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基于聚硫堇/亚甲基蓝和纳米金放大的免疫传感器检测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

分析测试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聚硫堇(PTH)修饰电极为传感界面提供一个生物修饰功能基质膜,借助纳米金(GNPs)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与高比表面积特性实现抗体的有效固定,并以亚甲基蓝(MB)为电子媒介加速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的电子传递,构建了一种高灵敏的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A)的检测。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酚基的OA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后,生成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阻碍了传感器表面电子的传递,导致峰电流下降。利用免疫反应前后峰电流的变化,可对OA进行特异性识别和准确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OA浓度的对数在0.2~100μg/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的变化值(ΔI)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ΔI=1.721 7+1.083 6lgρ,相关系数为0.992 0,检出限为0.1μg/L。该免疫传感器重现性好、特异性强,用于实际贝类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85.3%~112%。

关键词: 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大田软海绵酸 硫堇 亚甲基蓝 纳米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惠金融体系下的村镇银行覆盖面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惠金融体系框架下,为发展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更好地为"三农",为贫困和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村镇银行应运而生。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壮大、覆盖面越来越广,但村镇银行在数量密度覆盖、业务覆盖、目标客户覆盖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G-P-S模型是结合村镇银行的自身特色、经营环境,剖析金融服务保障者、金融服务提供者和金融服务实体,从服务长度、服务宽度、服务深度3个立体化角度来寻求合理化覆盖面,使之满足贫困人口金融需求。

关键词: 村镇银行 普惠金融 覆盖面 G-P-S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乌鳢与斑鳢线粒体PCR-RFLP鉴定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高效的鉴别乌鳢与斑鳢,采用PCR-RFLP技术,对乌鳢与斑鳢开展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通过比对乌鳢和斑鳢线粒体全序列,发现1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可以明确区分两个物种。利用1对引物对乌鳢与斑鳢线粒体基因组该区域进行PCR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分别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并用1.5%的琼脂糖凝胶检测酶切结果。PCR-RFLP检测结果显示,斑鳢的PCR扩增产物被EcoR I酶切后生成两个不同大小的片段,分别为315 bp和875 bp,乌鳢则保持不变。由此可将乌鳢与斑鳢在酶切图谱上鉴别出来。

关键词: 乌鳢 斑鳢 线粒体基因组 PCR-RFLP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浮机对高位池养虾水质的调控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气浮机在对虾高位池系统中的调控效果,该文利用2口高位池对射流式气浮机对养虾水质和养殖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气浮机在对虾养殖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调控效果,试验组虾池40 d平均氨氮浓度(0.052±0.012)g/m3比对照组虾池(0.14±0.025)g/m3显著降低了0.088 g/m3、40 d平均亚硝氮浓度(0.0004±0.0001)g/m3比对照组虾池(0.004±0.001)g/m3显著下降了0.0036 g/m3、40 d平均溶解氧质量浓度(7.5465±0.3222)g/m3比对照组虾池(6.5398±0.2843)g/m3显著升高了1.007 g/m3,试验组虾池40 d平均弧菌总数(3553±1873)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4907±1858)cfu/mL,试验组虾池40 d平均荧光菌(3±1.86)cfu/ml,显著低于对照组(9±2.14)cfu/mL,试验组虾池在60 d时凡纳滨对虾体质量(5.97±0.67)g大于对照组(5.53±0.61)g,差异显著。

关键词: 水质 水产养殖 微生物 射流式气浮机 凡纳滨对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卵裂雌核发育纯系的建立及鉴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牙鲆家系选择育种中,为了快速的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纯系,本研究利用冷冻保存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精子和2007年构建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优良家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牙鲆卵裂雌核纯系的诱导建立、遗传倍性分析及遗传标记检测等相关研究。卵裂雌核发育诱导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7℃条件下,利用灭活鲈鱼精子受精后58 min,以静水压力为590 kg/cm2处理6 min,获得了(32.30±3.34)%的诱导成功率(P<0.05)。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正常胚胎、雌核发育胚胎和单倍体胚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单倍体的相对DNA含量为17.07,卵裂雌核发育二倍体相对DNA含量为27.75,正常二倍体相对DNA含量为25.63。雌核家系和近交家系的生长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5),生长至6个月,近交家系平均体重可达(48.89±17.01)g,而雌核发育纯系体重为(22.09±6.94)g。利用30对微卫星引物对近交家系和卵裂雌核发育纯系进行鉴定与分析,30个微卫星位点在近交系中均表现为杂合多态基因,24个位点在雌核群体中具有多态性,并对这些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进行了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均符合等位基因的1∶1的遗传分离定律。最后计算得到这两个群体的遗传相似性为0.813 9,遗传距离为0.205 9。研究结果提示,利用冷冻保存的异源精子可成功诱导和建立牙鲆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系,为构建牙鲆优良纯系提供了理论技术依据。

