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型鸭腺病毒4型Fiber2蛋白的表达
《养禽与禽病防治 》 2023
摘要:Fiber2是鸭腺病毒4型(DAdV-4)的主要结构蛋白和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以DAdV-4毒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Fiber2基因片段,转化DH5a,通过EcoR I和Hind Ⅲ酶切后与pET28α载体通过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序列测序鉴定后转化BL21(DE3)构建重组表达菌,利用IPTG诱导表达Fiber2重组蛋白,经用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Fiber2重组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上述研究为鸭腺病毒4型的防控提供物质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米糠油品质的研究
《中国油脂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改善国内市售米糠油品质,选取11种国内外来源的米糠油,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甘油酯组成、生物活性成分及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米糠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等基本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限定要求;不同来源米糠油脂肪酸组成差别不大,甘油酯组成差异明显;不同来源米糠油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谷维素含量在3 200~26 000 mg/kg范围内,植物甾醇含量在224~5 197 mg/kg范围内,生育酚含量在35~400 mg/kg范围内,角鲨烯含量在1~12 mg/kg范围内;不同来源米糠油塑化剂及苯并(a)芘含量均符合国标限定要求,然而国产的米糠油中3-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含量远超欧盟标准。国内米糠油加工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精炼过程中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的生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淡水河下游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广东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广东重点整治河流淡水河下游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主要支流污染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通过遥感影像判读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针对广东淡水河下游各支流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区域河段布置监测点,开展断面水质逐月实地监测,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距平系数法等对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淡水河下游主要支流中,除麻溪水外,其他支流汇水断面各监测指标均明显高于源头水质,总氮是主要污染因子;研究期间区域水体的氨氮达标率从69.70%提升至79.17%,化学需氧量的达标率从68.94%提升至70.08%。在年内变化上,麻溪水综合污染指数波动较小,大沥水波动较为剧烈,在1月、4月、11月和12月时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氨氮贡献占比达到15%~37%,与总氮同为大沥水流域的重要水污染物;而各支流枯水期总氮污染指数均明显高于丰水期,但总磷污染指数则略低于丰水期,总体上各支流枯水期的综合污染指数高于丰水期;在空间上,淡水河西岸支流水质优于东岸,工业区、城镇生活区和农村居民区分别对流经河段的总氮、氨氮和总磷产生较大影响。【结论】淡水河下游西岸麻溪水水质整体较优,东岸大坑水、沙田水和大沥水水质相对较差,各支流综合污染指数年内变化无明显规律,工业、城镇及农村居民点附近河段污染指数高于其他河段。
关键词: 淡水河 水质评价 时空特征 距平系数 综合污染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茶区土壤肥力时空变化分析与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CSCD
摘要:为了解广东省茶园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及时调整土壤养分管理策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以粤东、粤西和粤北3个主要茶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等指标的综合分析,系统评价这3个茶区土壤肥力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2009年起,经过10年的养分管理,粤东茶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22.87 mg/kg和123.00 mg/kg;粤西茶区土壤pH显著下降,土壤酸化程度加剧;粤北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8.46 mg/kg显著增加至26.27 mg/kg.广东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空间差异分析表明,粤西茶区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低于粤东和粤北茶区;仅有粤东茶区pH4.5以上;粤北和粤东茶区Fe、Mn、Cu、Zn和Mg的含量均高于粤西茶区,部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粤东茶区土壤养分管理趋向合理,可适当注重氮磷肥的配施.粤北茶区土壤养分管理尚可,但是部分有机肥的种类需要调整为偏碱性的肥料并需配施适量土壤调理剂,以改善土壤酸化加剧的情况,同时需要加强磷钾肥的施用.粤西茶区土壤肥力较差,并且土壤酸化加剧,应适当增施优质有机肥并需配施适量土壤调理剂,以改善土壤肥力质量.
