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产动物弧菌病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弧菌病是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细菌病之一,对鱼、虾、蟹和贝类等均会造成危害,研究病害防治技术对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弧菌病防治手段主要有以抗生素为代表的药物防治、以疫苗为代表的免疫防治及以益生菌为代表的生物防治.其中,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或其衍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其可在养殖全过程进行疾病的广谱预防和控制,且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影响小,是具有巨大潜力的防治技术.目前,水产养殖中弧菌病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有益生菌及其相关产品、药用植物和噬菌体.本文在总结水产动物弧菌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从防治技术的种类、机制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并提出在深入探究生物防治作用机制、作用模式的同时,确保环境友好并高质高效推动其商业化发展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环境化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柘林水库是鄱阳湖流域的大型峡谷型水库,具有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旅游开发、渔业养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研究其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质的污染特征,对了解其污染生态风险、揭示富营养化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9月、2021年1月、4月和7月对33个监测点的表层沉积物(0―10 cm)进行季度采样,分析了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时空分布格局及相关性,并分别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FF)和有机质污染指数法(OI)对其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TN、TP和OM含量范围分别为334―4800 mg·kg-1、98―1900 mg·kg-1和0.2%―8.6%,均值分别为1832.6 mg·kg-1、657.5 mg·kg-1和3.2%,且呈现一定的时空异质性.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柘林水库沉积物OM与TP、C/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1和0.45,但OM与TN、TP与TN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表明沉积物OM与TP有一定的同源性,但与TN的来源不一致.沉积物来源分析表明,柘林水库沉积物有机质具有混合来源,春季和冬季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下游和库湾区域的陆源输入有机质的贡献则更大. STN、STP、 FF和OI指数的范围分别为1.32―3.66、 0.65―1.85、 1.30―3.11和0.18―0.78,均值分别为1.91、1.11、1.76和0.35,表明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处于中等污染等级,具有一定的生态污染风险.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营养物质 时空分布 污染评价 柘林水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河口凤鲚的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南方水产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珠江河口洄游性鱼类凤鲚(Coilia mystus)的生境适宜度,可为其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19年冬季和2020年夏季在珠江河口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选取水深、底层盐度、底层水温、底层溶解氧等作为指示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计算各指示因子的权重,采用算数平均法(Arithmetic Mean Model, AMM)和几何平均法(Geometric Mean Model, GMM)计算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验证发现基于GMM且赋予权重的HSI模型精确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珠江河口凤鲚的栖息地分布。最优模型结果显示,珠江河口冬季和夏季凤鲚适宜的底层盐度分别为21.03‰~30.55‰和20.25‰~25.82‰,溶解氧质量浓度分别为6.79~7.28和3.85~4.01 mg·L-1,水深分别为11.69~20.10和7.80~9.23 m,底层水温分别为19.84~19.95和28.36~29.44℃。珠江河口凤鲚HSI大于0.5的站点仅占总调查站点的17.39%,表明其栖息地适宜性较低,目前珠江河口适宜凤鲚的栖息地主要位于内伶仃海域的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与主要风味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评价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不同部位肌肉营养与风味特征,对比分析了其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除灰分外,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背部、腹部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70 g/100 g和18.61 g/100 g;背部、腹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34 g/100 g和30.29 g/100 g。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氨基酸总量分别达到(22.07±0.74) g/100 g和(16.57±0.47) g/100 g,差异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大于60%,接近于FAO/WHO推荐的蛋白质营养评价的理想模式,属于优质蛋白。谷氨酸的含量均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胱氨酸含量最低。背部和腹部肌肉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4.93%和35.91%。背部和腹部肌肉中分别检测出24种和29种脂肪酸,各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的含量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C18:1)和二十碳一烯酸(C20:1)含量高;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量占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8.55%和75.13%。气相离子迁移谱可以有效区分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共检测到3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和烯烃及含氮、含硫化合物等;背部肌肉中2-庚酮、2-甲基噻吩、E-2-己烯-1-醇、戊酸、α-蒎烯、丙酸、丁酸丁酯、2-戊基呋喃、丁酸戊酯、二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庚酸乙酯、α-松油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丁醛-D、2-甲基丁醛-M的相对含量较腹部高;腹部肌肉中E-2-戊烯醛、N-亚硝基甲基乙基胺、甲基吡嗪、3-甲基丁醇、二甲苯、三乙胺、E-3-己烯-1-醇、4-甲基-2-戊醇、2-甲基丙酸乙酯、2-丁酮、乙酸乙酯、3-丁烯腈、2, 4, 5-三甲基噻唑的相对含量较高。综上所述,蓝鳍金枪鱼背部和腹部肌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风味各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沟湾底播养殖青蛤与魁蚶的食物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底播养殖经济贝类青蛤(Cyclina sinensis)和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的食物来源,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桑沟湾贝类区与贝藻区中底播养殖青蛤和魁蚶的食物组成,分析了食物来源差异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青蛤和魁蚶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占比 40.4%~79.6%),其次是浮游动物(13.3%~37.3%).贝类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碎屑对青蛤与魁蚶的食物贡献率存在区域性差异.贝类养殖区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碎屑对青蛤的食物贡献率为 2.7%(贝类生物沉积物 2.0%,海带碎屑 0.7%),对魁蚶的食物贡献率为 10.3%(贝类生物沉积物7.4%,海带碎屑2.9%);贝藻养殖区青蛤为8.5%(贝类生物沉积物5.1%,海带碎屑3.4%),魁蚶为7.4%(贝类生物沉积物 4.3%,海带碎屑 2.1%).(2)青蛤胃含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绿藻门(占比达 56.55%),其次是链形植物门(44.35%),魁蚶胃含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绿藻门(47.27%),其次是脊索动物门(30.3%).两种贝类胃含物中的真核生物组成主要是浮游植物,且主要来自于底层海水中,与稳定同位素结果一致.(3)在贝类区和贝藻区,筏式养殖产生的有机物(生物沉积物和海带碎屑)对魁蚶的贡献率高于青蛤;贝藻区海带碎屑对青蛤的贡献率高于魁蚶.从食源结构的角度比较分析,魁蚶和青蛤均可作为桑沟湾综合养殖区域的底播贝类,青蛤更适宜底播在有藻类养殖的区域.
