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富硒粤航1号米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调节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食用富硒粤航一号米作饮食干预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功能稻米对防治RAU的作用。选用以稻米为主食的RAU患者,分试验组1、2,设对照。试验组1食用富硒粤航一号米,试验组2食用市售常规精米,加维生素BCO和维生素E,对照组食用市售常规精米,观察期为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а、IL-2、IL-6、IL-8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前:试验组1、2两组观察指标对比(P﹥0.05),TNF-а、IL-2与对照相比(P﹤0.01),试验组1、2IL-6、IL-8与对照相比(P﹥0.05)。治疗后:试验组1TNF-а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IL-2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相比(P﹤0.01)。试验组2TNF-а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相比(P﹤0.01)。IL-2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相比(P﹤0.01)。试验组1、2两项相比(P﹤0.01)。表明食用富硒粤航一号米为主食能改善RAU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а、IL-2的失衡,对防治RAU发病有作用。


小蛀果斑螟对板栗品种的选择性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测定研究了小蛀果斑螟对农大1号板栗和河源油栗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小蛀果斑螟在农大1号板栗上的蛀果率为9.7%~14.4%,而在河源油栗上的蛀果率均小于2.3%,河源油栗对小蛀果斑螟的侵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农大1号板栗结果枝气味对小蛀果斑螟雌蛾有吸引作用,但对雄蛾无吸引作用,而河源油栗结果枝气味对雌、雄蛾均无吸引作用;农大1号板栗果实气味对雌蛾有吸引作用,而该品种叶片气味对雌蛾无吸引作用。雌蛾对农大1号板栗果实挥发物的EAG反应比河源油栗果实强烈,但雄蛾无显著差异。


野生阿宽蕉胚性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及植株再生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野生阿宽蕉(Musa itinerans Cheesman)未成熟种子诱导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为材料,对其原生质体的分离和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性悬浮细胞在酶组合:3.0%纤维素酶R-10、1.0%离析酶R-10、0.2%果胶酶Y-23、1.52%KCl、0.78%CaCl2、0.01%MES和11%甘露醇中,酶解8h,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46×106个/mL和92.17%。采用看护培养法对原生质体培养60d后,可获得大量增生的小细胞团,细胞团悬浮培养15d后转至体胚诱导培养基上培养约30d,其体胚萌发率为45.97%,然后转至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5d,其再生植株率为54.76%。


维奇风兰茎间幼嫩侧芽离体快繁培养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维奇风兰(Angraecum eburneum×sesquipedale Veitchii)。2材料类别茎段节间幼嫩侧芽。3培养条件芽诱导培养基:(1)MS+TDZ0.1mg·L-1(单位下同);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2)1/2MS+


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取了3种名优红茶水溶性成分,采用HPLC法分析提取物中8种儿茶素单体和3种茶黄素单体的含量,测定了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分析了红茶提取物络合亚铁离子(FIC)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红茶水溶性提取物中,8种儿茶素总含量顺序为英红>祁红>滇红,3种茶黄素总含量顺序为英红>滇红>祁红;3种红茶都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和络合亚铁离子能力,并与红茶提取物处理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热处理对荔枝果汁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热处理对荔枝果汁品质的影响,将荔枝原果汁在60~1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测定果汁的褐变度、pH值、固形物含量、化学成分(糖分、抗坏血酸、5-羟甲基糠醛(5-HMF)、总酚)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果汁在0~60min内褐变度的变化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热处理过程中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下降明显,而糖含量变化不大,因此抗坏血酸降解和多酚聚合可能是影响荔枝果汁褐变的主要因素。热处理后荔枝果汁风味出现明显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对加热前后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发现低级醇和酯类含量明显下降,同时,产生了含硫化合物和高级醇等新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