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粤丰紫红茄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用广东地方品种东莞大茄经多代自交筛选而成的自交系东选D 2 1 0作母本 ,用华南地区栽培品种双头齐大紫红茄经多代自交分离纯化筛选出的自交系双选S 1 1 0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杂种一代粤丰紫红茄 ,比对照品种长身紫茄早熟 7~ 10d(天 ) ,前期产量增加 6 8.5% ,总产量增加 4 5.2 % ;果实长棒形 ,长 2 5~ 2 7cm ,横径 5.0~ 5.2cm ,单果质量 0 .2kg ,果皮薄、深紫红色、有光泽 ,果肉白色 ,种子少 ,品质优良。大田生产一般每 6 6 7m2 产量 2 50 0kg左右 ,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栽培 ,至 1999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 2 0 0 0hm2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将 4种不同种质的 7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可育期内相互杂交 ,将其杂交组合的F1、F2 代在广州长日高温条件下种植 ,观察其育性表现 ,并进行等位性测验 结果表明 ,N1 2S与N1 8S的不育基因完全等位 ,W741 5S与5 46 0S之间 ,安农S - 1与W741 5S、N1 2S(N1 8S)之间光温敏不育基因部分等位 ,即它们两两之间存在 1对位点相同的不育基因 W6 1 5 4S与所有其他 6个不育系 ,衡农 - 1S与所有其他 6个不育系 ,5 46 0S与W741 5S之外的其他 5个不育系 ,不育基因均完全不等位 文章还对不育基因等位性划分标准 ,以及光温敏不育系的转育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PTGMS) 育性分离 等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溶番木瓜全肉固体饮料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番木瓜固体饮料的加工技术 ,以新鲜番木瓜为原料 ,经前处理、热烫、打浆及粉碎、营养调配、均质、真空脱气、灭菌、低温真空浓缩、干燥、包装等工艺 ,制成了营养和风味俱佳的速溶固体饮料。本产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 ,尤以糖分、维生素 C及胡萝卜素的含量最为丰富 ,冲调性好、速溶、甜酸适口。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色素、香精、防腐剂 ,利用番木瓜全果肉 ,并通过蔗糖、麦芽糊精的吸附作用 ,最大限度保留了番木瓜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抛秧稻田化学除草研究
《农药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用 2 0 %克无踪溶液 2 0 0ml/ 6 6 7m2 喷施稻田 ,保持田面无水 3天 ,然后灌水浸泡田间 ,3天后抛秧 ,可有效控制免耕抛秧稻田的草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甘蓝夜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微生物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从广州市郊菜地捕捉的甘蓝夜蛾 (BarathrabrassicaeL .)幼虫体中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 (简称Bab M)。孢子呈长卵圆形 ,大小为 :4 0 2± 0 36μm× 1 99± 0 36μm ;孢子表面抗原与家蚕传统微粒子孢子 (Nosemabombycis,简称N .b.)具共同抗原性 ;Bab M微孢子虫孢子的内部结构、发育的特征与N .b.孢子相类似。Bab M微孢子虫对三龄起蚕感染中量 (IC50 )为 6 0 3× 1 0 4 粒孢子 ;经卵传染频率较高。初步阐明了从甘蓝夜蛾分离的这种微孢子虫与家蚕N .b.同为Nosemabombycis种 ,但存在着变异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条灰灯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从广东省曲江县蚕区捕捉的黑条灰灯蛾(Creatonotus gungis L)成虫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孢子大小为(3.03±0.17)μm× ( 1.90 ± 0.07)μm;孢子的血清学类型、超微结构与传统的家蚕微粒子孢子(Nosema bombycis,简称N.b)有差异;黑条灰灯蛾微孢子虫的发育周期符合Nosema属的特征;对家蚕有中等程度的感染能力,经卵传染频率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汁澄清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几种常见的果汁澄清方法在桑椹汁上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超滤法澄清效果最好 ,其次为单宁 -明胶 -硅胶澄清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