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株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定量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以临床分离菌株(HN201616)与标准株(CVCC261)的细菌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 373个蛋白质,其中显著差异的蛋白质数为395个[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数目按照差异倍数(FC)≥1.5和FC≤0.67,P≤0.05进行相应的筛选],包括上调蛋白质205个,下调蛋白质190个;鉴定出的与抗生素耐药相关的蛋白质主要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外膜蛋白、麦芽糖蛋白、二氢蝶酸合成酶、谷胱甘肽转移酶、丙酮酸激酶、谷氨酰水解酶、ATP-结合盒家族蛋白等。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深入探索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耐药机制,为研发新型抗菌药剂和筛选潜在药物靶点提供思路。
关键词: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差异蛋白质组学 多重耐药


H2O2对吸胀冷害下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H2O2浸种对吸胀冷害下花生种子萌发和生理代谢的影响,选择豫花9326和豫花37为材料,用50mmol/LH2O2进行低温(5℃)浸种,以灭菌水低温浸种为对照,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后豫花9326的发芽势、发茅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31.25%、18.52%、50.53%,豫花37分别提高了14.58%、3.64%、36.13%,种子电导率分别显著降低了47.67%和23.67%,其中豫花9326发芽相关指标增长比例高于豫花37.与对照相比,用H2O2处理的豫花9326在萌发的第0、4、6天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0.22%、7.05%和32.55%,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8.27%、53.42%和52.29%,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59.66%、13.04%和43.76%,脱落酸(AB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赤霉素(GA)含量和GA/ABA比值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H2O2浸种可能是通过维持种子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可溶性物质含量以及调控内源激素含量,来提高花生种子对吸胀冷害的抗性,从而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本研究可为花生萌芽期耐寒性的调控技术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20%乙酰水杨酸铜悬浮剂的研制及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
《农药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制20%乙酰水杨酸铜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并明确最佳的制备条件.测定20%乙酰水杨酸铜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流点法对润湿分散剂进行筛选,对增稠剂、防冻剂进行优化筛选.采用喷雾法测试20%乙酰水杨酸铜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20%乙酰水杨酸铜悬浮剂最优配方:96.0%乙酰水杨酸铜原药20.83%、XNK002 2.5%、XNK001 1.5%、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5%、乙二醇5%、消泡剂BX-1080 0.2%、去离子水68.32%.20%乙酰水杨酸铜悬浮剂400、267、200 mg/L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春梢或秋梢的防效分别为88.06%、85.19%、82.43%或87.03%、82.49%、81.12%,高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61%和77.69%的防效.[结论]该配方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热贮冷贮稳定性合格,流动性好,黏度低,悬浮率大于95.0%,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铜 悬浮剂 流点法 助剂 配方 苹果斑点落叶病 防效


水稻表达HA蛋白为探针研制H9亚型禽流感抗体半定量快速检测试纸
《中国兽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一种禽流感H9亚型抗体半定量快速检测试纸,用于H9亚型禽流感(AIV)抗体的评价。含HA蛋白水稻粉末用提取液溶解后,离心,取上清,即为HA蛋白粗提液。其经过Q阴离填料和HA单抗亲和纯化,通过SDS-PAGE鉴定,重组HA蛋白纯度达到90%以上。利用胶体金标记纯化HA蛋白为探针,兔抗鸡IgG和HA的多抗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依据高致病性禽流感HI诊断技术标准,建立一种适用于监测AIV H9亚型的半定量试纸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胶体金标记HA蛋白量为30 mg/L,兔抗鸡IgG和HA多抗最佳包被质量浓度分别为1.0和1.2 g/L。试纸检测H9N2亚型阳性血清(HI为11 log2)的最低检出限是1∶12 800,这相当于HI效价的4 log2。试纸与H5 AIV、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城疫病毒(NDV)和马立克病病毒(MDV)阳性血清以及H9亚型阴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在室温下至少能保存6个月,与HI试验平行检测比较,两者的符合率为90.6%。因此本试验研制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特异的半定量免疫层析试纸,适用于H9N2亚型抗体临床检测。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 水稻源HA蛋白 半定量免疫层析试纸 血凝抑制试验


