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花生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利用RT-PCR及RACE技术从花生种子中克隆得到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hchi,NCBI登录号:JN412735,该序列全长共1 061 bp,编码20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组成与其它已知的高等植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与大豆、倒捻子、蓖麻、毛果杨的同源性分别为81%、71%、70%和69%,且含有高度保守的活性位点。

关键词: 花生 查尔酮异构酶基因( )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梅新品种——软枝大粒梅

果农之友 2011

摘要:1选育经过1984年,在普宁市高埔镇龙堀村的青竹梅群体中,发现1株树姿较开张,枝梢较软垂,果实大,果实向阳面呈浅紫红色,肉厚核小,产量高的优良单株,列为初选单株。自初选以来,逐年对其进行高接和繁殖,其后代同样表现出母树的优良性状。1999年,经广东省和揭阳市专家考评,决选为优良新株系,取名软枝大粒梅。2003—2008年,我们对软枝大粒梅选种优株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茎秆与鸡粪混合堆肥效果的探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香蕉茎秆与鸡粪为底料进行了C/N分别为15.2、21.5、25.5、31.8、41.5的堆肥对比试验,定量化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温度、水分、pH和EC、全碳、全氮及C/N、养分有效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体初始C/N在20~40范围内,均能成功地进行好氧堆肥。当C/N低于15.2时,堆体温度上升快,但高温持续时间短,pH高,水溶性盐分的含量高,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较低,而且由于加入鸡粪太多,增加了堆肥的成本;当C/N大于41.5时,堆体温度上升慢,进入高温期所需时间长,堆体含水率过高。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堆肥初始C/N控制在20~30为宜,以25.5为最佳;腐熟期为27d左右,对应适宜的C/N判断值为18。

关键词: 香蕉茎秆 鸡粪 堆肥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根际促生菌的研究展望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一类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并增加产量的作用,兼有抑制植物病原菌、根际有害微生物的根际微生物,作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重要资源库,PGPR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着重从PGPR的概念演变、功能机制、研究手段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在分析香蕉根际促生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香蕉PGPR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病菌 根际促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式卤肉加工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

食品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广式卤肉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质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4因素4水平L16(44)正交试验设计对卤制温度、卤制时间、预煮时间、肉的厚度进行考察,通过理化分析检测卤猪肉的可溶性蛋白和TBA,并采用质构分析对卤猪肉的硬度、弹性、黏聚性和咀嚼性进行测定。结果:卤制时间对肉的硬度、咀嚼性、蒸煮损失、TBA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最大,煮制时间、肉的厚度分别对肉的弹性和黏聚性有最大影响;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可溶性蛋白、蒸煮损失和TBA互相之间显著相关。

关键词: 卤猪肉 加工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警惕花生黑腐病菌的入侵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现了花生黑腐病,该病害的典型症状是花生茎基部、果针和豆荚以及整个根系变黑腐烂,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罹病部位产生大量红色小点,是病原菌的子囊壳。病原菌为冬青丽赤壳菌(Calonectria ilicicola Boedijin & Reitsma),无性阶段是寄生柱枝孢(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 Crous,Wingfield & Alfenas)。花生黑腐病菌可侵染花生和大豆等20多种作物。应警惕花生黑腐病菌的入侵,及时有效地防止病害蔓延。

关键词: 花生 黑腐病 冬青丽赤壳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青枯病拮抗菌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初探

微生物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健康番茄根系采样,筛选出4株对番茄青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在NA培养基上抑菌圈直径>9 mm。其中拮抗菌株YB6抑菌活性最强且拮抗效果稳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初步确定为节杆菌属。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了发酵条件初步研究,得到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 d,培养温度30°C,初始pH值9.0,接种量3%,转速100 r/min,碳源蔗糖,氮源酵母浸膏。通过初步优化后拮抗菌株抑菌活性明显增强,最终对青枯病菌SST-Y和G2M1.70抑菌圈直径与NB培养基相比增加了76.72%和81.14%,差异显著。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拮抗菌株 生理生化 发酵条件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蛀蒂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及防治研究

中国热带农业 2011

摘要:应用逐日查蛹羽化进度法对荔枝蛀蒂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的发生期进行了预测预报,并分别评价了根据预测预报施药防治荔枝蛀蒂虫和非测报常规用药防治荔枝蛀蒂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预测预报,在荔枝蛀蒂虫成虫产卵高峰期施用浓度为6mL·L-1与3mL·L-1的0.3%印楝素乳油,可有效防治荔枝蛀蒂虫的为害,保果效果分别为95.75%和93.33%;喷施1.5mL·L-1与0.75mL·L-1的0.3%印楝素乳油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保果效果分别为87.88%和70.30%。在常规施药区中,施用20%氯虫苯甲酰胺0.5mL·L-1、10%高效氯氟氰菊酯1.0mL·L-1、0.3%印楝素1.0mL·L-1的保果效果分别为100%、91.69%和47.46%。可见,根据预测预报的结果,应用印楝防治荔枝蛀蒂虫效果远远高于无预测常规施用印楝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荔枝蛀蒂虫 预测预报 药剂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广东境内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状况,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对采自广东境内的57份果梅种质进行研究,筛选出适于果梅AFLP分析的8对MseⅠ和EcoRⅠ引物组合,这些引物可以将供试材料完全分开。利用8对引物组合对57份果梅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得到了清晰的多态性指纹图谱,共扩增出33 11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 624个,多态率为29.06%。UPGMA聚类表明,各品种间相似系数为0.56~0.90,多态性比例介于0.172 0~0.423 9,说明在分子水平上果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形态学性状体现的那样丰富,依相似系数0.75水平,可以将57份果梅种质资源分成8组。

关键词: 果梅 种质 遗传多样性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雷州杂草稻生物学特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盆栽法对采自广东省雷州地区6种谷粒性状差异显著的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杂草稻与栽培稻在生长前期植株形态相似;进入分蘖期后,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明显,表现为杂草稻株高偏高、分蘖数多、分蘖角度大、株型松散、成熟时间早;杂草稻的每穗粒数多,结实率、千粒重和谷粒长宽比偏低,芒长与颖壳色多样性分化明显,种子休眠性表现不一致,落粒性明显。

关键词: 杂草稻 栽培稻 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