关键词: 牙鲆 卵裂雌核发育 静水压法 倍性分析 微卫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0 Hz矩形波断续音对褐菖鲉音响驯化的试验研究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50 Hz矩形波断续音,对体质量为32.3~65.7 g的褐菖鲉Sebastisous marmoratus幼鱼进行了音响驯化试验。结果表明:驯化3 d后,试验组褐菖鲉对声音开始产生趋向性;试验组鱼的反应时间在驯化第2~5天时,虽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驯化第9天时与对照组接近(P>0.05),驯化第10天~第25天时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驯化第17天时反应时间达到最低值2 s;试验组鱼的聚集时间在驯化第2天~第6天时下降明显,之后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聚集时间下降趋势趋缓,驯化第12天时接近对照组(P>0.05),并从第14天开始低于对照组,驯化第14天~第16天、第18天~第21天、第23天~第25天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驯化第19天时聚集时间降到最低值26 s;试验组鱼的聚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驯化第20天时聚集率达到最高值86.7%,而对照组则时高时低,并且从第3天开始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在试验的后5 d投放人工鱼碓后,放音时仍然能将试验组(不投放饵料)大部分褐菖鲉从鱼礁中引出,聚集率最低为75.0%,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表明,150 Hz矩形波断续音能够对褐菖鲉有很好的诱集作用,而且能明显吸引聚集在人工鱼礁中的褐菖鲉。

关键词: 褐菖鲉 矩形波断续音 驯化 行为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生活史对策和种群资源利用现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采集到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1 126尾,对其生活史对策和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异齿裂腹鱼的总死亡系数(Z)雌性为0.090/a,雄性为0.112/a;自然死亡系数(M)雌雄分别为0.053/a和0.064/a;捕捞死亡系数(F)雌雄分别为0.037/a和0.048/a;开发率(E)雌雄分别为0.415/a和0.428/a。以达氏鳇(Huso dauncus)和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oa)作为参照物,运用模糊聚类进行分析,表明异齿裂腹鱼属于比较典型的K-选择类型鱼类。在现捕捞死亡系数、现起捕年龄和现自然死亡系数下,异齿裂腹鱼的繁殖潜力比雌雄分别为52.80%和51.64%,都大于目标参考点40%。通过单位补充量亲鱼生物量模型分析,显示目前雅鲁藏布江中游异齿裂腹鱼种群资源的开发水平较为合理。

关键词: 生活史对策 单位补充量亲鱼生物量模型 异齿裂腹鱼 种群 西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雌核发育近交系、杂交系的遗传分析与生长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雌核发育近交系和杂交系,以两性生殖家系作为对照组,对3个群体的遗传特征和生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雌核发育近交系、杂交系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55、78,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7、2.3、3.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19 2、0.654 9、0.916 7,雌核发育杂交系的上述参数明显高于近交系,但低于对照组。3个群体的平均纯合度分别为0.580 7、0.345 1、0.083 3,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31 2、0.826 1、0.672 7,杂交系小于近交系,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长方面,雌核发育杂交系比近交系和对照组生长快,差异极显著(P<0.01)。从结果可以看出,雌核发育杂交系具有比近交系高的杂合度,但具有与近交系相似的遗传相似度;生长上比近交系明显快,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结论认为雌核发育家系杂交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育种手段,用于发挥杂交优势和提高遗传相似度。

关键词: 牙鲆 雌核发育 近交系 杂交系 生长 遗传特征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瓦氏雅罗鱼群体基于CO Ⅰ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mt DNA COⅠ基因片段(有效长度635 bp)对来自达里湖(DL)、岗更湖(GG)、呼伦湖(HL)、黑龙江(HLJ)、松花江(SHJ)和乌苏里江(WSL)6个地理群体共72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从碱基组成来看,6个地理群体在COⅠ区段上的A+T含量(52.37%)明显高于G+C含量(47.67%),符合脊椎动物的碱基组成特点;从各项遗传参数来看,达里湖流域2个群体(DL和GG)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黑龙江流域4个群体(HL、HLJ、SHJ、WSL);6个群体共检测到20个单倍型,并共享1个单倍型,达里湖流域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黑龙江流域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虽然达里湖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各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P<0.05),遗传结构存在差异,但AMOVA检验不支持这种遗传差异;另外,群体间频繁的基因交流进一步证实,6个地理群体亲缘关系近,有共同的起源,尚未达到分化为不同的种或亚种的水平。

关键词: 瓦氏雅罗鱼 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肌醇对哲罗鲑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肌醇对哲罗鲑(Hucho taimen)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肌醇含量为99.8(不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和5 099.8 mg/kg的7种饲料,分别投喂7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肌醇含量为499.8 mg/kg饲料组的增重率最大,且与添加量低于299.8 mg/kg的3个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系数在499.8 mg/kg饲料组最低,在5 099.8 mg/kg饲料组最高,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肌醇含量为499.8~899.8 mg/kg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9.8~299.8 mg/kg及5 099.8 mg/kg饲料组(P<0.05)。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淀粉酶、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在肌醇含量为199.8~499.8 mg/kg饲料组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脂肪酶活性在299.8~899.8 mg/kg饲料组高于99.8 mg/kg饲料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肌醇可提高哲罗鲑的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肌醇含量过低时哲罗鲑增重率、消化酶活性均较低;肌醇含量过高时哲罗鲑特定增长率、消化酶活性较低,饲料系数较高;以增重率为指标由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肌醇的最适含量为536.6 mg/kg饲料。

关键词: 哲罗鲑 肌醇 生长性能 体成分 消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