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作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原土盐碱地的改良培肥效应
《土壤通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原土盐碱地土壤肥力,确定最佳施肥模式,研究了化肥、羊粪、生物有机肥不同组合施肥模式对原土盐碱地有机质、速效养分、p H、全盐、微生物区系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模式均有显著的改良培肥效果,其中以处理5,即减施1/2化肥+增施1倍羊粪+增施1倍生物有机肥施肥模式效果最佳,显著(P<0.05)提高了0~20 cm土壤有机质7.04%、碱解氮95.86%、速效钾54.84%、速效磷125%、有效锌11.47%;土壤p H值平均下降了1.39个单位、全盐降低了31.89%;极显著(P<0.01)的降低了土壤碱化度40.15%;有效改善了土壤生物活性,细菌数量增加40.3倍、放线菌数量增加1.5倍;产量达7000.5 kg hm-2,增产22.81%。


生物炭对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氮素淋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宁夏引黄灌区稻田因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质量降低和养分淋失加剧问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外源生物炭对水稻产量、氮素淋失和平衡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施氮条件下,施用生物质炭对水稻子粒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生物炭用量达13 500kg/hm~2时水稻增产显著。施用生物炭也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施用生物炭9 000kg/hm~2和13 500kg/hm~2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7和7.8个百分点。田面水中总氮(TN)浓度和土体中TN淋失量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降低,TN淋失量降幅在8.03%~13.36%之间,施用生物炭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降低了11.8%~45.2%。综合考虑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生物炭施用量控制在9 000~13 500kg/hm~2效果最佳。
不同种植年限下玉米田淡灰钙土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研究
《玉米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不同种植年限的淡灰钙土为研究对象,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研究土壤全碳和有机碳不同组分随种植年限的变化。结果表明,淡灰钙土全碳含量最高为20.12 g/kg,有机碳含量最高为8.84 g/kg,与碳饱和相距甚远;土壤全碳和有机碳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短期内呈上下波动的曲线,全碳呈上升趋势,有机碳呈下降趋势。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物理保护有机碳,然后为化学保护有机碳,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所占比例最小。粗颗粒组分有机碳与种植年限呈负相关,细颗粒组分有机碳与种植年限呈正相关。
关键词: 玉米 淡灰钙土 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有机碳 种植年限


宁夏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杂草稻、选育品种、地方品种共143份水稻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的表型鉴定评价,并利用24对SSR引物进行不同类型水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表型评价表明,宁夏杂草稻表现为矮秆和早熟,表型变异范围较大;多数杂草稻种皮呈红色,颖壳呈秆黄色,均落粒。SSR标记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4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目变异在3~11个,平均为5.8333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2241~0.8065,平均为0.5219。杂草稻种质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选育品种和地方品种。在不同来源杂草稻群体中,来自吴忠和永宁东河的杂草稻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0.4912和0.4814,而来自青铜峡的杂草稻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2802。相似性分析表明,杂草稻与地方品种高度相似,相似系数高达0.9585,而杂草稻与选育品种的相似性较低,其相似系数为0.4584;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相似系数只有0.3560。聚类分析表明,参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其中选育品种单独聚类于第Ⅰ类群,其遗传背景明显区别于杂草稻和地方品种;第Ⅱ类包括大部分杂草稻和地方品种,不同来源杂草稻及地方品种间分布比较均匀;第Ⅲ类是由小部分杂草稻和地方品种组成。宁夏杂草稻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区域性,宁夏杂草稻与地方品种高度融合且遗传相似性很高。


QuEChERS结合HPLC-MS/MS法测定小麦和土壤中吡蚜酮的残留量
《农药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小麦植株、麦粒和土壤中吡蚜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前处理结合QuEChERS法,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样品加水复溶后,经C18吸附分散剂净化,通过HPLC-MS/MS测定其吡蚜酮残留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3.0×10~(-3) mg/L,平均回收率为84.0%~108.6%,相对标准偏差为2.8%~6.1%。[结论]该方法方便、快捷,溶剂使用量少且分析时间短,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小麦和土壤中吡蚜酮残留的检测。
关键词: 吡蚜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小麦 农药残留


