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环境温湿度调控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为改进白茶萎凋工艺,并为实现白茶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提供依据。以福鼎大毫茶1芽1~2叶鲜叶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湿度环境对茶鲜叶萎凋失水速度和白茶品质特征及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茶鲜叶在萎凋过程中失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存在2个明显的失水速度变化临界点,在萎凋减重率达40%前失水速度较快,40%~70%失水速度明显减慢,70%后失水很慢。在相同温度(25、30或35℃)条件下,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萎凋叶失水速度减慢;在相同湿度(RH 65%、75%或85%)条件下,随环境温度的降低,在萎凋初期(减重率≤30%)失水速度加快,后期失水速度减慢。萎凋温度、湿度条件能有效调控茶鲜叶萎凋失水速度,进而影响白茶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在高温低湿(35℃、RH65%)条件下萎凋叶失水速度过快,儿茶素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低,成茶白茶品质特征较不明显;在高温高湿(35℃、RH85%)条件下萎凋失水过慢,儿茶素类明显降低,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增加,成茶易产生"发酵香",降低品质。由此可见,选择中、高温中湿(30~35℃、RH 75%)或中低温(25~30℃)环境调控茶鲜叶萎凋失水速度,可获得品质相对较好的白茶。

关键词: 白茶 萎凋 失水规律 儿茶素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蛋白低磷饲粮添加氨基酸和植酸酶对肥育猪粪氮磷排泄量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2012

摘要:选择体重为(60±1.5)kg的去势杜长大公猪1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处理1组日粮粗蛋白为16%、总磷为0.5%;处理2组日粮粗蛋白为14.5%、总磷为0.4%;处理3组日粮粗蛋白为13%、总磷为0.4%。根据主要氨基酸比例(Lys:Met+Cys:Thr:Trp=100:60:65:20)添加合成氨基酸,3个处理组的赖氨酸含量为0.8%,处理2组和处理3组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结果表明:3个处理间的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处理2组的粪氮排出量比处理1组降低17.03%(P<0.05);处理3组的粪氮排出量分别比处理1组和处理2组降低28.33%、13.62%(P<0.05),处理2组和处理3组的粪磷排出量比处理1组分别降低23.23%、21.10%(P<0.05)。

关键词: 低蛋白 低磷 粪氮 粪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510白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选用乐昌白毛茶天然杂交后代优510鲜叶为原料,观测其在白茶加工过程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变化规律及其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萎凋56h后进行烘干,成品白茶带甜香、滋味清甜,白茶品质风格明显。在白茶萎凋过程中,叶片水浸出物总量在萎凋24h时达到最高,之后随萎凋进行显著下降;萎凋叶茶多酚总量在萎凋12h时达到最高,之后随萎凋进行不断下降;萎凋叶咖啡碱含量在萎凋48h时达到最高,但整个萎凋过程中咖啡碱含量没有显著起伏;叶片中儿茶素组分EC、EGC和EGCG含量也均在萎凋12h时达到最高,GA含量则在萎凋48h时达到最高,C和ECG含量总体上均随萎凋进行不断下降;叶片氨基酸总量经历了极显著升高然后不断下降的过程,氨基酸总量在萎凋12h时最高,在萎凋48h时最低,茶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也是如此,而γ-氨基丁酸含量在整个白茶加工过程中一直呈现极显著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优510 白茶 加工 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醇对牧草中脂肪酸测定的干扰及其消除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2

摘要:通过对牧草脂肪酸的测定,分析气相色谱法直接碱催化甲酯化、碱皂化三氟化硼催化甲酯化2种前处理方法中植醇的干扰情况,优化碱皂化三氟化硼催化的试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2种前处理方法中,植醇对牧草脂肪酸的测定均产生干扰,其中直接碱催化甲酯化法干扰较重.80℃是碱皂化三氟化硼催化甲酯化处理牧草的最优水浴温度,能完全去除植醇,且80℃时,脂肪酸的甲酯化效率最高.在添加量为100、500 mg/kg 2种水平中,5种脂肪酸甲酯的平均回收率在87.5%~9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5.1%之间.改进的方法能消除植醇的干扰,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牧草脂肪酸测定要求.

关键词: 植醇;牧草;脂肪酸;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学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科技 2012

摘要:华支睾吸虫病是主要流行于东亚地区的一种由华支睾吸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着明显的局限和弊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对诊断抗原、抗体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方法的改进,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该文着重对华支睾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尤其是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诊断 抗原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福建畜牧兽医 2012

摘要: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简称"慢呼")是鸡败血霉形体(MG)及其混合感染综合征,病原体经种蛋、带病原体的亚健康鸡及其污染了的环境传播,原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极其普遍,虽然该病死亡率不高,但是其病程长、反复发作、久病不愈、影响健康,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特别是在福建省夏季热应激强烈,其危害更大。因此,需要对福建省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强化蛋鸡安全生产,为社会提供安全、无公害鸡蛋品打下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蔸栽培茯苓重金属累积规律研究

食用菌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松蔸栽培茯苓的原辅材料中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使用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栽培材料的栽培试验,分析栽培材料中重金属含量对茯苓菌核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茯苓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原辅材料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最高;茯苓中的铅、镉、砷、汞的含量与栽培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投入量相关程度密切;试验中茯苓块累积系数为As:0~0.034、Pb:0.0023~0.0176、Hg:0.0039~0.0462、Cd:0.0060~0.2000,茯苓皮的累积系数As:0.0180~0.0415、Pb:0.0462~0.0909、Hg:0.0062~0.3158、Cd:0.0070~0.2414;4种重金属试验投加量条件下,栽培的茯苓中镉、砷和汞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而铅含量则部分超标,只有土壤中铅含量低于69.2994mg/kg时,茯苓皮中铅含量才能符合2010《中国药典》标准规定的重金属限量。

关键词: 茯苓 重金属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绣球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食药用菌 2012

摘要: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的4个绣球菌菌株为材料,进行绣球菌生物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培养料的最适石灰添加量为3%;最适培养料含水量菌株A为75%,其他3个菌株为65%。4个菌株中,以菌株C的菌丝生长势较好。

关键词: 绣球菌 菌丝生长势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生稻分蘖花粉发育进程的形态诊断

福建稻麦科技 2012

摘要:在再生稻分蘖花粉发育过程中,追踪观察了茎秆高节位器官伸长动态。结果表明,倒2节位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时正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倒1节位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时正当小孢子单核靠边期。穗颈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时正当二胞花粉期,穗颈节间定长露出剑叶鞘时正当穗下部颖花的花粉成熟期。研究结果为花粉发育进程提供了形态诊断指标。

关键词: 再生稻 花粉发育进程 器官同伸关系 形态诊断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A对草莓果实成熟和软化的调节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以‘法兰地’草莓为试材,研究草莓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脱落酸(ABA)含量、FaNCED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外源ABA、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和乙烯利处理对果实成熟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ABA含量和FaNCED表达量出现2次高峰,分别是花后35d(转色期)和花后45d(果实完熟期)。外源ABA促进FaNCED基因的表达及ABA的积累,促进草莓果实的成熟和后熟软化,NDGA处理表现出相反效果,喷施乙烯利表现不明显,推测ABA在草莓果实成熟和后熟软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草莓 脱落酸 成熟 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