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南稻区北部(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六省)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双季改单季的水稻种植制度的调整,为了阐明水稻种植制度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形成的影响,2007、2008年在怀宁县和潜山县采用田间调查与卵巢解剖等方法研究了单季中稻、双季晚稻中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及世代虫源性质。结果表明:安庆地区单季稻大面积种植后,6月中旬至7月下旬迁入的褐飞虱可以直接降落在单季中稻本田,并能连续繁殖,种群增殖倍数可高达数百倍,单季中稻褐飞虱的发生量高于双季晚稻;卵巢解剖确定了单季中稻及双季晚稻中褐飞虱各世代的虫源性质,单季中稻褐飞虱迁出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可以为长江三角洲后期迁入提供虫源,也可以在本地作近距离的扩散迁移,加重对双季晚稻的危害。皖南地区单季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不但显著增加了本地单季中稻、双季晚稻中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而且也导致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频繁出现褐飞虱的后期迁入。因此,水稻种植制度的变化对褐飞虱暴发种群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种植制度 暴发种群 单季中稻 后期迁入


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三化螟防治效果
《农药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30、45ga.i./hm2处理对三化螟的室内防治效果均达100%,15~0.9375ga.i./hm2五个剂量处理对三化螟的室内防效分别为96.67%、93.2%、85.71%、71.43%、64.29%;持效期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30ga.i./hm2持效期要显著长于其他防治药剂,第7天接虫的防效仍可达93%;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30ga.i./hm2的防治效果在几种供试药剂中是最好的,田间防效可达97.54%。
关键词: 20%氯虫苯甲酰胺SC 三化螟 防效


2种生物农药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活性
《农药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2种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和B.t.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药后24、48、72h阿维菌素的LC50值分别为8.23、4.83、4.05mg/L,B.t.的LC50值分别为4.62×106、2.23×106、1.86×106IU/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和B.t.制剂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良好控制作用,1.8%阿维菌素乳油(16.2ga.i./hm2)、8000IU/mgB.t.可湿性粉剂(1.44×1010IUa.i./hm2)和2000IU/mgB.t.颗粒剂(1.44×1010IUa.i./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24%、86.60%、84.32%,显著优于各药剂较低剂量处理的防治效果。


酶膜反应器在蛋白酶解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酶膜反应器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和分类。重点阐述酶膜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酶解反应装置在水解蛋白过程中的应用及其突出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该装置应用的局限性。


西花蓟马对3种茄科植物的选择行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培养皿法、Y形嗅觉仪法等分别测定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若虫及成虫在茄子、辣椒及番茄3种茄科植物间及同种植物不同处理(健康植物、机械损伤植物、虫伤植物、已虫伤植物)间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除健康辣椒对西花蓟马成虫无显著的引诱作用外,不同处理的3种茄科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虫伤植物的引诱活性最大,说明在虫伤植物中存在西花蓟马更嗜好的挥发性物质。不同植物不同处理对西花蓟马成虫的引诱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培养皿法测定的西花蓟马若虫在3种植物不同处理的偏好性均是茄子最高,其次为番茄,对辣椒偏好性最差;其中虫伤茄子对西花蓟马若虫的引诱力最强。西花蓟马成虫对健康植物的喜好性与若虫相同,但对虫伤处理与已虫伤处理之间的喜好性没有显著差异。


中小花型蝴蝶兰杂交特性和无菌播种培养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中小花型蝴蝶兰的杂交结实特性,提高育种技术和效率,选取9个中小花型蝴蝶兰品种作亲本按完全双列法进行自交与杂交,在81个组合中2个自交组合与17个杂交组合获得发育成熟的荚果,分别占自交组合数的22.2%和杂交组合数的23.6%。总平均结果率为12.3%,自交结果率为11.1%,杂交结果率为11.8%;作母本时9个品种平均结实率为13.63%,作父本时平均结实率为12.58%。蒴果生长呈S型曲线,可分为形成期、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各期时间长短受不同杂交组合的影响,快速生长期为30~50d,从授粉到采收时间为80~118d。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所需时间因组合而异,平均萌发率为83.3%,杂交组合较自交种子启动萌发早、萌发率高。


RNAi靶向GP5基因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JL/07/SW株GP5基因设计了3个RNA干扰靶位,构建shRNA表达质粒;将转染干扰质粒6 h后的MARC-145细胞接种病毒,并通过Real-time RT-PCR、TCID50、CPE、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对所设计的shRNA表达质粒的干扰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干扰质粒可以高效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说明GP5基因的这3个干扰靶位可能是PRRSV复制所必需的。本试验为PRRSV复制及基因组功能研究、抗病毒药物开发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RNA干扰 GP5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