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现代城市公园绿地营造——以泉港区锦绣公园景观绿地规划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2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开放性的开敞空间,对构建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起着重大作用。以泉港锦绣公园为例,以不同景点形式结合现代绿地手法,营造城市公园的主题特色和时代特征。


观赏向日葵新品种‘闽葵1号’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闽葵1号’系利用杂交、自交、回交等育种途径选育出的观赏向日葵新品种。结果显示:该品种经RAPD分子标记鉴定其是亲本的杂交后代,其花色与其父母本差异明显,表现为舌状花瓣黄橙色,花盘绿色,管状花褐黄色,花粉黄色,花朵黄绿层次分明,观赏性状稳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四季种植,全生育期为88~115 d,株高为115~172 cm,花盘径为7.5~8.2 cm,花径为13.5~15.8 cm,花瓣为33~40枚,瓶插寿命为9~13 d,切花产量为9.0~12.0万枝/hm2。‘闽葵1号’可作切花生产或庭院景观种植观赏,适宜在无霜地区露地栽培,其它地区冬季简易保护栽培。于2011年12月通过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的要点。


柑橘果实不同部位氨基酸的测定与分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2
摘要: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茂谷橘橙、夏橙和柠檬3个品种柑橘果实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柑橘果实中富含天门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17种氨基酸总量及药效氨基酸总量都以果皮高于果肉,说明柑橘不同部位在营养学和医学上都有较大差异;柠檬果肉中氨基酸含量高于茂谷橘橙和夏橙,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4.18~32.12 mg/kg,茂谷橘橙果肉中的氨基酸含量高于柠檬和夏橙,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85~9.87 mg/kg;柑橘果实中药效氨基酸含量丰富,柠檬果肉含量最高,茂谷橘橙果皮中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40.44、85.88 mg/kg。


温、湿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探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及茶梢内着卵量的种群动态,以及温湿度对茶园中叶蝉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成虫、若虫及梢内着卵量均有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且成虫、若虫和卵三者都呈显著的正相关。②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虫口数量受田间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温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影响最大,茶梢内假眼小绿叶蝉的着卵量与温度关系很密切,气温高于28℃或者低于20℃都不适宜小绿叶蝉产卵繁殖。③对温度和田间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若虫虫口数量、茶梢内着卵量呈现Yield Density模型变化规律。
关键词: 温度 相对湿度 假眼小绿叶蝉 种群动态 Yield Density模型


转几丁质酶基因水稻抗纹枯病性及农艺性状遗传特性
《南方农业学报 》 2012 CSCD
摘要:【目的】揭示转基因水稻的纹枯病抗性及其非目标变异性状的遗传特性,为合理利用转基因水稻进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海转A为父本、竹籼B为母本杂交,通过对杂交F1和F2代的抗病性状进行分析,揭示海转A的纹枯病抗性和部分非目标变异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转基因海转A除抗纹枯病性较非转基因亲本竹籼B有显著提高外,还存在穗粒数和千粒重两个非目标性状的变异,穗粒数较竹籼B增加44.2%,而千粒重降低12.1%。海转A的抗纹枯病性表现为存在主效基因的多基因数量遗传特性,而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此外转基因海转A的抗病性、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竹籼B,说明其稳定性较低。【结论】外源抗病基因的导入提高了水稻的抗病性,这种影响以主效基因的形式表达;而外源基因导入引起非目标性状的变异,但没有改变其原有的典型数量性状遗传特征。
关键词: 转几丁质酶基因水稻 海转A 纹枯病抗性 农艺性状 遗传特性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循环提取长裙竹荪抗氧化物质工艺研究
《食用菌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和工作间歇比为自变量,以粗提物对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对超声波循环提取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抗氧化物质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超声功率580 W,工作间歇比3.6/1,在该条件下,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46.45%,粗提物得率为30.37%。


彩色马蹄莲‘高原’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农学学报 》 2012
摘要:以彩色马蹄莲‘高原’块茎为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筛选适合彩色马蹄莲快繁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在初代试验中对块茎的消毒以0.1%HgCl2处理15 min为宜;MS+0.5 mg/L 6-BA+0.1~0.2 mg/LNAA为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0 mg/L 6-BA+0.2 mg/L NAA能使愈伤组织分化出状态良好的丛生芽并继续增殖;在生根培养基1/2MS+0.2 mg/L NAA+10%香蕉上生根率100%,试管苗生长健壮,根系粗壮发达。试验为彩色马蹄莲的快繁体系及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双孢蘑菇子实体原基与菇营蛋白质表达变化分析
《食用菌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子实体发育初期的蛋白质表达变化,采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对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原基与菇蕾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发现14个表达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经质谱分析(MALDI-TOF/ToFMS)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到10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乙醇氧化酶与醇类代谢相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水合酶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酶体、5-甲基四氢三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维生素B12不依赖型甲硫氨酸合成酶、1-吡咯琳-5-羧酸脱氢酶、NADP依赖的谷氨酸脱氢酶与氨基酸或蛋白质代谢直接相关,而WD40重复蛋白、肌动蛋白、热激蛋白70则与细胞内多种生物过程有关,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余4个仅在双孢蘑菇蛋白质组中鉴定到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