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巨峰葡萄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福建果树 2011

摘要:巨峰葡萄原产日本,1984年引入福建,随后在全省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目前,福建巨峰葡萄种植面积约7 500 hm2,占全省葡萄种植的90%。因其甜酸适口,粒大多汁,深受市场欢迎,同时因其具有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对缓解福建高温多雨造成的病害多发现象等具有积极作用。福建巨峰葡萄多采用露地栽培模式,现将其优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施肥灌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食用胶——结冷胶的研究新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结冷胶以其安全、无毒、理化性质独特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介绍结冷胶的结构组成,理化特性、生物合成途径、发酵生产和提取及在食品等行业中的应用,提出发展我国结冷胶行业的建议。

关键词: 结冷胶 特性 合成 生产工艺 发展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个水稻雌配子不育突变体的筛选及初步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在水稻转基因后代中,筛选到1个与雌配子育性相关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自交后代群体外源标记基因(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保持1∶1的分离规律,连续6代自交没有得到纯合株系;正、反杂交以及测交分析显示,潮霉素抗性基因只能通过雄配子进行传递;结实率统计分析表明具有外源标记基因hpt的单株有近乎一半的雌配子发生败育,胚囊的育性与外源基因hpt共分离;Southern-blot分析表明该突变体T-DNA是以单拷贝方式整合到水稻染色体上。这些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是1个T-DNA插入导致的雌配子体不育突变体(暂定名为female gametogenesis sterile 1,fgs1)。细胞学观察显示,突变体fgs1花粉育性与野生型明恢86近似,但是其雌配子发育受阻,突变基因型雌配子体在8核胚囊时期,卵细胞、助细胞、反足细胞团以及中央极核依次解体退化,无法完成授粉受精。

关键词: 水稻 雌配子不育突变体 筛选 胚囊败育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生物安全学报 2011

摘要:【背景】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组成的改变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转化产生影响,转基因作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面。【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连续3a种植2种转cry1Ac/cpti双价抗虫基因水稻后,土壤酶活性和养分有效性等土壤质量性状的变化。【结果】在水稻各生育期内,除齐穗期转基因稻科丰8号(GM1)田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其受体非转基因稻明恢86(CK1)外,转基因稻GM1、GM2(Ⅱ优科丰8号)的土壤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与对应非转基因稻CK1、CK2(Ⅱ优明恢86)间均无显著差异。同时,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pH、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指标在GM1和CK1或GM2和CK2间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连续3a种植转cry1Ac/cpti双价抗虫基因水稻并未改变稻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及其相关土壤酶活性,即短期内种植转cry1Ac/cpti双价抗虫基因水稻不会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状况。该结果为进一步评价转基因水稻的生态风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生态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菌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2011

摘要:进行捕食螨搭载白僵菌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结果表明:捕食螨对木虱卵、若虫有一定的捕食作用;白僵菌I2菌株对柑桔木虱卵、若虫、成虫均有很强的致病作用,第3 d后死亡率达100%,对低龄若虫致病率达100%。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菌孢子粉对柑桔木虱卵和成虫3 d后的死亡率和致病率分别达98.4%和98.8%,对低龄若虫感染率达100%。

关键词: 捕食螨 白僵菌 柑橘木虱 搭载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萱加工工艺与品质分析

茶叶科学技术 2011

摘要:本文综述了金萱品种乌龙茶、绿茶的加工工艺,对金萱制作的乌龙茶样、绿茶样品进行了感官审评与品质分析,表明金萱品种适宜加工乌龙茶和绿茶。

关键词: 金萱 加工工艺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成虫对十字花科9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采用昆虫触角电位测定方法,以十字花科9种植物挥发性物质为对象,研究小菜蛾雌、雄成虫对不同浓度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六碳醇或六碳醛均能引起较强的EAG反应,如正己醛、反-2-己烯醛、正己醇,而萜烯类化合物如(1R)-(+)-α-蒎烯、α-萜品烯,(+)-3-莰烯、桉树脑和D-柠檬烯激发的EAG相对值较小。小菜蛾对正己醛、反-2-己烯醛、正己醇、庚醛、D-柠檬烯、α-萜品烯的EAG相对值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对(1R)-(+)-α-蒎烯、3-莰烯、桉树脑的EAG反应相对值随浓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再增大。在所有植物挥发性物质中,雌蛾对反-2-己烯醛的EAG反应值最大,为331%,雄蛾对正己醇的EAG反应值最大,为298%。在同一浓度下,雌、雄蛾的触角相对反应值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且均未超过2倍。

关键词: 小菜蛾 触角电位反应 十字花科植物挥发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瓜钝绥螨对日光大棚茄子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生物安全学报 2011

摘要:为了评价胡瓜钝绥螨在我国日光大棚中对茄子上烟粉虱虱的控制作用。笔者研究了在24~34℃下胡瓜钝绥螨以烟粉为猎物时的发育历期,并在我国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基地上开展了利用胡瓜钝绥螨控制日光大棚茄子上烟粉虱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胡瓜钝绥螨能够取食烟粉虱的卵、成虫、若虫及伪蛹;利用胡瓜钝绥螨能有效地控制烟粉虱成虫、卵、若虫种群数量的增长。根据胡瓜钝绥螨和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大棚茄子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笔者提出了在日光大棚中应用胡瓜钝绥螨控制茄子上烟粉虱的策略:(1)在茄子的整个生长季节(250d)中需释放胡瓜钝绥螨4~6次,苗期每次每株释放5~10头,结果期每次每株释放20~40头;(2)释放胡瓜钝绥螨的生防区比常规化防区减少农药使用18次;(3)安装防虫网、适时释放胡瓜钝绥螨是生防成功之关键,生防区配合使用黄板效果更好。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烟粉虱 生物防治 捕食螨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虎尾轮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新农村(黑龙江) 2011

摘要:虎尾轮是闽南地区越冬作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多种入药功效.本文对虎尾轮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作以研究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虎尾轮人工种植技术值得广泛推广,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虎尾轮 试验 栽培技术 推广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着色技术方案对河田鸡外观肤色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2011

摘要:将1980羽1日龄河田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330羽。在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一致条件下,对照组全期(1~105d)添加黄色素及红色素,试验组1~42d日粮不添加色素,生长后期(43~105d)在对照组基础上减量添加黄色素及红色素各2.5mg/kg、提高维生素E50mg/kg及补饲2%海藻粉,测定28d、42d、75d、95d及105d河田鸡脚胫及上市日龄(公鸡95d、母鸡105d)翅下皮肤色度(罗氏比色扇值)。结果表明:(1)1~75d试验组公鸡或母鸡脚胫色度(罗氏比色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至河田鸡上市日龄,试验组与对照组公鸡或母鸡脚胫及翅下皮肤色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95d公鸡脚胫色度达10~11度,105d母鸡脚胫色度达8~9度,公鸡、母鸡翅下皮肤色度达4~5度,试验组在76~105d阶段着色效果显著;(3)对照组每羽河田鸡着色成本降低0.07元。

关键词: 河田鸡 着色 外观肤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