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734条记录
不同羊草品种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羊草品种品质性状综合表现,挖掘羊草优良基因源,试验选取10份羊草品种,随机区组排列,采用直接灰化法及近红外光谱等方法对10份羊草品种的22个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及数据分析。数据聚类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2个品质性状可以分为营养价值指标和形态建成指标两类;品种YC01具有突出的营养价值优势;品种YC06、YC08在营养价值和形态建成性状之间达到了较好平衡,YC06的饲喂价值更优,可做优质饲草。研究表明,营养价值和形态建成这两类性状间的协调统一是优质羊草品种选育的基本尺度,可作为优势性状基因源加以创新和利用。

关键词: 羊草 品质性状 能量指标 形态建成 相对饲喂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AsA-GSH循环对初花期低温的响应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分析

东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初花期低温及预喷施烯效唑(S3307)处理对绿豆(Vigna radiata L.)叶片AsA-GSH循环和产量的影响,以绿丰5号和绿丰2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绿豆始花期预喷施S3307,并进行低温(平均12℃)连续5 d的处理,对绿豆叶片活性氧类物质(ROS)积累量、AsA-GSH循环物质的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绿豆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始花期低温引起绿豆叶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低温处理1~5 d导致绿丰5号单株产量下降14.87%~48.14%、绿丰2号单株产量下降20.60%~56.18%。低温条件下,预喷施S3307能有效增加绿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H2O2、MDA含量,显著提高AsA、氧化型抗坏血酸(DHA)、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喷施S3307,正常温度条件下,绿丰5号和绿丰2号单株产量分别提高4.70%和7.87%;低温条件下处理1~5 d,绿丰5号单株产量提高5.11%~12.54%、绿丰2号单株产量提高6.30%~32.91%。初花期低温影响绿豆叶片活性氧物质积累、AsA-GSH循环、渗透调节等生理功能;预喷施S3307可有效缓解冷害对绿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可为绿豆抗低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绿豆 烯效唑(S3307) 低温 AsA-GSH循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与大白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民猪和大白猪胴体和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试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方式及饲养条件下,选取大白猪(日龄180 d)、民猪(日龄180 d和240 d)各6头屠宰,分别测定活体重、活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测定pH值、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性状同体重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比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民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大白猪,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大白猪,活体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质性状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红度显著高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同日龄民猪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a*值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说明民猪和大白猪具有较大的遗传基础差异,民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但肌内脂肪含量高、嫩度和保水性好、肉色鲜红,肉质明显优于大白猪。

关键词: 民猪 大白猪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粳稻苗期耐碱性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盐碱地种植水稻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盐碱地可种植水稻品种单一且品质差,水稻苗期耐碱性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盐碱地水稻种植及生产的可行性。对24份寒地粳稻资源进行苗期耐碱性综合评价,测定6个形态指标和7个生理指标。各指标相对值描述性分析表明,碱胁迫对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株高、根长、整株鲜重和整株干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主成分分析把13个独立指标转化为4个主成分,筛选出8个可作为不同粳稻资源苗期耐碱性鉴定的指标,分别为相对根长、相对存活率、相对死叶率、相对SOD活性、相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MDA含量、相对SS含量、相对SP含量。通过D值及聚类分析将24份粳稻资源的耐碱性划分为三大类,其中龙粳57、天盈2号、齐粳15和龙粳21的耐碱性较强,可作为耐碱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盐碱地 寒地粳稻资源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春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及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东北地区春白菜栽培面积在逐年扩增,春白菜的上市既填补了北方地区大白菜季节性供应的短缺,同时也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高效规范的春白菜栽培技术是东北地区亟待的栽培技术之一。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春白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黑土细菌群落特征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物料还田是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土壤质量的主要措施,但目前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关键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及其与大豆产量间的关系尚未充分明确。本研究基于东北地区44年长期黑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与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和大豆产能间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与无肥(NoF)对比,单施有机肥(M)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化肥配施秸秆(CFS)处理的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低于单施秸秆(S),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的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单施有机肥处理(M)。相比于NoF,施肥导致富营养型细菌类群(r策略)与寡营养型细菌类群(K策略)的比值增加。长期秸秆还田(S和CFS)和施用化肥(CF)增加了细菌网络复杂性,而长期添加有机肥(M和CFM)降低了网络复杂性。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铵态氮、碳氮比、细菌网络结构复杂性和关键类群[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与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丰度与大豆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肥配施化肥(CFM)有利于提高关键功能微生物类群丰度、群落多样性和大豆产量。