关键词: 茶树栽培 土壤肥力 中微量元素 养分管理 时空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香果离体组织培养再生技术研究
《现代园艺 》 2023
摘要:植物离体组织培养技术是能够有效实现植物脱毒快繁的方法之一,以百香果茎段为主要材料,通过器官不定芽途径的诱导方式,采用不同类型的激素及激素配比,筛选最适宜组织培养各阶段生长的激素组合,以建立有效的百香果组织培养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在初代培养中,最适宜诱导器官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1mg/L+蔗糖 20g/L+琼脂 7.0g/L;在继代培养中,最适合芽分化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蔗糖20g/L+琼脂 7.0g/L;在生根培养中,最适宜诱导生根及壮苗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NAA 0.1mg/L+蔗糖20g/L+琼脂6.5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汇丰2号’辣椒杂交种子纯度和真实性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目的】‘汇丰2号’辣椒为杂交一代新品种,具有中早熟、抗病性强、耐储运和品质佳等特性,深受农户和消费者喜爱。为保障种子质量,拟建立一套快速、简便的种子纯度和真实性鉴定方法。【方法】基于辣椒基因组已公开的SSR分子标记资源,以‘汇丰2号’父、母本为材料,筛选多态明显、条带清晰且扩增稳定的SSR标记,对‘汇丰2号’杂交种子进行纯度鉴定,并结合田间形态鉴定验证分子标记鉴定的准确性。此外,利用筛选出的SSR标记对‘粤红1号’、‘汇丰1号’、‘汇丰2号’和‘汇丰5号’4个品种进行真实性鉴定。【结果】筛选出2个SSR标记L0143和L0622,其多态明显,且条带清晰、扩增稳定。其中,标记L0143在母本W2280中PCR扩增条带为149 bp,在父本W2102中的扩增条带为141 bp;标记L0622在母本和父本中的扩增条带分别为208 bp和196 bp。2个标记单独使用时均可以准确鉴定‘汇丰2号’种子纯度,且2个标记同时使用可以将‘粤红1号’、‘汇丰1号’、‘汇丰2号’和‘汇丰5号’4个品种区分开,即可鉴定它们的真实性。【结论】筛选出的SSR分子标记L0143和L0622能够快速、准确、低成本、有效的对‘汇丰2号’杂交种子进行纯度和真实性鉴定,该鉴定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替代传统杂交种子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商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辣椒 ‘汇丰2号’ 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 真实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稻菜轮作区中牛筋草对十种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靶基因序列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广东省稻菜轮作区中牛筋草对10种常用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抗性分子机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广东省稻菜轮作区内8个牛筋草种群P1~P8对草甘膦、草铵膦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抑制剂类等10种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并进一步分析P1和P8种群相关靶标酶基因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EPSPS)、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和ACCase的部分功能区序列特征。结果显示,牛筋草P1~P8种群对草甘膦抗性指数为敏感种群的5.9倍~17.7倍,其中P8种群对草甘膦的抗性水平最高;8个种群对草铵膦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指数为敏感种群的2.3倍~14.2倍,其中P1种群抗性最高。牛筋草P1和P8种群均对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精喹禾灵、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产生了交互抗性;P1种群ACCase基因在第2 041位氨基酸处发生突变,该突变在牛筋草种群中首次发现;而P8种群ACCase基因则在第2 027位氨基酸处发生突变。牛筋草高抗种群P1和P8及敏感种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4-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以及合成激素类除草剂均不敏感。尽管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烯草酮尚能有效防控部分牛筋草种群,但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加强杂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延缓抗性杂草种群的进化和蔓延。
关键词: 牛筋草 除草剂 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 抗性水平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性信息诱捕监测广东桔小实蝇和瓜实蝇发生动态及其对2种常用农药的抗药性评价
《环境昆虫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性信息素诱捕的方法对广东省茂名、佛山、梅州和韶关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实蝇不同地理种群成虫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抗药性情况。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和瓜实蝇在所监测的4个地市全年均有发生,桔小实蝇和瓜实蝇种群数量发生高峰期集中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从4月中旬开始田间种群数量开始增加,10月中旬以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高峰期与果实成熟期基本吻合。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和瓜实蝇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抗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广东4个地市桔小实蝇和瓜实蝇已对阿维菌素产生中等抗性水平;2019年11月监测梅州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和韶关瓜实蝇种群对甲维盐抗性倍数分别为4.32和3.42倍,仍处于敏感水平,其余地区种群对甲维盐均达到了低水平或中等水平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枯菌诱导的桑树根部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和MaTGA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植物生理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GA (TGACG-binding)是一类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在SA介导的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究TGA转录因子MaTGA1在桑树应答青枯菌胁迫的信号通路,本研究利用青枯菌侵染的桑树根部构建了均一化的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库容量3.2×106 cfu·m L-1,插入片段长度500~2 000bp,重组率100%。构建了pGBKT7-MaTGA1诱饵载体,经检测在酵母中无自激活和毒性活性。将诱饵载体与酵母双杂交文库共转酵母菌株,获得35个阳性克隆, Blastx比对确定包含11个候选互作蛋白,其中候选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MaHMGB10 (High mobility group B protein 10)有13个克隆。通过酵母回转验证、双分子荧光互补和免疫共沉淀验证,确定MaHMGB10可与MaTGA1发生体内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