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南海短尾大眼鲷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南海北部陆架和南海南沙西南陆架6个地理位点采集224尾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样品,采用线粒体控制区(mt DNA D-loop区)序列分析了其种群遗传结构,探讨了6个采样位点之间短尾大眼鲷种群归属关系。所得224条同源序列D-loop片段(729 bp)中检测到101个突变位点和9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定义了172种单倍型;遗传多样性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0.980 5~0.997 1)和低核苷酸多样性(0.048 2~0.060 9)的特点;系统发育分析、分子方差分析和成对的Fst分析显示南海各群体之间有较高的遗传同质性,遗传分化不显著,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地理分支或聚簇;中性检测和不对称分布分析发现南海的短尾大眼鲷群体发生过种群扩张。结果表明,南海海域的6个短尾大眼鲷群体属于同一种群,该结果为今后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渔业资源共享和争取捕捞配额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种群判别 遗传结构 线粒体控制区 短尾大眼鲷 南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生产菌株与分离株的抗原性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商品化嗜水气单胞菌(Ah)败血症灭活疫苗生产菌株J-1与近年来分离的YYK090901菌株的抗原性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了抗J-1血清和抗YYK090901血清识别28株嗜水气单胞菌全菌蛋白情况,并通过细菌凝集试验测定了这2种抗血清与28株菌株的凝集效价。结果表明2种抗血清均能够识别25株菌株的大多数全菌蛋白,但识别GYK1、G060718-2L、Ah120606L 3株菌株的蛋白条带较少,2种抗血清识别同一株菌的全菌蛋白条带不完全一致。抗YYK090901血清对YYK090901、Ah120606L、JX120701具有较高的凝集价(211),对J-1、GYK1等16株菌的凝集价为26~210,其中对J-1、GYK1的凝集价分别为27、210;对N-1-2、TTF20130613L等9株菌的凝集价较低,为24~25。抗J-1血清对1990s年和2012年~2013年分离的大部分菌株均具有较高的凝集价(211~212),仅对GYK1、TTF20130613L等6菌株凝集价较低,为24~25。本研究结果表明,J-1与YYK090901的抗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商品化疫苗 抗原性 凝集效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月水母排精诱导及胚胎发育研究

水产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海月水母有性繁殖的关键过程,采用实验生态学及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光周期、食物条件、机械损伤对其排精诱导的效果,并对其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详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长光照(14 L∶10 D)、饥饿、机械损伤等因素能有效诱导性成熟的海月水母排精;海月水母体内受精过程:雌性海月水母伞缘触手将雄性排出的精子细丝收集到伞缘的食物囊处,通过口腕进入口腕基沟,先后经胃口腕沟、胃循环沟等水管系统到达卵巢,精子与成熟卵子结合完成受精;海月水母受精卵为球形,卵径150μm左右,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卵裂期、囊胚形成期、囊胚期、原肠胚形成期、原肠胚期及浮浪幼虫期6个时期。受精卵在(22±1)℃的水温下,经29 h 20 min发育为浮浪幼虫,经过73 h 20 min发育为四触手螅状体。研究为揭示海月水母的暴发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海月水母 诱导排精 受精 胚胎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沙群岛美济礁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浮游动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利用2012年7月在南沙群岛美济礁海域开展的13个站次的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对美济礁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表明:(1)美济礁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出现15个类群138种(类)浮游动物;(2)优势种组成复杂、区域变化明显,单一种的优势度不高;(3)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湿重生物量分别为117.70个/m3、69.01 mg/m3,浮游幼虫在总密度中所占比例最大;(4)浮游动物非常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平均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4.93、3.33和0.67;(5)浮游动物可划分为2个群落,分别为潟湖-礁坪区群落和向海坡群落;(6)受珊瑚礁不同生物地貌带的空间异质性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美济礁浮游动物群落区域差异明显。潟湖区浮游动物多样性较高,生物量最低;礁坪区浮游动物数量大,但分布不均匀,且多样性水平最低;向海坡区浮游动物种类最多、多样性非常丰富,但栖息密度最低。

关键词: 南沙群岛 美济礁 浮游动物 群落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南方地区鱼源气单胞菌不同种类的流行特征

