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无籽沙糖橘泛素结合酶E2基因CrUBC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泛素结合酶E2是底物泛素化的关键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雌蕊S-RNase进行泛素化和降解,在自交不亲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无籽沙糖橘’和‘沙糖橘’的花蕾为试材,以甜橙EST序列EY715921为依据克隆到965bp的cDNA全长序列,其编码152个氨基酸的UBC2蛋白,命名为CrUBC2。在‘无籽沙糖橘’和‘沙糖橘’的编码区发现1个C/T替换,并引起苏氨酸(Thr)变成异亮氨酸(Ile)。多序列比对表明‘沙糖橘’与其他8种植物UBC2仅有1个氨基酸差异,表现出进化中的高度保守性。qRT-PCR分析表明CrUBC2在花药中的表达量最高,异交授粉后的基因表达量是自交授粉的2.22倍~5.36倍,呈现明显的特异表达。体外花粉萌发试验表明,‘无籽沙糖橘’CrUBC2蛋白对自交花粉管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异交花粉管生长无影响,这可能与该蛋白参与S-RNase泛素化并导致异交亲和有关。

关键词: 沙糖橘 CrUBC2 自交不亲和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佛山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摘要:近年来,预制菜产业成为新风口,正成为家庭餐食的新选择,尤其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大受欢迎。预制菜发展前景广阔,佛山市作为美食之都、粤菜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和丰富且优质的食材资源,紧握新机遇,发展预制菜。研究发现,佛山市预制菜行业存在标准不清,保质、保鲜等技术攻关难度大,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且行业规范程度不高以及缺乏爆品等问题,从预制菜企业的培育、招商引资以及金融保险三方面提出建议,发挥本地资源,助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壮大佛山市预制菜产业集群,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

关键词: 佛山市 预制菜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凉茶渣的固态发酵工艺和产物抗氧化活力研究

饲料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促进凉茶渣在饲料中资源化利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联合发酵凉茶渣的工艺.结果显示,凉茶渣最佳发酵工艺为含水量80%、浸泡液pH值9.00、温度34℃、发酵时长168 h,此条件下凉茶渣的降解率和产物pH值分别为23.87%和3.98.当产物水提液浓度为24 g/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8.65%、80.46%、82.06%.研究表明,发酵凉茶渣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力.

关键词: 凉茶渣 黑曲霉 产朊假丝酵母 降解率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油基酸奶的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中国油脂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新型酸奶,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以脱脂奶粉、水、椰子油为原料,经高速剪切、高压均质制备富含椰子油的复原乳,再经灭菌、冷却、接种、发酵后制得椰子油基酸奶.探究了椰子油添加量(0%、2%、4%、6%、8%、10%和12%)对复原乳粒径的影响,对酸奶酸度、色度、持水性、感官特性、质构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感官得分最高的椰子油基酸奶的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椰子油添加量在2%~8%时,复原乳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椰子油添加量为6%时,酸奶感官评分最高,为89.1分,此时酸奶的持水力为87.1%、pH为4.25、色度L*为89.42;体外肠消化模拟实验证明,椰子油基酸奶(椰子油添加量为6%)的甘油三酯水解率及脂肪酸释放率分别比相同含油量的传统酸奶高25.99%及13.85%.综上,添加椰子油有利于酸奶的消化吸收,且椰子油添加量为6%时制得的酸奶整体品质最好.

关键词: 椰子油 酸奶 感官评定 质构特性 体外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时期茶枝柑果实品质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茶枝柑果实在不同生长期的理化性状及其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不同生长时期(2021.7.20—2021.12.20)茶枝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茶枝柑果皮、果渣、果汁中主要黄酮化合物、果汁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从7月份到12月份,茶枝柑果实的单果重、果汁pH值、果皮率、糖酸比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均逐步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果汁柠檬酸含量显著下降,从46.53 mg/mL下降至9.84 mg/mL;果糖、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变化,而蔗糖含量则增加了97.15 mg/mL;不同部位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依次为果皮>果渣>果汁,果皮总酚的含量从0.33 mg GAE/g DW下降至0.14 mg GAE/g DW,橙皮苷、橘皮素、甜橙黄酮、川陈皮素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果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值均显著下降,下降率分别为31.13%、49.27%。该研究明确了茶枝柑果实不同生长时期的果实品质特性,为茶枝柑果实的综合加工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茶枝柑 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酸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应用及安全问题:以ChatGPT为例

传承 2023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正在快速崛起。文章以ChatGPT为例,描述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与ChatGPT崛起的内在逻辑,认为它有助于消除“技术鸿沟”,推动计算平权,具有划时代意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打破“摩尔定律”的禁锢,以“季度定律”为主导,或以数倍于半导体行业速度快速发展。ChatGPT首创的半营利模式暂时取得了商业运营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AGI技术的核心方法包括监督学习、增强学习、多任务学习等,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学术研究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等领域。但是,AGI技术存在数据安全问题、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等。该文针对构建可信AI提出保护用户隐私、建立可信AI认证体系和加强消费者教育三条建议。

关键词: ChatGPT 通用人工智能(AGI) 安全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聚半乳糖体外抗炎活性及其构效关系

中国食品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体外炎症模型,以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炎症介质NO为指标,考察低聚半乳糖(GOS)的体外抗炎活性,并从聚合度的角度探究GOS抗炎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GOS能显著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炎症介质NO的分泌,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炎活性。不同聚合度的GOS在调控促炎症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分泌能力上差异显著,较高聚合度的GOS表现出更强的体外抗炎活性。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炎症因子 抗炎 聚合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专题:辣椒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摘要:辣椒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蔬菜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蔬菜、香料、食品添加剂和化工提取等行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辣椒主产国,据FAO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辣椒的种植面积约82.7万hm~2,产量超过2 000万t、约占全球产量的1/2,为我国蔬菜市场的周年供应、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助农富农作出重要贡献。然而,当前我国辣椒遗传育种领域仍存在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分子育种技术进展缓慢、高品质和功能型品种少、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了辣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广东农业科学》本期“辣椒遗传育种·栽培生理”专题由我刊青年编委李涛研究员担任客座主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封闭培养架收集灵芝孢子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食用菌 2023

摘要:介绍了灵芝孢子粉小拱棚收集、风机吸收、套袋收集、封闭培养架收集的方法,详细叙述了广东省梅州市封闭培养架收集灵芝孢子粉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对封闭培养架收集灵芝孢子粉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灵芝孢子 封闭培养架 收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新型复配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筛选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复配药剂,为火龙果溃疡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采用菌丝速率生长法测定5种新型复配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并开展田间化学防治火龙果溃疡病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400 g/L氟菌·戊唑醇悬浮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当药剂浓度为10μg/mL,3个复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为92.57%~97.21%。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药剂对田间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药后12 d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1.12%~77.45%。400 g/L氟菌·戊唑醇悬浮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火龙果安全、高效,值得应用于火龙果溃疡病防治的示范与推广工作中。

关键词: 溃疡病 火龙果 药剂筛选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