利用酶标仪快速批量测定橡胶草中菊糖的含量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橡胶草根为研究对象,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利用酶标仪为检测仪器,建立了橡胶草中菊糖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酶标仪检测橡胶草根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最佳实验条件:波长为550 nm、DNS显色剂用量为0.8 m L、沸水浴显色时间为8 min。同时,获得此条件下回归方程为A=0.6872C-0.0215(R~2=0.9982),线性范围为0~2.2 mg/m L,加样回收率为96.67%~102.33%。该方法灵敏、稳定、重现性好,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样品同时测定,该方法所得结果略高于分光光度计法。
关键词: 酶标仪,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 橡胶草 菊糖


宁南山区苜蓿与羊草混播技术效果研究
《作物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宁夏南部山区的生长条件,在梯田和坡耕地两种地势条件下,设置不同比例的牧草混播组合,测定牧草群体的生长性状、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等指标,对宁南山区苜蓿和羊草混播种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梯田种植的紫花苜蓿和羊草的株高和茎叶比均高于坡耕地;坡耕地的地上生物量高于梯田;梯田条件下紫花苜蓿与羊草混播比例为3∶2时紫花苜蓿的饲用价值较好,坡耕地条件下紫花苜蓿与羊草混播比例为2∶1时羊草的饲用价值较好。本研究筛选出最适宜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牧草的混播比例,为宁南地区紫花苜蓿和羊草人工混播草地的改良建植积累基础数据。


马铃薯高效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
《西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栽培种为材料,对其叶片、茎段和试管薯3种外植体再生体系进行研究,筛选与优化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和条件,建立马铃薯高效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结果表明:茎段较叶片愈伤组织形成速度更快、诱导率更高。其中,‘陇薯3号’愈伤组织分化效果最佳,分化率和出苗率分别达100%和175.0%。在添加1.0mg·L~(-1)ZT+1.0mg·L~(-1) IAA+0.5mg·L~(-1)6-BA+0.2mg·L~(-1) GA的MS培养基中,4个品种的试管薯均可通过直接分化再生系统分化成苗。其中,以‘青薯168’试管薯薯片出苗率最高(110.0%)。验证了试管薯作为转化受体,受基因型的影响小,转化周期短,是马铃薯遗传转化的最佳材料,进一步建立试管薯繁育及再生体系,为马铃薯遗传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非耕地日光温室4种樱桃番茄初果期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品质的比较
《西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4种樱桃番茄‘碧娇’‘爱莉特诺’‘绿宝石’和‘金妃’为材料,在开始开花时进行定量灌水处理。探索在非耕地日光温室基质桶栽水肥一体化条件下,4种樱桃番茄初果期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品质,为非耕地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及种植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株高为‘爱莉特诺’>‘绿宝石’>‘金妃’>‘碧娇’,茎粗为‘绿宝石’>‘爱莉特诺’>‘碧娇’>‘金妃’;4种樱桃番茄光系统Ⅱ的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均高于用于热耗散的能量,其中‘绿宝石’PSⅡ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和用于热耗散的能量均为最高;相比其他3个品种,‘碧娇’相应启动御防机制能力更强,叶片中的过剩激发能更好地及时耗散;‘金妃’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达最高,‘碧娇’最低;‘碧娇’‘爱莉特诺’‘绿宝石’和‘金妃’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影响不大。研究表明,4种樱桃番茄在定量灌水后,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进而影响番茄植株的生长和果实品质。


几种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聚氨酯为主要包膜材料,以石蜡、改性高岭土和双氰胺(氧化钙)为组合材料,采用滚转包衣法制备了3种聚氨酯包膜尿素。通过静水浸泡和盆栽试验,探讨了3种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在氮磷钾等养分供应下研究了6个施肥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在静水(25℃)中氮素累积释放比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24 h初期释放率为2.04%~3.64%(≤15%),28 d累积释放率为29.88%~34.80%(≤80%),符合缓释肥料的国家标准要求。相对于NPK处理,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能明显促进春玉米对氮素吸收利用,其氮肥利用率达32.5%~40.0%,但其与商品包膜尿素(19.5%)之间无显著差异。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和商品包膜尿素处理下土壤无机氮素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28和15 d前后,其在土壤中氮素释放时间分别达70和60 d以上。春玉米全生育期内(91 d),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处理下土壤无机氮含量都高于商品包膜尿素和NPK处理。因此,与商品包膜尿素和NPK处理相比,自研制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时间长且氮素供应充足。