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10

摘要:文章在总结分析全国农业科研院所有关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与使用的政策措施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等方式,具体研究了农业科研院所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与方法。同时,结合各省市农业科研院所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实践,探讨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投入,加快培养,建立新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营造环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队伍建设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支莲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及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半支莲植株不同部位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变异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半支莲萌动种子,0.05%秋水仙素处理12h的变异率最大、为11%;对茎尖生长点,0.10%秋水仙素处理48h的变异率最大、为75%;对根尖,采用4%二甲亚砜与0.05%秋水仙素混合溶液处理8h和16h的变异率最大、为16.7%。可见,秋水仙素诱导半支莲茎尖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改良浸根法,萌动种子效果较差。形态学鉴定结果发现,变异株叶片明显变短、变宽,叶色浓绿,花径变大;解剖学鉴定结果表明,变异株气孔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对照株,气孔数少于对照株,花粉直径也明显增大;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选的13株拟多倍体进行DNA含量分析,有11株产生了多倍体变异,总变异率达84.6%,其中四倍体7株、八倍体3株、嵌合体1株。

关键词: 半支莲 秋水仙素 多倍体诱导 倍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植物新资料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摘要:报道了3种海南新记录植物和1个海南新记录属.新记录属为小金梅草属(HypoxisL.);新记录种分别为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闽粤千里光(Senecio stauntonii)及小金梅草(Hypoxis aurea).

关键词: 植物新记录 海南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豆蛋白淀粉样纤维聚集后属性的变化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探讨了芸豆蛋白的淀粉样纤维聚集后的溶液和形成凝胶属性的变化。一定浓度的蛋白质溶液在低pH和低离子强度的条件下,加热可以形成线性聚集。蛋白质分子热聚集,导致了溶液和形成的凝胶性质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淀粉样纤维蛋白质的形成可以通过刚果红的波长扫描来确定,流变仪测定蛋白溶液的粘度和形成凝胶的强度,扫描电镜观察蛋白质构象变化后的微观形态。

关键词: 芸豆蛋白 加热聚集 淀粉样纤维 性质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羽肉鸡的饲养环境与营养

广东饲料 2010

摘要:当前饲料养殖企业面对动物源性食品市场消费萎缩、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动物疫情复杂、物源性食品市场价格长时间低位运行等困难,饲料养殖企业都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本文试图从科技的角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CSCD

摘要:以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各个阶段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种子萌发的培养基1/2MS+马铃薯汁15%;原球茎分化的培养基1/2MS+马铃薯汁20%+NAA 0.1 mg/L;壮苗培养基MS+香蕉汁10%+NAA 0.2 mg/L;生根培养1/2 MS+香蕉汁15%+NAA 0.5 mg/L。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种子诱导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白僵蚕的人工培养研究

广东蚕业 2010

摘要:白僵蚕是我国传统中药,临床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大。本研究通过开展菌种筛选、最佳接种剂量、适宜蚕品种等研究,综合僵蚕生产得率、收获整齐度、僵蚕平均单条重量等调查结果确定了最佳菌株、最佳接种浓度和适宜的蚕品种,可为白僵蚕的规范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白僵蚕 白僵菌 蚕品种 人工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柑橘异源四倍体杂种花粉生产瘪籽沙田柚果实

广西植物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柑橘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即四倍体粗柠檬与哈姆林甜橙体细胞杂种,简称"HR";酸柚与粗柠檬体细胞杂种,简称"SR";墨西哥来檬与伏令夏甜橙体细胞杂种,简称"KV")为父本,分别与二倍体单胚性沙田柚进行有性杂交,在生产上获得瘪籽沙田柚果实,并对果实品质进行分析(以四季柚花粉亲本为对照)。结果表明:授予柑橘异源四倍体杂种花粉的果实种子败育十分明显,果实瘪籽率达41.4%~96.0%,与对照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但果实单果重、果肉重、果皮重、果皮厚和果形指数与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全糖、Vc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也无明显变化,且较适合于瘪籽沙田柚果实生产的体细胞杂种是HR和SR。

关键词: 体细胞杂种 瘪籽沙田柚果实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肝体比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用初始体质量(0.33±0.00)g/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42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含6%鱼油的对照饲料(FO)和3种添加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试验饲料,鱼油和豆油分别为:4.5%+1.5%,3.0%+3.0%和1.5%+4.5%(分别记作25SO、50SO和75SO),观察了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和肝体比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豆油比例的增加,试验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O(P<0.05),其中75SO组存活率最高.与对照组FO相比,各试验组对虾的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75SO组饲料系数最低.随着豆油添加量增加,肝体比呈上升趋势,25SO组和50SO组肝体比与FO组无显著差异(P>0.05),75SO组肝体显著高于FO组(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豆油可以部分替代鱼油,而不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增质量率(y)与饲料中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量(x)的关系为y=-0.016 8x2+1.207 4x+435.7,R2=0.781 9,当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比例为35.93%时,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质量率457.39%.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豆油 鱼油 生长性能 肝体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450尾初始平均质量为1.4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5%、10%和15%的液体乳酸菌制剂。试验虾在室内循环水簇箱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添加10%的乳酸菌组试验虾生长性能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13%(P>0.05)和4.23%(P>0.05);饵料系数较对照组也降低了8.38%(P>0.05),且显著低于5%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5%组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溶菌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且10%和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血清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组,除0.5%组外的试验组PO活性都高于对照组,除15%组外的试验组SOD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并显著低于10%组(P<0.05)。结果提示:添加乳酸菌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关键词: 乳酸菌 凡纳滨对虾 消化酶活性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