗新 比格犬 药动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