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青梅酱中的有机酸成分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11

摘要:分析了青梅酱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等主要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及琥珀酸等7种有机酸进行了测定。有机酸分析采用的色谱柱为Zorbax SB-Aq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 KH2 PO4(pH 2.8),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5 nm。有机酸的回收率为75.4%~121.0%;相对标准偏差为:0.78%~2.12%,检出限为0.022~1.290μg/mL。结果表明,青梅酱可溶性固形物为59.45%,总酸为12.29%,总还原糖为35.70%,青梅酱含有7种有机酸,其中主要的有机酸是柠檬酸和苹果酸。

关键词: 青梅酱 有机酸 总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陈香普洱茶品质安全性评价与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普洱老茶饮用的安全性,以贮藏多年的陈香普洱茶为原料,以未渥堆发酵的普洱茶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对其主要的品质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未检测出致病菌如黄曲霉素、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个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样品农残检出值为0;重金属铅的含量在0.55 mg/kg~4.43 mg/kg范围内,除1个样品外,其余铅含量均符合茶叶卫生标准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总灰分含量范围在6.176%~9.411%,水不溶性灰分含量范围在2.44%~5.217%,大部分样品的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以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较低,在0.161%~1.815%范围内,说明茶叶中沾染的泥沙较少,品质较好。

关键词: 陈香普洱茶 品质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沙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广东蚕业 2011

摘要:我国蚕沙资源非常丰富,蚕沙含有多种有用的化学成分,如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微量元素、氨基酸、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叶黄素等。本文介绍了蚕沙的化学成分和蚕沙的几个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蚕沙 叶绿素 果胶 叶黄素 类胡萝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废弃蘑菇基料用作蚕沙好氧堆肥调理剂的试验

蚕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以养蚕生产大宗副产物蚕沙制造养分丰富的有机肥料技术,直接采用含有约10%桑枝和5%桑叶的蚕沙为主要原料,以废弃蘑菇基料作为调理剂进行好氧堆肥,研究蘑菇基料的不同添加比例对蚕沙好氧堆肥腐熟条件中的温度、pH、含水率等因素以及堆肥中养分的影响。用90%蚕沙+10%蘑菇基料(处理1)、75%蚕沙+25%蘑菇基料(处理2)、100%蚕沙(对照)制造堆肥,均可在6 h达到最高温度(分别为64.4、66.0、68.3℃),但处理1组的高温持续时间较短,处理2组和对照组的高温持续时间在5 d以上,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规定。处理1组和对照组堆肥中的含水率较高,处理2组可降低堆肥中的含水率及pH。从堆肥中的养分来看,各处理均可增加堆肥中的磷、钾含量,但处理1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氮素损失(分别下降0.62%、5.84%)的问题,而处理2组由于降低了堆肥的pH,因此比初始状态增加4.19%的氮素含量。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在蚕沙堆肥过程中添加25%的废弃蘑菇基料有利于改善堆肥的反应条件,提高堆肥的氮素养分含量。

关键词: 蚕沙 蘑菇基料 好氧堆肥 腐熟条件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水稻地方品种稻米品质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Microsoft Excel、DPS、SPSS软件,对部分气候因子跟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广东地方稻种资源的9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多元相关系数、聚类分析,并初步将品种分为7个类别。其分析结果可为挖掘和利用优异资源、优质稻育种研究、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广东稻种资源 稻米品质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操作规程的建立

中国畜牧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已开展的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研究结果,结合国内外有关禽肉肉品质研究报道,提出适合于评价黄羽肉鸡肉品质的物理性状指标(包括肉色、pH、系水力和嫩度)和感官指标,并规范各项指标测定方法和条件,建立了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操作规程,提出快长型黄羽肉鸡各项肉质性状指标测定值的参考范围。

关键词: 肉质 评定技术 黄羽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广适性超甜玉米品种粤甜16号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甜16号为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以自育的自交系华珍-3为母本、C5为父本杂交培育的超甜玉米杂交种。经过2006—2009年广东省和国家甜玉米区域试验鉴定、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广东省区试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为1 076.0~1 097.7 kg、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为25.65%~29.67%、果皮厚度为72.3~78.6μm、适口性专家评分87.3分,外观商品性佳;国家东南区和西南区区试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为912.69~931.95 kg、水溶性糖含量为16.5%~18.5%、皮渣率为11.28%~12.73%,适应性广,耐热性强。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粤甜16号 耐热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三角主菜区土壤交换性钙、镁的丰缺指标及分布特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珠三角主菜区氮、磷、钾营养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评价了珠三角主菜区交换性钙、镁分布情况,为有效提高钙镁肥增产效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珠三角主菜区"中量元素营养"及"土壤中量元素"管理提供依据.在珠三角主菜区,以菜心为供试蔬菜得出的土壤交换性钙丰缺指标如下:小于0.077 cmo·lkg-1为极度缺钙,0.78~3.78 cmo·lkg-1为缺钙,3.79~4.23 cmo·lkg-1为中度缺钙.土壤交换性镁丰缺指标如下:小于0.42 cmo·lkg-1为极度缺镁,0.43~1.44 cmo·lkg-1为缺镁,1.45~2.00 cmo·lkg-1为中度缺镁.调查表明,珠三角主菜区土壤普遍缺钙、镁,极度缺钙和缺钙菜田占到38%左右,极度缺镁和缺镁菜田占到88%左右,中度缺钙菜田在珠三角各个区域分布比例接近,均在20%左右.

关键词: 珠三角 主菜区 钙、镁分布 丰缺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模式及其应用效果研究概述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利用不同水稻品种混合栽植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效果,包括水稻品种混合种植的模式类型与结构、对病虫草害的控制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等内容,并探讨了目前利用该类模式存在的局限及需要改进与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水稻 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油加工和相关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中国粮油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花生油传统加工工艺提升、花生油加工新技术、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花生油掺假鉴定技术和油脂抗氧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花生油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加工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花生油 加工 技术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