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梅提取物的制备及体内促消化功能研究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青梅促消化的功效。方法:以体内促消化能力大小为指标,对青梅促消化提取物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水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后的所得物,进行大鼠体质量、体质量增量、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和消化酶的测定以及小鼠的小肠运动实验。结果:青梅乙酸乙酯提取物明显的改善了大鼠的摄食量,促进了大鼠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并且对墨汁在小鼠小肠的运动有明显的推进作用。结论:青梅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明显的促消化作用。


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热带农业 》 2010
摘要:为促进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推进荔枝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农业部于6月19日在广州市举办了第二届热带作物种质资源(荔枝)展示暨荔枝产业发展论坛。论坛特邀了6位长期关注和从事热作产业发展研究的权威专家,就荔枝加工贸易、荔枝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为使广大读者能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现特选3篇刊登,以飨读者。


一种用于香稻筛选的简单显性标记研究(英文)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显性标记,可辅助香稻选育。该方法根据大部分香稻的 BADH2 第 7 外显子的8 碱基差异,分别设计香稻特异引物 Frg-Y,和非香稻特异引物的 Frg-N,再设计一条公用引物 Frg-share。利用Frg-Y 和 Frg-share 即可筛选含有香味基因的材料;利用 Frg-N 和 Frg-share 可辅助鉴定香味基因是否纯合。扩增结果可以在琼脂胶上显示,并且由于带型简单,可以多次点样,非常适于育种过程中的大量样品筛选。


粤引澳卡菠萝多点试验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粤引澳卡菠萝从澳大利亚引进,通过多年多点种植及对其品质、产量和适应性等方面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粤引澳卡果实较大,果形较好,果肉品相、果实品质、丰产性较无刺卡因好,且适合广东种植。


我国甘薯病害种类及防治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历年资料统计,我国甘薯侵染性病害大约23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4种、病毒性病害5种、线虫病害2种、细菌性病害和植原体病害各1种。介绍了我国11种甘薯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并列出其他甘薯病害的病原、症状特点,为甘薯病害的诊断提供参考。


广东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花生学报 》 2010
摘要:分析了广东花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品种选育、安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和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广东花生生产的发展。


施氮量与插植密度对黄华占产量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 2010
摘要:2008年早季以黄华占为试材,研究不同施氮量(纯氮0、90、135、180 kg/hm2)和栽插密度(14×104、18×104、25×104穴/hm2)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黄华占的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施氮量90、135、180 kg/hm2处理比无氮处理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但高、中、低施氮量对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密度以25×104穴/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18×104穴/hm2,最低为14×104穴/hm2,高密度比中、低密度分别具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增产效果。(2)氮肥用量对单位面积的穗数和群体颖花量影响较大,对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无氮处理因穗少、群体颖花量不足而减产极显著,其他施氮处理间因群体颖花量差异不大而产量差异也不明显;与氮肥用量相比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的穗数、群体颖花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对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影响较小,插植密度较大时,其穗数多、群体颖花量足和籽粒饱满促进增产显著。综上所述,对于穗数型耐肥、抗倒品种黄华占,在高地力条件下早季种植以90 kg/hm2施氮水平,配合25×104穴/hm2高密度既能取得高产,又能获得较高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