黄秋葵中螺螨酯残留检测及膳食摄入评估
《中国瓜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黄秋葵中螺螨酯残留量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方法,评估黄秋葵中螺螨酯残留膳食摄入量,通过乙腈提取黄秋葵中螺螨酯,经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PSA)和石墨化碳黑吸附剂(GCB)净化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试验结果表明,螺螨酯的标准曲线为y=29716569.85x+9035.92,R2=1.00,添加试验平均回收率为78.93%~82.41%,相对标准偏差为8.97%~10.94%,最低检测浓度是0.01 mg·kg-1.当施药剂量为90 g a.i.·hm-2和135 g a.i.·hm-2,施药2次和3次,施药间隔7 d,最后1次施药后1、3、5、7 d黄秋葵样品中螺螨酯的残留量分别为≤0.58、≤0.45、≤0.11、≤0.06 mg·kg-1.对普通人群的国家估算螺螨酯每日摄入量是0.0031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5%左右,表明黄秋葵中螺螨酯的残留量对一般人群的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薄皮甜瓜新品种翠玉6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翠玉6号是以TC117-06-41-35-22为母本、TA150-095-38-7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薄皮甜瓜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南省春季大棚栽培全生育期103~110 d,果实发育期25~28 d;植株长势中等,株型紧凑,叶片深绿色;雄花两性花同株,子蔓、孙蔓均可坐果;果实梨形,果皮绿色,果肉浅绿色,果实成熟后不落蒂,单果质量约0.47 kg,果肉厚度2.1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5.0%左右;667 m2产量3300 kg左右,适宜黄淮海地区保护地和露地栽培.2020年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基于高分六号卫星数据的花生干旱监测研究
《节水灌溉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红边波段是描述作物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波段.为了探究红边波段对农业干旱监测精度的影响,挖掘高分六号卫星数据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基于GF-6 WFV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_RE),与地表温度(LST)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结合土壤相对湿度和干旱等级实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有红边波段参与的干边方程拟合度高于无红边波段参与,基于NDVI_RE指数拟合的干边方程最大决定系数为0.92;利用2种植被指数构建的TVDI与0~20 cm土壤相对湿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基于NDVI_RE指数构建的TVDI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更好,最大相关系数为0.85;利用TVDINDVI_RE实现了社旗县花生干旱动态监测,TVDINDVI_RE干旱分级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性较好,花生干旱等级监测总体准确率为91.98%.GF-6卫星红边波段可提高花生干旱监测精度,更好地表征花生干旱信息.该研究为GF-6卫星数据在农业干旱监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硒营养强化对香菇营养品质影响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考察硒营养强化剂添加量与香菇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向阳二号’和‘9608’品种香菇为研究对象,向栽培基质添加不同浓度硒营养强化剂,考查所得富硒香菇中总硒及铜、锌、铁、锰、钾、钠、钙、镁等元素含量和16种氨基酸、蛋白质、粗多糖、脂肪、粗纤维、灰分等含量。结果 两个品种香菇总硒含量均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硒营养强化对香菇营养品质的影响与香菇的品种也有着很大关联,硒添加量在0~40 mg/kg范围内,‘向阳二号’大多数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天冬氨酸、甘氨酸、酪氨酸等含量在硒添加量2 mg/kg时达到最大值,蛋白质、粗多糖、苏氨酸、缬氨酸等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在硒添加量6 mg/kg时达到最大值;‘9608’的天冬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白质等大部分指标均在硒添加量40 mg/kg时达到最大值,但大多都与未添加硒时差异性不显著。结论 对于不同品种的香菇,‘向阳二号’添加2或6 mg/kg,‘9608’添加40 mg/kg的硒营养强化剂时,不仅可以提高香菇的富硒功效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香菇品质起到提升作用,本研究为富硒香菇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郏县红牛POLB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克隆郏县红牛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beta,POLB)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郏县红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POLB基因完整CDS区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POLB蛋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互作蛋白。【结果】郏县红牛POLB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008bp,编码335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郏县红牛POLB基因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等反刍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哺乳类动物和禽类次之,与斑马鱼(鱼类)最远。郏县红牛POLB蛋白分子质量为38.26ku,理论等电点(pI)为9.10,半衰期为30h,不稳定系数为31.06,总平均亲水系数为-0.659,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发现,郏县红牛POLB蛋白包含17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2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4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跨膜区和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郏县红牛POLB蛋白不属于跨膜蛋白和分泌型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发现,其主要包含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在线软件预测结果表明,POLB蛋白与XRCC1、FEN1、PARP1和LIG3等为互作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郏县红牛POLB基因CDS序列,其与绵羊亲缘关系最近;POLB蛋白为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与XRCC1蛋白互作程度最高,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POLB基因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