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乳酸菌发酵酸面团对青麦仁面包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乳酸菌发酵酸面团对青麦仁面包品质的影响,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制作酸面团,添加到青麦仁面包中,并测定小麦面包、青麦仁面包、青麦仁酸面团面包3种样品的质构、感官评价、慢消化性淀粉含量(SDS)、挥发性风味物质等。结果表明:添加酸面团能显著降低样品的硬度、咀嚼性,增大弹性(P<0.05);添加酸面团的样品其感官评分接近于小麦面包,与小麦面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贮藏过程中,青麦仁酸面团面包的慢消化性淀粉含量低于其他样品,说明酸面团的添加能有效延缓面包的老化;小麦面包、青麦仁面包、青麦仁酸面团面包3种样品中分别检测出32种、42种、46种风味物质,有15种物质共同存在于3种面包中,表明酸面团的添加增加了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改善了面包的口味;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酸面团的添加能有效改善青麦仁面包的品质。


基于RFID手持终端的中小规模牛场养殖管理系统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中小规模肉牛和奶牛养殖场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采用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Android构建了手持式牛场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由Android软件端和RFID硬件端组成。其中,Android端以Android Studio为开发平台,采用SQLite轻型数据库。RFID硬件端包括:手持终端和RFID耳标。该系统提供牛群管理、育种管理、繁殖管理、泌乳管理、育肥管理、疾病防控、统计分析和用户管理等8个功能模块。系统在河南省4个牛场经过3年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识别牛只,并能够通过自定义快捷输入键,实现牛场业务数据的高效采集。通过柱状图、曲线图、表格等方式,实现牛场繁育、泌乳、生长、发病等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判断和指认不同发病部位的病症及特征图像,实现了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和防治。该系统通过整合牛场内各类业务流程数据,生成"决策分析一张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牛场 繁育 泌乳 智能终端 超高频RFID 信息管理系统


采用立方体取样法提高小麦根系研究精准性的探讨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少取样误差,提高小麦根系研究的精准性,于2018—2020年分别采用立方体取样法(CSM)、根钻法(CK1)、挖掘法(CK2)对西农979、周麦27进行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根系生长发育和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CK1和CK2处理,CSM处理的根干质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测定值较高,20~40 cm土层中不同处理上述指标测定值的差异大于0~20 cm土层,且在生育后期不同取样方法上述指标测定值之间差异较大。相较于CK1和CK2处理,CSM处理的根系活性测定值较高,通过不同取样方法测定的根系活性差异较大,尤其是在生育前期,而生育后期差异缩小;全生育期不同土层中根系活性的差异较大,表现为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而20~40 cm土层中不同取样方法下根系活性测定值的差异大于0~20 cm土层。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层中不同取样方法根系性状测定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方程的建立,可根据CK1、CK2处理的根系性状测定值估算CSM处理根系性状测定值,从而对CK1、CK2的测定值进行矫正。比较而言,立方体取样法虽然操作要求高,但获取的根样代表性强,根系性状调查分析精准度高、误差小。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研究精准性 立方体取样法 根钻法 挖掘法


基于工作流的统计年鉴数据清洗模型构建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统计年鉴数据集成整合和综合快速查询,以2000—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及《河南统计年鉴》等全国31个省(市、区)统计年鉴为例,深入分析其数据特征后,采用Alteryx Designer 2019.2学习版,基于工作流技术,经过提取目录及文件、提取文件中的表单、提取表单中表的内容、数据清洗及规范、规范标识数据的6个维度、数据重组和数据输出共7个步骤构建了统计年鉴数据清洗模型。结果表明,在16 GB内存的笔记本电脑上,模型用时4~5 h即可将数据容量达21 GB、包含33万个文件、120万张表单的统计年鉴数据清洗并整合为1套包含6 000多万条指标数据序列的标准规范数据集。构建的数据清洗建模方法具有高效、可溯源的优势。
关键词: 工作流 统计年鉴 数据清洗 Alteryx 质量控制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于2018-2020年在河南省商丘市、洛阳市和新乡市3个地点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以参试的8个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GE双标图分析了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方差分析表明,年份、地点、品种及其互作中除了年份×品种以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年份和地点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较大,依次为38.63%,32.86%,而年份×品种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最小,仅为1.31%。2019-2020年小麦产量比2018-2019年降低了9.71%,商丘地点连续2 a平均产量最低,显著低于洛阳和新乡地点平均产量。2 a 3个区试地点8个小麦品种的平均产量为8 049.04 kg/hm2,泰禾896产量最高,百农207产量最低。在丰产性方面,泰禾896、农科大888、盛科188、禾麦53、智优33号、偃亳369和濮大1030是丰产性较好的品种;在稳产性方面,百农207、禾麦53、农科大888和智优33号是稳产性较好的品种;在适应性方面,农科大888、泰禾896和盛科188是适应性较好的品种。研究结果为小麦新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麦 生态条件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山西省古交市大豆胞囊线虫新小种X12分布调查
《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X12是具有超强致病力的大豆胞囊线虫(SCN)新小种,于2012年在山西省古交市邢家社首次发现,该小种对大豆生产有巨大威胁.定期调查X12生理小种分布,对有目的地采取防治措施阻止X12小种扩散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9-2020年调查古交市土样,利用Riggs模式鉴定生理小种,绘制古交市X12生理小种分布图,探讨其周围生理小种类型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采集的受SCN感染的33份样本中, 26份鉴定出生理小种类型,占采集样本的78.8%; 2号和4号生理小种在该地区分布广泛, 2号小种检出频率为57.7%; 4号小种检出频率为42.3%.4号小种群体能够侵染优异抗源兴县灰皮支(ZDD2315)且胞囊指数(female index, FI)大于10,即被认定为X12小种,在此次鉴定为4号小种的11份样本中,有2份进一步鉴定为X12小种,含重复采集2012年在邢家社发现的X12样本;另有3份鉴定为4号小种的样本,其SCN群体能在兴县灰皮支上寄生,但FI未达到10.这26份样本的SCN群体能在Peking和PI88788上寄生,且FI>50的分别占73.1%和57.7%.表明,除邢家社发现有X12小种,在河口镇也发现了X12小种;在邢家社周围810 km2仅检测到2号和4号小种;有3份样本的SCN群体有可能会优先由4号小种进化为X12小种.建议在古交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减缓SCN的致病力升级及X12小种扩散.


