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快、慢羽贵妃鸡与杂交贵妃鸡早期生长发育分析
《养禽与禽病防治 》 2010
摘要:以快(K)、慢(M)羽贵妃鸡与杂交贵妃鸡(Z,麻鸡♂×贵妃鸡♀)为研究素材,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析K、M与Z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K、M、Z的13周龄体重分别为874.50±78.07g、910.83±88.94g和998.67±128.78g,K显著低于M(P<0.05)和Z(P<0.01),Z显著高于M(P<0.05);K、M、Z的料重比分别为3.80、3.68和3.34;K、M、Z的8周龄体重与体斜长、胸骨长、跖长、胸宽、胸深和跖围呈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来看,M的生产性能优于K,Z的生产性能优于K和M。


自然寄生红火蚁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红火蚁的致病力
《中国生物防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采自广州番禺区、南沙区,惠州和深圳市等地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虫体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致病力测定发现分离物PL对红火蚁有一定致病作用。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PL菌株,形态学鉴定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acinus。对PL菌株的10个分离株PL01~10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经1×108孢子/ml的浓度处理后第15d,菌株PL04处理的红火蚁累计死亡率最高,为70.60%。


高产、抗旱和耐盐选择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生产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胁迫,其中干旱和盐害是两大最重要的非生物逆境,培育抗旱和耐盐品种是减轻这两种逆境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利用籼型供体广恢122、Bg94-1和粳型供体原粳7号、沈农89366导入高产优质籼型品种丰矮占1号背景,创建BC3F5导入系群体,经目标性状筛选,以获得的2个高产抗旱导入系丰矮占1号/广恢122和丰矮占1号/原粳7号为亲本进行高产抗旱聚合,以高产耐盐导入系丰矮占1号/沈农89366和丰矮占1号/Bg94-1进行高产耐盐聚合。以聚合亲本为对照,在2个F2聚合群体中分别进行抗旱、耐盐、高产筛选,每个聚合群体分别获得30~42个不等的抗旱、耐盐和高产性状的极端个体,不同性状的选择强度变幅为8.3%~11.7%。3个目标性状极端选择后代在正常水田种植,其产量相关性状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均呈现明显的分离,各性状的变异方向因不同的选择群体和选择性状而异。在2个聚合组合的6个选择群体后代,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最大,前者平均贡献率为18.5%,变幅为12.9%~27.4%,后者平均贡献率为13.1%,变幅为9.0%~21.2%。经过不同性状的交叉筛选,2个聚合组合的抗旱选择群体分别出现10.0%和36.7%耐盐的株系,其平均耐盐水平与耐盐选择群体相当,表明水稻抗旱和耐盐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重叠。提出了利用回交导入系先进行抗旱、耐盐筛选,再进行产量选择和在此基础上对3个性状进一步聚合的高产抗旱和高产耐盐新品种培育策略。
植物抗生素—牛至油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饲料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污染、无残留且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成为一种消费时尚。由于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在饲料中使用化学合成的抗生素,已不能适应全世界范围内对食品安全要求提高的需要,许多国家对抗生素的限制越


副猪嗜血杆菌hhdB-A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摘要:为了明确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从广东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送检病猪中分离到9株细菌(H1~H9),并对其hhdB-A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9株细菌经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和PCR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并具有卫星现象和不溶血特征。用hhdB-A基因引物从分离菌株中扩增到了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hhd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SH0165,HPS59的hhdA基因同源性为98%~100%,分离菌株hhdA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9.0%~99.9%;hhdB基因序列与SH0165的hhdB基因同源性为99%,分离菌株hhdB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7.5%~99.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少数放线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溶血素蛋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T-PCR扩增到了hhdB-A基因的目的条带,表明该基因在分离菌株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