关键词: 双壳贝类 食物来源 稳定同位素技术 高通量测序技术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烹饪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脂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风味差异的形成机制,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研究蒸制和微波加热2种烹饪方式对脂质组成、脂质氧化水解程度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烹饪后总脂和脂质组成(磷脂、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蒸制和微波加热的对虾,其脂质组成也有所差别,与蒸制相比,微波加热虾肉中的磷脂含量偏高,而游离脂肪酸含量偏低。鲜虾烹饪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可能与磷脂的水解有关。蒸制和微波加热加速了脂质的氧化水解,酸价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均显著升高(P<0.05)。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鲜虾、蒸制和微波加热虾肉的气味特征有明显不同,且微波加热气味变化更大。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从虾肉中分离鉴定出2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2,3-戊二酮、2-丁酮、2-甲基丁醛、己醛、1-辛烯-3-酮和戊醛等是熟虾肉主要的风味物质,且在微波加热的样品中含量更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脂质的氧化水解对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游离脂肪酸中的C14:0、C15:0、C16:1、C18:1n9c、C18:2n6c、C18:3n3与虾肉特征气味形成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环境耐受性与抗逆性育种研究进展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溶解氧、水温和氨氮等水环境因子胁迫已成为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抗逆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鱼类对温度、低氧、氨氮、亚硝态氮、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环境耐受性鱼类新品种的育种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结果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技术,深入解析鱼类响应环境因子胁迫的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高效精准抗逆新品种的培育,为鱼类抗逆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波浪滑翔器双轴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研究
《计算机仿真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波浪滑翔器浮体船的姿态和太阳能板的姿态对波浪滑翔器太阳能板的输出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波浪滑翔器太阳能板的发电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波浪滑翔器航行特点的间歇性优化调节太阳能板运动轨迹的控制方法.在研究太阳辐射模型和波浪滑翔器海上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运动状态下波浪滑翔器太阳能板输出能量的计算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跟踪轨迹进行优化,得到太阳能板的最佳运行轨迹,并对不同跟踪方案的入射辐射与能量增益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水平固定安装的太阳能板相比,双轴跟踪系统大大提高了波浪滑翔器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虾源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的分离鉴定及口服后对对虾体内弧菌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对虾细菌性病原的微生物防控技术,采用牛津杯打孔法对分离自对虾育苗池的一株编号为2021041402-14的细菌(简称“02HN”)进行了抗菌测试,分析其对欧文氏弧菌(Vibrio owensii)、哈维氏弧菌(V.harveyi)、坎贝氏弧菌(V.campbellii)、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和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等6株虾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浸泡感染测试了菌株02HN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物毒性,采用16S rRNA、gyrB-rpoD串联基因序列比对法及生理生化方法对该菌进行了鉴定,并将该菌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对虾,评价该菌对对虾体内弧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02HN对欧文氏弧菌、哈维氏弧菌、坎贝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美人鱼发光杆菌均具有抑菌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32×10~4、2.32×10~3、2.32×10~6、2.32×10~6、2.32×10~3、2.32×10~6 CFU/mL;采用02HN浓度为1×10~7 CFU/mL以下的菌液浸泡凡纳滨对虾,生物毒性不明显;分子鉴定显示,该菌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及金丽假交替单胞菌(P.flavipulchra)最为接近,为一株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对虾摄食菌含量分别为1×10~5、1×10~7cells/g的饵料后,其存活及生长无显著性变化,但能显著降低对虾肝胰腺中的弧菌数量(P<0.05)。研究表明,菌株02HN在对虾养殖中具有开发应用潜能,本研究结果可为对虾细菌性病原的生物防控提供生物材料及技术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MT改性淀粉基纳米复合纤维的海水降解性能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可降解渔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和“幽灵捕捞”问题已严重威胁到海洋的生态环境,开发可降解渔具材料已经成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实验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淀粉(STR)/高密度聚乙烯(HDPE)/纳米蒙脱土(MMT)纳米复合纤维,研究MMT对纳米复合纤维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与海水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MMT后,纳米复合纤维的熔融温度(Tm)移向低温,结晶度增加,而断裂强度下降。此外,MMT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聚乙烯的玻璃态储能模量和内部损耗,但对淀粉相影响不显著。4个月海水降解结果显示,与STR/HDPE纤维相比,STR/HDPE/MMT纳米复合纤维失重率增加了约5%,纤维直径减小了约11%,这表明MMT加快了STR/HDPE纤维的降解过程。本实验系统研究了MMT改性淀粉基纳米复合纤维的海水降解性能,可为渔业等海洋产业用降解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淀粉基纳米复合纤维 纳米蒙脱土改性 海水降解 结构与性能 渔具材料 降解材料 渔具 可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