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马铃薯Y病毒siRNA介导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病毒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为防治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转基因植株为抵抗PVY侵染提供有效途径。简述了目前PVY病毒siRNA介导抗病基因工程的主要方法策略,包括PVY不同功能基因介导的病毒抗性差异、影响PVY抗病毒基因工程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PVY不同株系联合抗病基因工程研究概况,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更好地控制PVY危害提供借鉴。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 抗病 基因工程 转基因植物 siRNA介导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外来玉米群体选系农艺性状及抗病性鉴定

中国种业 2014

摘要:以20份国外早熟玉米群体选系为试验材料,对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选系中同时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材料共有9份,分别为fgs01、fgs02、fgs06、fgs08、fgs11、fgs12、fgs13、fgs16、fgs20,其中,fgs01、fgs08、fgs13、fgs16等4份材料的单株产量均超过了70g,熟期在97~111d,属于极早熟材料,在今后的育种中应着重加以利用。

关键词: 玉米 群体选系 农艺性状 抗病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向日葵实用栽培技术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摘要:观赏向日葵深受人们喜爱,广泛用于切花、盆花、染色花、庭院美化及花境营造等领域。本文对观赏向日葵的植物学特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为我国观赏向日葵栽培养护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观赏向日葵 栽培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展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信息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在对国内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Android智能手机作为农业信息服务终端的解决方案,通过其较低的硬件成本和便捷的现场处理能力,构建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利用该平台将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支持成本。

关键词: Android 农业信息 服务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年生牧草稗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一年生牧草的遗传多样性,试验以17份叶用稗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Excel和SPSS/PC软件对其数量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异系数的分布范围很广,在7.39%~25.71%之间。小穗一级分枝数与穗长、穗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穗重与穗宽、小穗一级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穗重和穗宽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穗宽与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重与植株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在新品种选育时可以利用外部性状的相关性同时获得几个性状都优良的新品种。

关键词: 一年生 牧草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酸酶固定化条件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将植酸酶固定到壳聚糖载体上,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共价结合的方法,对酶的固定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固定化的主要因素:戊二醛溶液的体积分数、加酶量和交联时间进行分析,以酶活力为指标,评价各水平间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植酸酶固定化最佳条件为戊二醛溶液的体积分数4%,加酶量65U·g-1,交联时间5h,酶活力1 665U。

关键词: 植酸酶 壳聚糖 戊二醛 固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同工酶谱带的影响效应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以空间诱变冰草F1植株为材料,对诱变后冰草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株空间诱变蒙农杂种冰草株系和对照冰草之间表现出一定的遗传性,每一株空间诱变蒙农杂种冰草都有自己的变异酶带;对照冰草有6条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诱变冰草的酶带数从3条到8条不等,大部分酶带强度趋于减弱;对照冰草有8条酯酶同工酶酶带,诱变冰草的酶带数从3条到10条不等,大部分酶带强度趋于减弱。

关键词: 蒙农杂种冰草 空间诱变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地区韭蛆发生规律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确定哈尔滨地区韭蛆的最佳防治时期、方法及部位,以越冬韭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及室外盆栽饲养技术,对韭蛆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露地、保护地韭蛆一年发生3代,以一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露地发生在5月中旬,保护地发生在5月初;越冬虫态发育起始温度为16℃;成虫活跃在土壤表面高度10cm空间,幼虫活跃在土表2cm根际。

关键词: 韭蛆 生活史 活动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

大豆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鉴定受条件和方法的制约,一直是大豆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抗病鉴定提供了高效而准确的鉴定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病不同世代的育种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抗病基因型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标记基因型在不同分离世代的鉴定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分离群体世代的增加,抗病个体在分离群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世代的卡方测验表明抗病性由2个隐性基因控制;基于抗病基因Rhg1开发的Indel标记rhg1-I4和SCN_Res Bridge对表型的检测效率达到88.89%,显著高于Satt309(50.00%);随着育种群体世代的增加,标记检测效率有所提高。不同标记组合并没有提高标记的检测效率。结果证明基于抗病基因序列开发的功能性标记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病 抗性鉴定 基因型 检测效率

吸虫塔监测中有翅蚜迁飞数量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大豆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2013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通过建立昆虫吸虫塔对蚜虫迁飞的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蚜虫迁飞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迁飞历期为150~160 d,每周的迁飞量变化很大,每年约有6~7周为大量迁飞期;吸虫塔的监测结果对田间蚜虫的发生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蚜虫的迁飞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前期温度是影响蚜虫羽化迁飞的重要因子,而强降水的天气可以造成迁飞蚜数量的大幅度减少。

关键词: 蚜虫 吸虫塔 迁飞 气象因子 数量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