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桑椹成熟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蚕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果2号和蜀椹1号盛花期后第3天的果肉中,DNJ质量分数分别为0.074 1%和0.072 5%,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DNJ含量逐渐降低,2个品种盛花期后第31天果肉中的DNJ含量比第3天的样品分别下降了49.80%和58.90%;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至盛花期后第27天达到最大,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和10.276%;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双峰变化,盛花期后第11天和第27天,果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313%、0.444%和0.264%、0.326%。另检测红果2号和蜀椹1号成熟桑子中的DNJ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但总黄酮含量却远远低于果肉中的含量,且未检测到多糖。依据检测结果初步认为,盛花期后第27天的桑椹是生产药食两用桑椹食品的优质原料。

关键词: 桑椹 1-脱氧野尻霉素 多糖 黄酮类化合物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诱导甜玉米产量性状变异及其SSR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1 CSCD

摘要:对甜玉米自交系1132种子经过空间诱变的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和自交繁殖,在SP2代植株发现穗行数、穗粗、穗轴粗和穗粒重等产量性状上出现变异的果穗,通过连续自交获得穗行数、粒深、穗粗比对照明显增大的稳定变异株系,其根系也明显发达。利用分布在10条染色体的198对引物对16份稳定变异株系的进行SSR多态性分析,发现32对引物存在多态性,变异座位在玉米基因组10条染色体均有分布,但在第3、第4、第8、第9等4条染色体的变异座位明显较多,占总变异座位的69.7%。

关键词: 甜玉米 空间诱变 SSR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菌剂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接种菌剂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植株磷含量和吸收量以外,施肥处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导致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植株氮素与钾素含量下降,但接种菌剂能够改善农艺性状,降低减产幅度,而且能够改善玉米籽品质,提高植株氮素与钾素养分含量及吸收量。不同菌剂处理间以FSB2农艺性状较好,而品质和植株养分无明显差异。另外,化肥配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能够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接种菌剂时效果更佳,在土壤养分方面以FSB2效果较好,而土壤酶无明显差异。说明接种降解菌剂有利于提高秸秆还田效果。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玉米 菌剂 品质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互作型弱感光特性的籼稻不育系金稻13A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稻13A是通过人工制保(金23B×博B)并与博A回交转育而成的具野败型不育胞质的互作型弱感光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株叶型较好,配合力强,穗大粒多,着粒密,直链淀粉含量适中,软胶稠度和低糊化温度,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于2006年10月通过了广东省技术鉴定。所配杂交稻具有弱感光特点,产量高,品质较优,后期熟色好,抗寒性强,其中金稻优122、金稻优368和金稻优998分别于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互作型弱感光性 不育系 金稻13A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免疫系统功能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以及参与免疫应答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都对肉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饲粮营养物质水平和饲料添加剂对肉鸡免疫功能的营养调控作用研究,旨在为肉鸡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营养 免疫 综述 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飞虱卵巢发育的形态变化过程及分级标准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卵巢解剖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迁飞研究和预测预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卵巢解剖是一项精细化的技术,在实际的病虫测报工作中,解剖技巧和分级标准难以被基层植保工作者掌握。为了使卵巢解剖技术在病虫测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病虫测报工作中卵巢分级的实践性及基层站点的可操作性,通过对不同羽化时长的褐飞虱长翅型雌虫进行卵巢解剖,详细描述了褐飞虱卵巢发育的形态变化过程,进一步完善了褐飞虱的分级标准,解决了之前的分级难点,且操作简便易行,分级特征明确,可广泛适用于我国各基层植保部门的常规监测和预报工作。

关键词: 褐飞虱 卵巢解剖 卵巢发育 分级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菲律宾玉米生产概况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菲律宾农业及玉米生产的概况,分析了2000—2010年的玉米生产收获面积、总产量、2000—2009年单产水平的变化情况,玉米的收获面积在240万~266万hm2之间徘徊,增幅不大;2000—2009年总产量增长55.9%,平均每年增长5.6%;单产增长45.9%,平均每年增长4.6%。同时,介绍了菲律宾玉米生产的品种类型、分布区域以及不同收获季节的产量比例,并指出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基础设施,特别是加大灌溉设施投入,以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关键词: 菲律宾 玉米 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红树林海泥中分离的抗真菌放线菌No.H75-11活性成分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11 CSCD

摘要:目的对我国南海红树林底泥来源的一株放线菌中的抗真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以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硅胶柱、Sephadex LH-20等层析手段进行活性追踪分离。结果从抗真菌活性菌No.H75-11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采用波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过氧化麦角甾醇(1)、尿嘧啶(2)、[N,N-′(3,3′-二乙基二氨基甲酸酯)-(4,4′-二甲基)]-二苯基脲(3)、抗霉素Aa1(4)、抗霉素Aa2(5)和4-(2-羟基乙氧基)-3-甲氧基-苯甲酸(6)。结论化合物4和5为抗霉素(antimycin)家族成员,初步的活性测试表明其对白色念珠菌显示出明显的抑菌活性,化合物3与6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本文首次报道了它们的核磁数据。

关键词: 放线菌 抗霉素 抗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木虱对福建茶和芸香科植物的选择性及其耐饥渴能力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也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菌的唯一昆虫媒介,给柑橘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相关研究表明,芸香科Rutaceae植物是柑橘木虱的主要寄主[1]。受全球性暖冬气候的影响,木虱的生存空间和寄主范围逐渐扩大[2],导致黄龙病大面积发生。国内外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调查56份芥蓝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并利用SRAP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312对引物中筛选出24对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74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47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19.6%。基于SRAP扩增结果 ,应用NTSYSpc2.1构建聚类树状图谱,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524~0.884,在相似系数为0.66的水平上,可将56份芥蓝分为6大类。由于芥蓝原产华南地区,其遗传多样性要小于芸薹属其它蔬菜。

关键词: 芥蓝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