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香蕉枯萎病菌esyn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香蕉枯萎病菌恩镰孢菌素合成酶基因esyn1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esyn1基因核苷酸序列阅读框架全长546 bp。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片段编码181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19.9 ku,等电点为5.06。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它与半裸镰刀菌、层出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esyn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6%、94%、77%。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esyn1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与大豆问作效应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香蕉与大豆的问作试验,对蕉豆间作园的主要生态因子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蕉豆间作能有效提高蕉园土壤的养分含量,有利于调节蕉园的温湿度,并能促进香蕉的生长;还能明显减少杂草的生长和减轻害虫的危害;蕉豆间作还能显著地提高蕉园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间作模式.

关键词: 香蕉 大豆 间作 微生态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色氨酸水平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体成分沉积及下丘脑5-羟色胺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色氨酸(Trp)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体成分沉积、血清游离Trp以及下丘脑游离Tr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根据二次回归模型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总Trp和可消化Trp需要量。选用2000只1日龄岭南黄鸡,采用5×2两因子设计,设5个饲粮Trp水平(0.13%、0.16%、0.19%、0.22%和0.25%)和公母2个性别。结果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Trp可显著改善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P<0.05),提高机体蛋白质沉积量和母鸡氮沉积率(P<0.05),增强机体脂肪和腹脂沉积(P<0.05)。基础饲粮中补充Trp可提高母鸡血清游离Trp浓度和公、母鸡下丘脑中游离Trp浓度(P<0.05),有提高公、母鸡下丘脑中5-HT浓度的趋势(P<0.10),且下丘脑5-HT浓度与平均日采食量和Trp日摄入量呈一定正相关(r=0.85,P=0.069),血清游离Trp浓度与下丘脑中游离Trp(r=0.81,P=0.094)和5-HT的浓度(r=0.81,P=0.100)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说明饲粮中Trp可能通过下丘脑5-HT的神经递质作用来调节黄羽肉鸡的采食量。饲粮中Trp水平与性别对黄羽肉鸡血清和下丘脑中游离Trp浓度、体蛋白质沉积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表现为母鸡的上述各项指标对饲粮Trp浓度的变化较公鸡敏感。根据二次回归模型估测1~21日龄黄羽肉鸡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和最大体成分沉积的95%处的总色氨酸需要量,母鸡为0.200%~0.210%或0.037~0.039g/d,公鸡为0.190%~0.199%或0.036~0.038g/d;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母鸡为0.179%~0.189%或0.033~0.035g/d,公鸡为0.169%~0.179%或0.032~0.034g/d。试验获得色氨酸需要量估测值因黄羽肉鸡性别、估测指标以及需要量表示方式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色氨酸 生产性能 体成分沉积 下丘脑5-羟色胺 营养需要量 黄羽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茶区蜘蛛新纪录及其地理分布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0年,通过对广东部分茶区蜘蛛的采集调查并核对了广东地区蜘蛛已有种类的分布情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记述了广东地区17种蜘蛛,分属于10科17属,为广东新纪录。

关键词: 蜘蛛 捕食性天敌 广东省 新纪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鸡粪后土壤磷形态及层间分布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施用鸡粪后华南水稻土中各形态磷素的累积特征及层间分布。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提取态磷占总磷的35.9%~46.7%,浓盐酸提取态磷占总磷的18.3%~36%,碳酸氢钠提取态磷占总磷的7.9%~18.5%,残留态磷占总磷的6.2%~15.6%,稀盐酸提取态磷占总磷的2.1%~6.8%,树脂态磷占总磷的1.5%~5.5%。可见,土壤积累的磷素中主要以有效性中等的氢氧化钠提取态磷为主,其次为有效性较差的浓盐酸提取态磷,而有效性很强的树脂态磷则很少;随着鸡粪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树脂态磷、碳酸氢钠提取态磷、残留态磷和氢氧化钠提取态磷的积累显著增加,稀盐酸提取态磷的积累增加不显著。由此所引起的土壤盈余磷素流失或淋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风险也增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积累树脂态磷的潜能显著降低,淋失风险显著增大。

关键词: 鸡粪 土壤 累积 Tiessen磷素分级法 淋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FAAS测定铅镉的基体改进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技术(GFAAS)是目前测定重金属铅和镉的主要方法之一,国内外开展了GFAAS的基体改进剂技术研究,以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实现样品中铅、镉的准确测定。重点介绍了GFAAS测定铅、镉研究中的基体改进剂研究成果,包括其选择依据、作用机理与实际应用,并分析了其在直接进样法快速测定时的应用前景与效果。

关键词: GFAAS 基体改进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设施蔬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福建农业科技 2011

摘要:通过分析广东省设施蔬菜的发展概况、设施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发展限制因素,提出了发展高级保护设施栽培,完善简易设施栽培,加强设施蔬菜专用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广东省 设施蔬菜 现状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1

摘要:鸡住细胞白虫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禽类原虫病,文章从免疫机理、疫苗的研究、免疫诊断与治疗三个主要方面,对白冠病病原之一的卡氏住白细胞虫的免疫学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卡氏住白细胞虫 白冠病 免疫机理 疫苗 免疫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甘薯新病害一茎腐病的研究初报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以来广东省主要甘薯产区发现1种甘薯新病害,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变黄,茎基部呈黑色水浸状腐烂,并逐渐沿茎枝向顶端腐烂,后整株倒伏、死亡.从甘薯病茎部分离得到了病菌,经柯赫法则验证为致病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菊欧文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采用茎枝、菌液共培养法接种8个甘薯品种,结果表明8个品种均无抗病性,病原菌致病性较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该病害.

关键词: 甘薯 茎腐病 菊欧文氏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

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