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深对我国南方地区养殖鱼类中不同种类气单胞菌流行特征的认识,选取2009年至2014年间我国南方地区70口池塘患病的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鳜鱼、斑点叉尾和乌鳢等15种鱼类体内分离的143株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保守基因gyr B和rpo D的序列测序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143株气单胞菌中有维氏气单胞菌80株,嗜水气单胞菌40株,简氏气单胞菌9株,舒氏气单胞菌10株和水生气单胞菌4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养殖鱼类气单胞菌病的病原具有较高的种类多样性,其中维氏气单胞菌(80/143,56%)的出现比例最高,该菌主要感染草鱼、鲢鱼和鳜鱼等;嗜水气单胞菌次之(40/143,28%),其主要感染鳙鱼、团头鲂和斑点叉尾等;简氏气单胞菌(9/143,6%)亦常常在感染的草鱼、鳙鱼、广东鲂和锦鲤等鱼类中检出;目前,舒氏气单胞菌(10/143,7%)的感染宿主则较为单一,仅在患病乌鳢中分离得到该病原;水生气单胞菌(4/143,3%)目前仅在患病美国红鱼中发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地区鱼类气单胞菌败血症主要是由维氏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并且常出现这两种菌的复合感染。本研究将为我国南方地区养殖鱼类气单胞菌病的流行病学分析、疾病预防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气单胞菌 gyr B基因 rpo D基因 流行病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是服务于渔业管理业务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管理业务将纳入到系统中来,系统的运行效率与业务协同性将会面临挑战。笔者通过架构设计关键技术的分析研究,基于企业架构(EA)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技术,提出了面向渔业管理的系统架构框架,优化了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根据业务需求和管理战略从全局的角度对系统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进行设计,构建基于SOA的业务服务技术架构,以解决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满足不断发展的信息化需求,为系统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提供技术模型,为系统的可持续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 渔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架构 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耳石形态实例研究

淡水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东北水域六种常见鲤科鱼类微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从传统形态分析法(I)和椭圆傅立叶轮廓分析法(EFA,Ⅱ)两方面进行形态学分析。对第I类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Bayes逐步判别分析及对第Ⅱ类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鲤科鱼类微耳石形态不仅具有种间多样性特征,还具有种内相似性特征;结果还表明,自判别的正确率达到了69.9%,主成分分析优化后的第Ⅰ、Ⅱ类参数的综合变量自判别将正判率提升至81.6%,表明微耳石形态对鲤科鱼类物种鉴别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Matlab软件 椭圆傅立叶分析 物种鉴别 耳石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西林代谢产物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体内的消除规律及其对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以30 mg/kg体重剂量投喂呋喃西林药饵5 d后,检测对虾各组织中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浓度和肝胰腺中的药物代谢酶活性。结果显示,肝胰腺中药物起始和达峰浓度最大,远远高于其他各组织。20 d实验结束时,SEM浓度依次为肌肉>鳃>甲壳>血淋巴>肝胰腺,消除半衰期为肌肉(5.89 d)>甲壳(4.66 d)>鳃(2.95 d)>血淋巴(2.70 d)>肝胰腺(1.47 d),肝胰腺中SEM消除最快,肌肉中消除最慢,药物残留时间较长。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肝胰腺中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和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停药3 h时,ECOD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酶活性被最大程度抑制,随后出现上升趋势,并分别于48、72、96、120、240 h时,EC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PND在停药6 h和9 h时活性最低,被抑制效应最大(P<0.01),240 h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之后APND活性降低并趋向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SEM在中国对虾体内消除缓慢,消除半衰期较长,并对ECOD、APND酶活性有影响,推测ECOD、APND参与呋喃西林在中国对虾体内的代谢消除。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呋喃西林 氨基脲 消除规律 细胞色素P4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鳍吻鮈胚胎发育特征观察

四川动物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工繁殖获得的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受精卵为材料,观察了长鳍吻鮈胚胎发育,分析了其发育特征。结果显示:成熟长鳍吻鮈卵的卵径为1.52 mm±0.07 mm,吸水膨胀后卵膜径达到6.44 mm±0.08 mm,为卵径的4.2倍。在水温17.35℃±0.24℃条件下,长鳍吻鮈受精卵历时73.50 h孵化出膜,出膜仔鱼全长6.25 mm±0.11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积温为1275.44℃·h。根据胚胎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将长鳍吻鮈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阶段26个时期。结果表明:长鳍吻鮈受精卵吸水后的卵膜径、出膜前胚体蜷曲程度等可作为长鳍吻鮈早期发育阶段形态学鉴定的依据。长鳍吻鮈胚胎发育阶段的积温高于一些产漂流性卵鱼类。

关键词: 长鳍吻鮈 胚胎发育 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体内蓄积规律及其对组织的病理损伤

中国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每天1次,并于停药后24 h及240 h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对4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肾、软骨、肝、血清,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清中药物浓度无显著差异;而肝、肾和软骨中均差异显著,停药240 h后,显著性消失。切片结果表明,50 mg/kg剂量连续给药5 d后,实验鲟肝、肾组织开始结构损伤变化,100 mg/kg剂量连续给药3~5 d后,损伤情况持续加重,停药240 h后,肝组织损伤情况有逐渐恢复趋势,而肾组织未见明显恢复趋势;而100 mg/kg连续给药3~5 d后,软骨组织出现软骨膜内层细胞减少;停药240 h后有恢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鲟中使用剂量应小于50 mg/kg,连续给药次数低于5次,以避免对鲟肝组织造成损伤,引起肾不可逆损伤及影响软骨细胞发育和再生,对软骨组织造成潜在影响。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西伯利亚鲟 蓄积规律 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