牛星状病毒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兽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星状病毒(BAstV)是我国新发的犊牛腹泻病原,本试验的目的是建立检测BAstV的Real-time PCR方法.根据BAstV流行株的ORFl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体系,成功建立基于EvaGreen检测BAstV的Real-time 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模板在1.36×101~1.36×108拷贝/μ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0.999,扩增效率为93.79%;该方法可特异性检出BAstV,对犊牛腹泻其他相关病原呈阴性;最低检测下限为13.6拷贝/μL;批间和批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好.对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采自河南省的221份犊牛腹泻样本进行检测,BAstV的检出率为18.1%(40/221),采样场阳性率为100.0%(14/14).本试验所建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为BAstV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手段.
关键词: 牛星状病毒 ORF1a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犊牛腹泻


基因枪介导的普通小麦共转化体系的优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效安全的转基因技术对于推进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生产、降低食品和环境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共转化法是获得无标记转基因植物的有效手段,为了确立筛选基因(bar)与目的基因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gus)共转化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最佳摩尔比,建立安全高效的小麦共转化体系,本研究以普通小麦'科农199'为受体材料,完整质粒pAHC25为参照,采用基因枪介导法将Ubi-bar基因表达盒或pAHC20与Ubi-gus基因表达盒分别按摩尔比1:1,1:2,1:3共6个独立共转化组合导入受体材料,经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选择培养、再生等过程筛选稳定转化子.结果表明,随着Ubi-gus摩尔浓度增加,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显著增加,但瞬时表达与稳定表达之间无相关性.不同组合之间转化率差异显著,其中以Ubi-bar或pAHC20:Ubi-gus摩尔比1:2转化率最高.Ubi-bar或pAHC20:Ubi-gus摩尔比为1:2时,完整质粒转化率显著低于最小表达盒,但是,摩尔比为1:1或1:3时,完整质粒显著高于最小表达盒的转化率.GUS染色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整合、表达及遗传.除结实差,阳性株系在形态上与对照无差异.该转化体系的建立为小麦遗传转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共转化 基因表达盒 无标记 基因枪转化 无载体骨架 小麦 β-葡萄糖醛酸酶基因(gus) bar


玉米芯发酵料水浸提液促平菇菌丝生长的机理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平菇菌丝为试材,研究不同发酵时间(2、4、6、8、1020d)、不同体积分数(20%、40%、60%、80%、100%)的玉米芯培养料水浸提液对平菇菌丝长势、生物量、细胞形态、代谢相关酶(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胞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1020d的培养料浸提液对平菇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80%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5320cm·d-1和1.7920mg,生长速度与100%体积分数无差异,生物量增加2.6520mg;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2.6、6.4和42082520U·g-1;漆酶、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1.73、47.620U·min-1·mL-1;此外,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漆酶、蛋白酶分别比100%体积分数时高5、7.2、22020120U·g-1、2.020U·min-1·mL-1及14.220U·min-1·mL-1,羧甲基纤维素酶增加了13.0920U·min-1·mL-1。此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80%体积分数平菇菌丝细胞内线粒体及囊状体数量较对照明显增加。发酵培养料水浸提液能够明显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


以优糖米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开发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糖米富含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功能稻米。优糖米饭可以控制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增加饱腹感,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以优糖米为研究对象,对其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分析,发现其直链淀粉淀粉含量高,米饭硬度高,黏度小,口感差。为了改善其食味品质,通过控制优糖米的含水量,焙炒制备出优糖米熟粉,并且通过对比研究获得优糖米熟粉的最佳食用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比优糖米焙炒前后的挥发性香味物质,发现优糖米熟粉香味物质明显增加。优糖米熟粉食用方便,不仅具有焙烤的香味,而且其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为20%以上,可作为主要基料进一步开发出低血糖指数加工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