关键词: 黑土区 施肥措施 土壤理化性状 细菌关键类群 大豆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品种光合性能综合评价及高光效品种筛选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对37个谷子品种的光合指标[胞间CO2浓度(X1)、蒸腾速率(X2)、气孔导度(X3)、净光合速率(X4)、瞬时水分利用效率(X5)]、叶片形态指标[叶面积(X6)、叶干质量(X7)、比叶质量(X8)]进行测定,运用模糊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谷子品种的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高光效品种,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光合性能预测回归方程,为高光效谷子种质筛选及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7个谷子品种的光合指标和叶片形态指标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CV在3.41%~33.94%,气孔导度的CV最大(33.94%),比叶质量的CV最小(3.4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胞间CO2浓度与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与叶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将8个指标转化为3个独立的综合指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可作为谷子光合性能鉴定的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37个谷子品种划分为3类(高光效、中等光效、低光效),筛选出嫩选22、大同25、公谷88、燕谷18、晋谷20、蒙丰7号、陇谷13、公谷75等8个高光效品种,可作为高光效育种亲本材料加以利用。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谷子光合性能评估回归模型(D=-1.391 984 196+0.000 619 787 003 4X1+0.051 519 289 48X2+0.674 399 672 2X3+0.013 844 082 338X4+0.058 230 284 78X5+0.003 403 878 541X6+0.051 881 997 92X8)。

关键词: 谷子 高光效 光合性能 综合评价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凉区黑土有机质和玉米产量双提升技术探索及经济效益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黑龙江省西部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双提升技术效果,2021年10月,在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开展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有机肥+深松40 cm(YS40)、秸秆留茬+深松40 cm(WS40)、有机肥+旋耕20 cm(YS20)、秸秆留茬+旋耕20 cm(WS20)、有机肥表施+免耕(YB);一个对照:秸秆留茬+免耕(CK).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的处理能够提升深土层土壤肥力,在20~40 cm 土层中YS2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11.56 g.kg-1和0.57 g·kg-1;40~60 cm 土层中YS4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2.83 g·kg-1和0.28 g·kg-1.土壤结构方面,在0~20 cm 土层中YB处理的容重较CK降低17.5%、含水量提升35.5%,40~60 cm 土层中YS40处理的容重较CK处理降低5.3%、含水量提升38.4%.有机肥与保护性耕作处理提高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第二年的YS40、YS20、YB处理较CK处理分别增产14.5%、18.5%、11.4%.收益分析表明,与CK处理相比,2021年YB处理和2022年YS20处理收益增加最多,分别增加5 770元.hm-2和5 223元·hm-2.综上所述,黑龙江省西部薄层黑土实施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是提升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储量、全氮、全氮储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冷凉区黑土 有机肥深施深松 玉米产量 经济效益 土壤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碱对热应激状态下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炎性因子、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甜菜碱对于热应激状态下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炎性因子、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将48头年龄、胎次、体况相近的泌乳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试验周期30 d,在试验第0、14、30天时检测奶牛的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炎性因子、产奶量及乳成分。结果显示:处于热应激环境下的泌乳早期奶牛血清Glu在试验第14天,试验Ⅱ、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73%、6.30%(P <0.05);在试验第30天,试验Ⅰ、Ⅱ、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68%、7.67%、7.39%(P <0.05)。血清UREA在试验第30天,试验Ⅱ、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5.73%、12.23%(P <0.05)。各组血清TC、TB、AST、ALT无显著差异(P> 0.05)。免疫指标IgG在试验第30天,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74%、7.11%(P <0.05)。Ig A、IgM无显著差异(P> 0.05)。炎性指标IL-6在试验第30天,试验Ⅱ、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8.38%、8.99%(P <0.05)。HP无显著差异(P> 0.05)。平均产奶量和乳成分分析显示,平均产奶量在试验第30天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31%、5.17%(P <0.05)。乳脂、乳蛋白、乳糖和体细胞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在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处于热应激的泌乳早期奶牛可改善动物营养状态,促进蛋白质代谢,提高免疫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产奶量。

关键词: 甜菜碱 奶牛 泌乳早期 热应激 产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糠提取物在食品及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米糠提取物(rice bran extract,RBE)是从米糠中分离得到的营养物质,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食品及健康领域能发挥独特优势。此外,所用的米糠原料和制备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本文结合近年来RBE的相关研究,系统论述其常用制备方法、功能特性及应用现状,并提出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旨在探讨其在食品及健康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及未来研究热点,以期为米糠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米糠提取物 抗氧化能力 食品及健康领域 生物活性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